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语言程序设计》一体化教学方法研究

2018-12-22杨丹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32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任务驱动

杨丹

摘要:C语言课程通常被作为计算机语言学习的第一门课程,是后续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传统理论与实训分开的教学方法存在诸多弊端。该文以任务为驱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手段,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C语言;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2-0110-02

1 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成为高考填报志愿的热门专业[1]。C语言作为一门基础的高级计算机语言,学生对其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对后续其他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2]。通过C语言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C语言基础知识,更应该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具备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4]。

目前,高校C语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5]。包含以下几方面原因:1)C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概念多、内容抽象等问题,学生会感觉概念太多,难以记住。2)传统上课模式是理论课和上机实践课分离。理论课主要是老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获取知识,得不到及时的练习巩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而在上机实践课上,由于理论知识没能及时巩固,学生上机没有目标,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3)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课后投入到课程的学习时间少,没有意识到C语言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文提出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方法。

2 一体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理论课和上机课分离的C语言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注重教师边讲授,学生边操作的过程,强调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有利于师生互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它改变了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播方式,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堂上“做”及时反映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让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学习语法概念,因此,该教学模式更加贴合课程的教学目标。

3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围绕任务展开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授课程时会发现:如果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时间过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而任务驱动法转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以教师为引导,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新知识,取得成就感,进而激起求知欲,为完成下一个任务奠定基础。

4 基于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实施

4.1 硬件设施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所需要的硬件设备是计算机,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训室全部配套了投影仪及计算机,并且在教师机和学生机上都安装了电子教室软件,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对学生机进行管理和控制。教师可以通过屏幕广播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教师机上显示的内容,解决了坐在后排学生看不清投影的问题。此外,电子教室还有举手、给教师留言、分发作业和收集作业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和学生课堂交流,提高了课堂效率。我校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都安排在机房,教师讲解知识点后,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上机实践,实现了教师边教、学生边学,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

4.2 任务的设计

选择一个合适的任务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设计任务时要考虑诸多因素:1)任务要涵盖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要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掌握C语言学习的重、难点知识。2)任务要有趣味性、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任务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完成下一个任务。以C语言的for循环知识点为例,可设计如下任务:

任务1:输出1-200之间所有的整数;

任务2:输出1-200之间内所有的偶数(或者奇数);

任务3:输出1-200之间所有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数;

任务4:输出1-200之间所有的水仙花数;

任务5:输出1-200之间所有的素数。

任务的设计难度逐步提升,从易到难,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问题。

4.3 课堂教学实践

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播教学,课堂上以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主,教师充当辅助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补充、答疑、总结。以for循环为例,实施过程如下:

1)for循环知识导入

提出任务1:输出1-200之间所有的整数。

学生已经具备顺序结构知识,可以采用顺序输出的方式输出,巩固了以前学习的知识。但是学生会发现用顺序输出的方式,要200多行代码,鼓励学生思考可否用更简单的方法,进而引入for循环的应用场合及用法。讲师讲解for循环的基本结构及用法后,带领学生一起修改代码,用for循环实现任务1。

2)for循环知识巩固

提出任务2:输出1-200之间所有的偶数。

学生刚接触for循环的知识,需要进一步加深知识点的学习,鼓励他们分小组讨论,在任务1的基础上,结合分支结构的知识点,完成任务2,教师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讲解大家的共性问题,针对个别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

提出任务3:输出1-200之间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数。

完成任務2的基础上,学生已经产生了一些成就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加。在任务2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思考如何完成任务3。此任务的提出是为了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巩固了以前所学的逻辑表达式的用法。

3)for循环知识的加强

提出任务4:输出1-200之间所有的水仙花数。

水仙花数是新的知识,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小组讨论,查找水仙花数的定义并完成该任务。此任务的提出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课后作业

作业1:判断一个数是否是素数。

作业2:输出1-200之间所有的素数。

作业1为必做题,作业2为选做题。作业2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涉及到下节课for循环嵌套的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可提前自学for循环嵌套,完成作业。

课堂任务设计一环扣一环,在完成了一个任务后,再实施下一个任务。而下个任务建立在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部分知识点,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4.4 实施结果

实施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后,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能够及时得到巩固。通过循序渐进的任务布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此课程以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5 结束语

以任务驱动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以一体化的实训室,提供良好的编程实践环境,改变了教与学分离的弊端。采用该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杜召彬, 刘志远.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J]. 管理工程师, 2014, 19(1): 67-69.

[2] 朱箫笛. 高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融合教学研究[J]. 科技风, 2016(20): 61-61.

[3] 陈裕雄. 微课在高职《 C 语言程序设计》 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 電脑知识与技术, 2015, 11(5): 117-118.

[4] 叶华. 基于能力培养的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新课程研究: 高等教育, 2012(1): 107-108.

[5] 卢昕.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研究与实践[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5(24): 10-11.

【通联编辑:谢媛媛】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任务驱动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论子函数在C语言数据格式输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