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规范治疗对高血压三级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8-12-22沈忠卫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5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影响

沈忠卫

【摘要】 目的 分析規范治疗对高血压三级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00例高血压三级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接受规范治疗,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1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三级患者而言, 规范治疗对其临床疗效有积极影响, 是进一步提升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临床治疗安全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规范治疗;高血压三级;临床疗效;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092

近年来, 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为保证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 对高血压进行分级就变得十分重要且必要了, 根据高血压不同分级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与预后措施是保证治疗有效的关键[1-3]。其中, 高血压三级患者是指有一种及以上危险因素的高危高血压患者, 其治疗难度往往较大、预后效果往往较差。因此, 对于此类患者, 治疗时应当尽可能地使各项措施规范化和系统化[4, 5]。基于此, 本文选择了本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三级患者进行研究, 并通过分组比较的方式, 探讨了规范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三级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0例。观察组男33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58.23±

2.58)岁。对照组男35例, 女15例;平均年龄(58.67±2.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对症给药、常规教育等, 与此同时, 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遵医嘱到医院复诊, 复诊时依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对其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调整。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治疗, 主要措施如下:①安排医院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护士成立专业性的高血压三级规范治疗管理团队, 尤其对患者治疗的全过程负责;与此同时, 对每一位护理人员进行持续培训, 保证其能够适应各项工程开展的需要。②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包括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以及疾病认知水平等内容, 根据患者具体的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③保持日常随访, 其中, 人员面访2~3次/个月, 电话随访1~2次/周, 随访期间详细了解患者基本用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等, 根据随访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 着重就其关注的焦点内容或疑虑之处加以针对性解答, 以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 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

1. 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开始前1 d和治疗结束后1 d, 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水肿、头痛、关节疼痛、心悸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相较于一般高血压患者而言, 高血压三级患者无论是在治疗难度还是治疗风险上均明显更大。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 为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除了对其对症用药以外, 治疗期间还应当对患者的各项变化进行动态把握, 并以此为依据对患者行针对性的心理和生理治疗, 保证患者治疗的规范

性[6-8]。

本次研究中, 接受规范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主要表现在血压控制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治疗后, 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高血压三级患者而言, 规范治疗对其临床疗效有积极影响, 规范治疗的运用不仅能更加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治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 保证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规范治疗是进一步改善高血压三级患者临床疗效的有效途径, 在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 还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蜀黔. 按照高血压病患者三级模式进行建档管理的效果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5):144-146.

[2] 刘东霞, 艾长明. 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干预治疗效果分析//2013第四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论文集, 2013:5-10.

[3] 马杏丽, 孙灵.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H型高血压规范管理效果评价.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Z1):181-182.

[4] 张彩红, 鲍艳江, 郭雪微. 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和血压控制情况调查分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3):335-338.

[5] 赵雪萍. 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管理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影响.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3):242-245.

[6] 林洪梅. 社区干预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59):400.

[7] 宋秀菊. 规范化管理制度在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4):9-11.

[8] 李春林, 丁韶丽, 丁兴宇, 等. 医院、社区协调共管模式对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及防治效果的评价. 广东医学, 2017, 38(20):3174-3178.

[收稿日期:2018-06-22]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