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报销——浅谈高校财务报销的新途径
2018-12-22王丽华
文/王丽华
网络报销——浅谈高校财务报销的新途径
文/王丽华
北京林业大学
高校财务报销中,网络报销应以信息化和电子化为主要手段,实现业务流程简单化、单据填写规范化、财务制单自动化与付款方式网络化。本文讨论了高校财务报销工作中,网络报销方式的研发背景和业务流程,并分析了应用网络报销的优势。
网络报销;高校;财务报销;新途径
高校作为学术与科研的前沿,应积极采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对财务报销流程进行优化,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财务管理能力。
1 网络报销系统研发背景
1.1高效财务核算矛盾日益突出
首先,报销单据种类繁多,根据报销业务的不同分为领款单、借款单、日常业务报销单、差旅费报销单等类别,手工填写容易出现单据归类、使用和计算方面的错误;其次,报销人员排队等候时间过长,造成了大量时间成本的浪费,报销人员情绪容易出现波动;再次,财务人员需要审核大量的原始单据,编制记账凭证,还要应对报销人员各类问题,工作量大,精神压力重;最后,报销过程和财务处理工作效率低下,造成资金支付滞后于业务办理,财务信息传递速度慢,各部门难以及时查询预算执行情况,预选控制的时效性较差。
1.2信息化和网络化是国家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
根据《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因此,高校财务部门应促进传统先进支付向网络支付方式的转变,减少现金流动,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和改革。
2 网络报销业务流程
2.1网络填单
报账人员需要掌握自己所报经费的使用范围,根据规定初步整理各类原始凭证,包括业务类型、发票金额、数量、时间和申请人签名等,并且计算出总金额,然后将所要报销的内容填写到网上。
2.2选择支付方式
完成网络填单后,根据财务制度和报销人的需要选择支付方式,目前常用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划款到报销人指定的银行卡中、划款到第三方公司对公账户中。如果报销金额不大,或者报销人预先垫付,可以采用现金支付或划到银行卡中;如果高校与第三方公司存在服务合同或采购合同,则高校需要将费用划到其对公账户上。
2.3预约报销
网络报销主要有预约现场报销和网络投单两种方式。首先,报账人员可以先在网上预约好报销窗口和时间,然后准时到达预约窗口上交报销表格和相关凭证,财务人员审核和复核后查找预约报销单,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这种方式省去了排队拿号和现场等候时间,提高了财务报销效率;其次,报账人员可以采用网络投单方式,将原始凭证和报账单准备、打印好并装入投单袋后,然后放入投单箱,财务人员定期进行处理。
2.4银校转账
财务人员将审批结果制单后,将报销申请的资金通过银校互联系统支付到指定银行卡或账户中,同时系统自动弹出所报销的金额、时间、报销窗口号码等信息,并通过短信发送给报销人员,然后在下班前进行汇总。
3 网络报销的应用优势
3.1缓解报销排队等候问题
在高校财务报销中采用网络报销方式,可以有效缓解传统报销业务排队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对报销业务进行动态管理,极大的提升了师生报销效率。首先,教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进行网络填单和预约,不用亲自前往财务部门和受到财务人员办公时间的限制;其次,对于必须到报销大厅办理的外汇、支票及其他业务,网络报销系统中提供“报销进度查询”,报账人员可以在查询页面查看各窗口的业务办理进度,合理安排时间到现场报销。
3.2提高财务报销安全
首先,银校互联系统通过实现学校财务系统与银行网银支付系统的无缝对接,将银行转账代替现金支付的付款系统,高校师生完成报销业务后,资金可以直接转入指定银行卡中,财务人员只要核对财务资金日报表与银行转账金额,规避了现金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并且省去了现金清点环节,避免报账人员需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的问题,保证了现金流通的安全;其次,网络报销系统中,每笔报销业务都能落实到具体填单人,每笔财务报销都需要经过审核人员制单、复核人员确认付款、出纳人员对账环节,各岗位之间互相监督制衡,使财务报销和资金管理责任更加明确,防止了责任不清、蒙混过关、徇私舞弊等问题,提高了高效的经济效益。
3.3减少报账内容填写错误
首先,报账项目已经在系统中完成了归类,报账人员可以根据归类进行填写,并且系统能够自动汇总财务报销金额和附件张数,减少了报账内容填写和计算过程的错误;其次,系统可以根据报账内容打印单据,防止使用报销单据时出现错误。
3.4优化财务报销流程
首先,网络报销可以优化和精简高校财务报销流程,自动将报账信息编制成记账凭证,采用网上银行支付资金,提高了财务报销效率;其次,减少了现金出纳人员数量,优化了岗位设置,缓解了财务人员编制与需求人数之间的矛盾,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实现了财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3.5规范财务报销制度
首先,高校财务采用网络报销方式,教职工将各类原始凭证事先进行分类整理并在网络完成填单,促使高校财务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制度上规范了各类课题的课题经费的填报和使用流程,增加了财务报销中信息传递的透明度和范围;其次,财务人员不再进行现场报账和票据整理,只需进行金额与票据数额的审核,银行出纳、课题立项结项、外汇等岗位都可以进行审核工作,有效发挥了财务人员对资金的监督管理职能,提高了财务工作质量。
3.6及时传递财务信息
网络报销系统可以及时传递财务信息,各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财务状况,并将实际收支与年度预算状况进行比较,有利于接下来的经费审批工作。同时,财务超支时,网络报销系统可以自动发送警告,避免经费超支情况发送。
4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在财务报销中采用网络报销方式,规范财务报销制度,优化财务报销流程,提高财务管理安全与报销效率,实现高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王志成.网络报销——高校财务报销的新途径 [J].教育财会研究,2011(06):56-59.
[2]姚震.高校应用网络报销系统优化报销流程 [J].科技创新导报.2012(19):199-202.
[3]张立伟.网络报销在高校财务报销中的应用 [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1):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