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12-22江莹
文/江莹
我国产业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文/江莹
西南财经大学
自1970年开始,社会上就陆续有专家学者对各类重心问题进行研究,比如对农村工业重心、经济重心、耕地重心、人口重心等等的研究。这些研究虽得到较大突破,取得进展,但仍存在部分不足,比如未对我国产业经济重心作出重要针对性研究,且其各项重心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欠缺等。本文将结合经济、投资、人口重心对我国产业经济重心的演变路径和对其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
产业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形成某处特定区域的经济活动高于周围其他地区,这便是经济重心。但经济发展的多变性,也造成了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的不断变化。
1 我国产业经济重心的演变路径
研究我国产业重心、经济重心时,应该以各省省会地理位置为坐标,并保持不变。虽然很多省都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重要城市,比如济南与青岛、广州与深圳、石家庄与唐山等,且应于这些城市之中选择,但由于省会城市各项数据更加精准,更易取得,且各省的经济发展都靠近省会城市,所以选取各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并确立地图坐标,对多年来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展开调查并研究结果。
1.1经济重心的演变路径
经济重心:
1978到1987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加速,且远超过西部地区,南北部发展也不平衡;
1988到1991年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缩小,但南北发展仍不均衡,未起到改变这种现象的作用;
1992年到1996年,我国东西部及南北部的经济发展差距体现出了急剧增长;
1997年到2003年,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与南北的不均衡性才得以改善;
投资重心:
1978年到1995年,我国东南地区的投资快速增并远超西北地区,并形成了显著的差距,造成东南方向移动结果;
1996年到2000年,仍向东南方向移动,但趋势有所缓解;
2001年至今,我国东北地区的工业投资加剧,使结果有向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
上述可得,我国经济与投资重心自1978年以来,整体向东南方向转移,且趋势日益增强,直至近几年,增长趋势才有所缓解,并逐渐回归,但与1978年之前水平已很遥远。所以,我国经济重心的东西差距与南北差距将持续存在。
1.2农业重心的演变路径
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重心的转移就呈现出了其多变性与不规律性。导致其不规律的因素主要是我国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在受气候、环境、自然灾害及落后的现代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农业重心呈现出不规律性。
1.3工业重心的演变路径
1978年由于政府运行西部大开发,大规模投资并建设铁路,公路,使工业重心向西南方向转移。这时呈现出了南北的差异且不断增大。直至2000年,在新政策的影响下,东北地区的工业投资加剧,导致了工业重心有向东北方向转移的趋势,但南北差异仍存在。
1.4服务业重心的演变路径
1990年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迅速,经济水平不断增加,直接促进服务业的技能提升和不断兴起,而西部地区发展落后,经济水平低下,服务业发展缓慢且并不完善,所以我国服务业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且势头迅猛。直至近几年,服务业重心转移势头才得以缓解,并向正东方向发展。由此可知,近30年来,我国东部一直是服务业的重心。
1.5产业重心整体演变路径分析
我国产业重心和经济重心都一致的向东南方向移动,这说明我国东西部与南北部的产业与经济呈现出了极大的差距,且差距仍在不断增大。农业虽受发展对平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发展不定,但经济发展可促进农业的发展。工业也受经济重心的影响,得以发展。而服务业则是经济发展带动的行业,最具有经济重心的直接性与必然性。
我国产业重心的东西差异性及南北不均衡性自1978年以来快速增长,可1995年之后速度下降,虽得到缓解,但仍然改变不了巨大的差异。其中,工业重心缓解的最快,服务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缓解速度一致,农业重心则最慢。
2 我国产业经济重心演变的影响因素
对我国产业的重心演变进行分析,发现随着产业发展水平的发展与变化,产业重心也随之发生变化并伴随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就是产业发展变化的方向。换言之,进行研究的各个城市地理坐标不变,其产业水平的发展,为该城市坐标提供数据,坐标不变,但产业水平数据不断变动,当某城市的产业水平不断增加且增幅迅速,那产业重心就往该城市移动,也就是往该地区移动。同样,经济变化导致坐标数据的变化,当某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导致该坐标数据发生极大变化,增幅加大,那经济重心就往该坐标移动,也就是往该地区移动。
因此可知,我国产业重心的演变受地方产业的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和侧重重心的影响。
我国经济重心的演变受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增长幅度的影响。
3 总结
通过对我国产业重心及经济重心的演变路径和影响的分析,得知我国东西部地区与南北部地区发展不均衡,差距明显,是我国目前的现象,且将保持一定时期。
[1]乔家军,李小建;近50年来对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1期。
[2]樊杰;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经济分析及省际发展水平差距[J].地理学报;1996年05期。
江莹(1989-)女,汉,四川省成都市人,学历:在读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