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价值构成及实现机制

2018-12-22苏爱菊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4期
关键词:供给价值生态

苏爱菊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作为满足人们健康和生命需要的生态产品急需发展。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生态产品的开发、供给问题成为保障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人民群众在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后,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产品的供给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1 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的内涵

生态产品的概念源于生态设计,任耀武、袁国宝根据生态设计理念,把生态产品定位成具有生态特点的环保低碳绿色型的产品。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还没有具体的定义,笔者认为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泛指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的有形和无形的自然要素、产品或服务的总和。具体是指立足于乡土特点和休闲性质,实现生产和生活的生态化,维持生命支持系统、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环境舒适性的自然要素,包括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水源、无污染的土壤、茂盛的森林和适宜的气候等,或通过清洁生产、循环利用、降耗减排等途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2 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的分类

2.1 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的分类标准

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供给主体、性质及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不同,对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进行合理科学分类是供给方式探讨的有利依据。

按是否有形分为有形的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与无形的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有形的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指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产品,例如,通过生态环保方式生产出的有机食品。无形的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态产品,如优美环境、宜人气候、生态安全等。

按供给主体分为政府供给的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和私人供给的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政府提供的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包括政府直接出资或组织供给的产品。私人供给的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也可以称为私人物品,符合一般的市场规律,私人型生态产品可以由市场主体自主提供,能形成竞争机制及价格机制,如私人生态的生态农产品。

按公共性地域范围的大小及收益范围不同的标准,分为全国性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区域性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及社区性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全国性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指覆盖全国范围、各个地区民众普遍共享的产品,由国家进行供给,例如国有的生态公益林和海洋资源等。区域性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所提供的对于区域外消费者享用具有排他性的产品。如市内的河道公园就是典型的流域性休闲生态产品的范畴。社区性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所提供的产品,每个社区可以对社区内部的人员供给生态产品,针对自己社区对生态产品的需求的状况,有侧重的生产相应的生态产品,如小区内部的绿化、学校内部的绿化,还有美丽乡村的建设等等都可以将其归为社区休闲类生态产品。

2.2 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的分类

按供给主体将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分为私人性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和公共性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私人性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包括农林牧渔等生态农产品,低耗能、可持续的生态工业品,生态农场与休闲山庄,古厝住宅等私人资源。

公共性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包括公共资源型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和服务型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公共资源型乡村休闲类生态包括水、空气、森林、草地等各项自然资源。服务型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包括滨海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资源、生态文化资源、古建筑与传统村落。

3 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价值构成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商品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生态产品是有益于人的健康的产品,与人类福祉高度相关的产品。俞奉庆等认为耕地资源总价值包括经济、生态与社会价值,还包括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生产价值。而张芳以经济、生态及社会三部分核算自然资源的价值。人类的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产品产生或有益或无益的影响,只有通过对其价值进行评估,才能帮助人们在生产和环境之间进行更好的权衡。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的价值从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部分进行核算。

4 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4.1 不同类型的乡村休闲生态产品开发路径

(1)强化农产品质量认证和 “生态标识”认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的安全认证意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带动和规模发展,树立全程质量控制理念,建立健全综合保障机制。建立市场交易体系,加强宣传,强化生态农产品销售。

(2)引导工业集群发展和循环发展,加快对现有特色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发展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和可循环绿色产业。健全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制度与法律制度,建立排污权市场交易制度。

(3)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提高资源型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促进生态产品的开发。

(4)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区域联动、抱团发展策略,实现资源互惠、客源互流、产品互联、优势互补。建立内部帮带机制,以携手合作来实现互利共赢,实现服务型乡村休闲类生态产品发展。

4.2 公私合作(PPP)模式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不仅可以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将市场的竞争机制引入其中,提高了休闲类生态产品的供给效率。社会资本的加入不仅能解决政府在生态产品开发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而且能够较好的发挥其管理、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生态产品的生产发展。公私合作(PPP)模式通常用于市政公用设施、城市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大型、一次性项目中,政府部门或者地方政府以政府采购的方式,通过招投标与投资人签订特许权协议。如果PPP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则特许权协议一般会采取选择建设-运营-移交(BOT)或建设-拥有-运营(BOO)等运作方式。

4.3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当前,国内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基本上都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得以实现的。在研究生态产品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生态产品的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例如退耕还林、还草等,对于这些就需要财政转移支付。诸如探索建立基本农田有偿保护制度,对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并用于耕作的承包地,每年按一定的标准给予经济补偿。探索开征污水处理费。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

[1] 任耀武,袁国宝.初论“生态产品”[J].生态学杂志,1992,(06):48-50.

[2] 曾贤刚,虞慧怡,谢芳.生态产品的概念、分类及其市场化供给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7),12-17.

[3] 俞奉庆,蔡运龙.耕地资源价值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3):3-9.

[4] 张芳,王积田.黑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体系研究[J].经济管理论坛,2005,(20):6-6.

猜你喜欢

供给价值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一粒米的价值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给”的价值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