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涛雅歌

2018-12-22关仁山

当代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松涛太行山山水画

关仁山

对王松涛女士的画作心慕已久。直到2016年松涛美术馆在北京房山开馆,我有幸参加了开馆仪式,同时参观欣赏了王松涛中国画作品展,才对松涛女士的画作有了系统的欣赏,那画作透达出来的“松涛雅歌”久久在耳边回荡,真是一场心灵的享受。

松涛女士是河北武安人,著名画家,不仅自己在中国山水画中不断探索,还培养了河北省美协主席祁海峰等子女成为著名画家。让人敬佩的是松涛女士一生执着于艺术,追求艺术的真善美,一生修炼自己的人品、艺品,做人作画都给人以精神启迪。

我对松涛女士画作的思想艺术特征归纳了几点。

第一,燕赵文化精神的镜像。听海峰说松涛女士古稀之年常去太行山写生,用生命来感悟太行的雄伟,吸纳太行精魂对其艺术升华,山水画作既有现实太行的奇伟、恢弘,又有燕赵豪气、文气以及悠远的艺术境界。比如我欣赏《太行松声》,仿佛真的听到了太行松声,该作品以冷峻、细腻的绘画语言打开了我的文化情怀和想象世界。应该说画家用作品见证着太行变迁并影响着世道人心,进而用绘画守护着大自然的灵魂与人的自尊。比如《江山多胜迹》那一幅,更是震撼人心。山即是人,人即是山。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展示,也是对人的精神的深入勘探,对人生的思索,所展示的理想,坚实、纯粹、超拔、博大。

第二,尊重传统,又突破传统山水画的伦理。人为什么喜爱大自然?为什么爱山爱水?落日时分,远山披着落霞,活跃的生灵并没有消失,山顶的浮光漂浮起来常给我们无限想象。这是我欣赏松涛画作的启示。而我欣赏古人山水,多是苍润古秀,具有清疏之气,太多作品在描绘近景、中景、远景来表现画家情绪与深远意境。我看松涛女士的《溪山泉鸣》《太行新绿》等画作,有“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感觉,松涛的画创新意识很强,突破了山水画传统伦理。这里有绿水青山之境,又有油画语言的新手段,一改传统流派或保守派面貌。即便泼墨泼彩也是别开生面,具有西方水彩画的技巧元素。這里有太行的雄伟,一草一木又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感染力,气势宏大,又思想深邃。具有“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的精神追求。我似乎感到在沉实的现实山水中,飞翔着一个艺术的精灵。

第三,修养与真情。我欣赏松涛女士画作,深深感到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她不仅能借太行山抒怀,而且对故乡山川有十分精彩的描绘。她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冷静客观地洞察世界,借山水大作表达她对自然对人生的通达与智慧。所以她的笔墨自然,率真而富有浓浓的真情。比如画作《秋风图》,画家以深厚的表现力,借色墨之间的层次感和树木之间的距离感,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感,空间不是呆板的,而是含着深厚的情。我似从画面中感受到画家一颗纯净、火热的心,心灵升华时最细微、有趣,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是那般美好。太行山干旱多风,有时也温绵厚实,这是画家画作中表达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太行山地域特征是那么的独特,与南方秀山大山的层峦叠翠不同,即便有烟云雾霭,奇峰劲松,也有北方太行和燕山特色。画作中依形完神,强调作品的格调和真性情。

这是何等的艺术情境呢?作家作品讲艺术情境,画家画作更是具有情怀与情境。这画作笔法洒脱,老辣独创,刚柔并济间尽显太行山的雄浑和水的万般清柔。画家离开了我们,精美的画作唱在人间,松涛女士犹也活在人间。生命真情的印痕,完成了艺术家对自然与生命的追问与阐释。

编辑:刘亚荣

猜你喜欢

松涛太行山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太行山写生》
一周重要股东增减持明细(6月11 日~6 月15 日)
一周重要股东增减持明细(7月23日~7月27日)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7月23日~7月27日)
在太行山上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太行山历险记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