APP下载

微课《巧说循环》在课程《动态网页开发》教学中混合式教学实践

2018-12-22李蔷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32期
关键词:微课

李蔷

摘要:该文以微课《巧说循环》在课程《动态网页开发》教学中混合式教学实践为依据,总结出在理论难度大、知识面覆盖广的项目化课程的教学中,综合运用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完成高效教学的模式,从而达到即关注到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关注到学生对知识的评价和使用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微课;混合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2-0149-02

1 应用背景

1.1 课程分析

《动态网页开发》是五年高职电子商务专業的一个专业方向:基于 web的信息发布及产品展示、销售。其对应的工作领域为:网站后台开发(动态网页开发)。工作任务:(1)设计数据库。(2)开发网站后台程序。工作岗位:网页程序设计师。

围绕工作岗位,经过详尽的工作任务分析,可将《动态网页开发》所涵盖的工作大致划分为四个基本工作任务:通过网页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工作。其中“通过网页查询数据库记录”为本教学实践针对的工作任务。

1.2 教学单元分析

为了讲解“通过网页查询数据库记录”这个工作任务,选取了项目“新闻系统制作”作为承载任务的载体。“在新闻首页上循环显示五条记录”为本教学实践的项目任务,“循环语句”为微课《巧说循环》所对应知识点。

1.3 学情分析

本教学实践的教学对象是我校五年高职四年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

(1)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动态网页开发仅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方案里,没有对该专业设置专门的编程课程,而是将编程部分并入《动态网页开发》课程中。

学生已经学习了asp的相关内置对象和adodb对象,能够在新闻首页上显示一条记录;已经能熟练地在asp编程环境里编写、运行程序;掌握了变量的概念;学习循环语句的知识基础已具备。

(2)学习态度

绝大多数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按时完成作业、有较高的编程兴趣,也有少数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枯燥难懂,有畏难情绪。

(3)学习方法

作为初学者,学生的编程思想、编程习惯还没有形成,较难通过阅读教材理解教学内容,对教师有较大的依赖性,更倾向于理解形象生动的概念,对网络学习有较高兴趣,愿意积极尝试在网络上学习和作业。

1.4 “混合式教学”在本教学实践中的界定

混合式教学,即把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学习教师准备的微课,在课上一方面是对微课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另一方面也有知识的传授环节。

2 理论依据

2001年,学者安德森对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体系进行修订,把学生的认知领域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将“知识”分为用于表述基本现象或事实的“事实性知识”,表明几个事实共同要素的“概念性知识”,“做某事的准则或方法的程序性知识”,对认知或自我再认知的“元认知知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侧重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有助于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翻转课堂模式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放在课外由学生通过微课自学完成,课内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的应用、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提高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

3 教学实践过程

4 结论和优势

4.1 在项目化教学中选择混合式教学不同模式的策略

在项目化教学中,打破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重新组织了知识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在知识点比较简单并和项目结合的紧密时候,将其放在项目制作过程中讲解效果较好,例如本教学实践中选择了在课堂上利用传统教学模式讲授“recordset对象”;当知识点的难度较大、相对独立,是基本的原则、方法,并在多个项目模块中都会使用时,就需要在项目模块制作之前,单独讲授,否则即会出现即完成不了项目制作,又讲不清楚知识点的弊端。例如本教学实践中的“循环语句”就属于这类知识点,此时适宜采取翻转课堂模式在课前利用微课完成“是什么”的讲授,课堂上完成“怎么做”的任务。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连贯、流畅,课容量更加饱满。

在混合式教学中灵活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模式,即关注到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关注到学生对知识的评价和使用,更有利于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4.2 利用微课教学突出信息化手段的优势

在微课制作中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突破“黑板+粉笔”不易讲清楚的知识点。例如本教学实践中利用跑步的动画模拟循环的过程,使复杂的知识点变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快进、暂停、重复播放,符合个性化学习的特点。

4.3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微课学习的过程性指导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明确的目标,明确微课与后续课堂教学的关系,搭建好学生知识生成的框架,要制作清晰的学习指导单来指导学生学习。这个学习指导单贯穿微课学习和课堂学习的始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情的抓手。

4.4 把握学情,做好二次备课

学生的已有知识会促进或阻碍其学习。理想的情况是“学生将新知识建立在牢固和准确的已有知识之上,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形成联结,从而帮助他们建构更加复杂和牢固的知识机构”。如果学生课外没能完成自学任务,课堂上的研讨活动就无法有效展开,学习效果反而更差。所以在学生微课学习后,一定要通过检测来明确学生的学情,督促学生的学习,并根据学情进行课堂教学前的二次备课。

5 反思和不足

5.1 课堂较难控制

在混合模式中,既要结合项目制作讲解新知识点,又要综合应用微课知识完成项目制作。教学任务较多,为了维持课堂纪律,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充分运用小组讨论的策略,主要采取的是教师引导、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目标,学生制作,教师巡视,统一答疑的教学模式。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既能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又能维持有序的课堂纪律、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是需要继续思考实践的问题。

5.2 学生自主性有待提高

学生在学习微课视频的时候,能否专心学习,不去浏览学习内容以外的网页,是教师一直担心的问题。学生中越来越多的“低头族”现象让老师和家长深感头疼,部分学生在有老师的课堂上尚且偷玩手机,在没有教师督促的课外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律性是翻转课堂更是教育的难题。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学习活动真正发生
微课,清朗夜空中的一颗星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地理微课教学探索
微课在九年级数学复习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再解:回归应用价值的认知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