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育的思考

2018-12-22陈婕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32期
关键词:反思人工智能

陈婕

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传统教育受到极大挑战,它让我们重新定义人性,重新思考知识的价值,重新反思教育的本质。文章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现状,接着提到人工智能和高职教育创新,然后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下高职教育的发展思路。最后,文章以技术为镜,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 提到不管技术如何发展,即使知识价值发生了变化,但是教育中的本质始终不会改变。

关键词:人工智能 ;教育本质; 反思;价值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2-0126-02

1 人工智能现状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AI 科技基于程序设计取得突破性进展,配合大数据数据分析进行深度学习。凡是可以重复性、数字化、量化、大量数据分析、可标注,并且是单领域,人很难超越人工智能。例如:股票交易员、保险、银行、中介、广告等领域都可能被取代。目前 AI 还无法进行跨领域的理解分析,也没有审美、艺术、情感等主观情意性功能。在人类认知范畴AI 具备记忆、应用、分析功能,缺乏理解、评价、创造与情意性功能。因此在传统教育现场比较被忽视,也难以测验创造力与人性情感扬发。

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成为一种未来趋势,这为个性化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的实现提供技术保障,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智能教育”作为重点任务被写入2017年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成为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部于2018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也提到要推送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

2 人工智能与高职教育创新

世界经济论坛(WEF)2016 年“工作大未来”报告指出:未来5 年,全球将在计算机、数学、建筑和工程等领域产生 200万个新工作;同时,700 万个工作将被機器取代。如何培养孩子为全人,驾驭、超越改变、不被机器人取代,是全球教育改革的关键目标。

美国因为科技发展迅速,工作由机器或 AI 取代的现象较其他国家早。因这种变革,率先提出以 STEM 教育,培养动手做、发明、创新的下一代。所谓STEM即Science(科学)、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科技整合教育,透过动手实际活动,培养整合理论与实务的能力。新加坡在 STEM 架构下加入Art(艺术)成为 STEAM,期待学习更完整,创造、发明也能贴近人文温度和关怀。

教育创新强调:跨领域、动手做、生活应用、解决问题、五感学习,强调自我探索、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兴趣与天赋,面对真实世界的问题,挑战未知、探索更深层的答案、在失败中学习,摆脱背诵、记忆、为考试而学的教育,核心教育主张与百年前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改革所提“做中学”与“学习者本位”一脉相承。高职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应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时机,实现教育创新。

3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高职教育发展思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手段以及课堂教学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技术在提供更好的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在倒逼教育改变,人们开始思考学校是否还会继续存在,教师是不是最终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们开始不断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本质?什么不会被在线教育、人工智能取代?回顾人类历史,每次科技进步与创新,都会引导工作形态、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多元改变。AI 时代,教育该有的改革建议如下:

3.1 教师的层面

教学不只是知识的学习还包含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情境脉络下的交流、启发与沟通,利用 AI 能使知识呈现的形式更多元。每次新一波科技浪潮来临,就会有以科技取代教师教学功能的看法,这样的谬误把学习当作生冷的知识传递,全然忽略教学过程中感官接触、对话与沟通。高职院校教师如果只会知识的结构化与灌输,只重视理性逻辑的教材呈现,将会被AI轻易取代。

因此,善用 AI 成为教学的媒介,使教学样态更丰富、多元,利用 AI 背后海量信息数据的特质,教师可以运用云平台分享教学方式,借此延伸出更多元的教学形态,调整课程设计。重视学生特质、启发天赋是教育理想目标,知识的积累、记忆,人类无法与 AI 相比,所以在教学上应重视学生个别特性与兴趣,启发天赋与创造力,教学历程通过师生沟通、引导,培养学生整合批判思考能力,并兼顾学生理性知识与感性情绪的满足。

3.2 学生层面

面对新一波生产变革,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是提高学科成绩,而是培养符合时代的能力,以下提出学生方面所需能力:

(1)多学科融合:AI目前只能运用于单一领域,尚无法在跨领域条件下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因此发展跨领域的多元专业,方能凸显人类思考模式的价值。高职院校教学可以开始尝试主题式教学取代目前分科教学的样态,各科教师协同教学更形重要,教学时间也应更弹性而非是现今按节计算。

(2)学会思考:AI伴 随 的 是 大 量 知 识 与 数 据 的 累积,人脑在知识积累能力一定无法与计算机相比,在巨量知识中获取关键要项,增进后设认知能力,学习发展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才能使学习更有效率。

(3)增加阅读的广度:增加各领域的知识与常识,借由跨界思考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4)提高信息化素养:虽然不是每 个 人 都 有 设 计 人 工 智 慧 的 能力,但能运用现有的数字科技,将AI 作为学习、工作成长的有力工具。

(5)增加理解表达能力:由于数字科技的进步,人际沟通隔着冰冷的科技产品,使人成为被数字环绕的孤岛。因此跨文化理解,在人际互动、人与自然间寻求人性中情感的需求。沟通、打动人心、信任、同理心、爱,都是机器不能取代的。

(6)锻炼毅力:多领域尝试,找到自己所爱的梦想,同时保有热情与坚持,才能达到长远目标。

(7)打造行动力:现今世界有许多期待人们解决的重大议题,如:贫富差距、宗教文化冲突、自然环境破坏等议题,除了知识理解外还要有实际行动力去解决这些难题。

3.3 体现理性与感性兼顾的教育价值

教育不是解决社会变革的万能钥匙,但是可以培养学生在不断变动的社会与生命历程中找到力量。AI 时代下的教育改革似乎更加重视以科技理性为教学内容重心,人性中的情感、灵性、美感部分容易被忽视。

依照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兴趣与擅长领域乃多元分布。活用 AI 擅长的理性功能辅助人性中审美、艺术、情感等情意需求,建立人与人、人与社群、人与自然的真实互动,全方位参与和感受这个世界。将人性从“科技主义”“ 物质主义”及“消费主义”解放,避免走向性灵空洞虚无。除了自身需求的满足,还能关注、爱惜自然环境,尊重万物存在价值,免受宰制、剥削或压榨;给予学生足够丰厚的滋養,在逆境苦难依然有期盼希望的勇气;引导自我珍视生命,在理智、情感与性灵取得平衡的宁静。

4 结语

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的价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我们知道什么、我们所知道的知识已经不再具有太多的价值,因为这些知识通过网络随时可以找到。知识价值的变化,带来了人的价值的变化;与机器相比,人的价值在于创造,我们能够创造什么,我们所创造出的新事物才具有价值。教育所具有的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的作用在人工智能时代更为突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越发加深。但是不管技术如何发展,教育中始终有些东西是不会被改变的,这些就是教育的本质性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晓珊.人工智能时代重新反思教育的本质[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1):31-37.

[2] 政涛.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宣言——解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5):3-11.

[3] 宋来.人工智能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1):184-185.

[4] 杨现民,张昊,郭利明,林秀清,李新.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难题与突破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3):30-38.

[5] 王运武,张尧,彭梓涵,王胜远.教育人工智能:让未来的教育真正拥有“智慧”[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2):117-125.

[6] 梁迎丽,刘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8(3):24-30.

[7] 张坤颖,张家年.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研究中的新区、误区、盲区与禁区[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5):54-63.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反思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与就业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