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方法简介
2018-12-22兰晓利
文/兰晓利
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方法简介
文/兰晓利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
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就是把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通过对现金流入来源分析,就可以对创造现金能力作出评价,并可对企业未来获取现金能力作出预测。
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方法;引申
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三大主表之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由两种,一种是直接法,一种是间接法。直接法是直接列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影响。间接法是通过财务报表项目、各科目余额、发生额之间的逻辑关系直来接填列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把权责发生制还原为收付实现制,体现出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影响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过程。
1 现金流量附表作用
现金流量表附表就是这种间接法的体现,主要内容是把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主要反映企业现金的流动状况,反映企业的现金结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表附表的间接推导,使权责发生和收付实现这两种会计处理方式联系起来,体现了二者的区别,厘清附表,对会计人员理解现金流量非常重要。
2 现金流量附表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附表是以净利润为起调点;加上减少净利润但不产生现金流的事项,减去增加净利润但不产生现金流的事项;加上经营性活动引起的现金增加但不影响净利润的事项,减去由经营性活动引起的现金减少但不影响净利润的事项;实现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完全同步。
分析现金流量附表调节项目,从资产减值准备、折旧折耗到其他,可以细分为四类。
第1类:时间性差异因素项目。
存在时间性差异因素的原因是当期确认的收入、付现支出,与当期经营活动现金实际流入、流出不是对等的,二者存在滞后或超前于同一会计报告期间的时间性差异。这一类差异项目有经营性应收项目、经营性应付项目、存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本期变动这5项。
经营性应收项目包括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预付帐款等科目,经营性应付项目包括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预付帐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科目。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考虑,通过应收款项、应付款项本期变动的调整,可以还原这部分权责发生和收付实现的差异,本项目根据各应收、应付项目账户所属明细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对于存货项目,存货的本期购入可视为存货的本期支付数(现金流数),存货本期出库可视为本期进营业成本数(损益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净利润+存货期初数-存货期末数。
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本期变动,一个是现金已支付,但费用尚未摊销入帐完毕;一个是现金尚未支付,但成本费用已预提。通过这两个项目本期变动的调整,可以把这部分权责发生和收付实现的差异还原。
第2类:永久性差异因素(非付现的支出)项目。
这类项目有资产减值准备、折旧折耗、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地质勘探费用7项。这些项目计入当期营业成本、期间费用,但不付现,因而形成永久性差异。就这几项差异项目而言,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净利润+这几项非付现的支出。
第3类:非经营活动因素项目。
该一类项目包括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净损益、投资损益、财务费用3项。这三类属于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非经营活动,因此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时,应将其纳入调节范畴(+损失--收益)。
第4类:递延所得税因素项目。
涉及到递延税款资产和递延税款负债的本期变动2项。会计准则与税务准则对应计所得税的认定上存在一定差异:会计准则所得税费用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税务准则所得税的认定则类似于收付实现制,需要把所得税费用中非付现的部分进行调节加回的。
3 现金流量表附表引申
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应创造现金收益,借助现金流量表附表,对三大主表相关数据进行筛选、对比、分析,就可以对创造现金能力作出评价,并可对企业未来获取现金能力作出预测。通过对现金流量和净利润的比较分析,可以对收益质量作出评价。投资活动是企业将部分财力投入某一对象,以谋取更多收益的行为,筹资活动是根据企业财力的需求,进行直接或间接融资的一种行为,企业的投资、筹资活动和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现金流量中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信息,可以反映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信息和企业净收益,从而对企业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作出评价。
[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17年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制定.
[2]赵磊.现金流量表附表的编制原理.财会月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