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传统文化 普及小学教育

2018-12-21张端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水墨画小学教育传统文化

张端

摘要:中国画亦称“水墨画”,它积淀了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渊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现今的小学水墨画教学过多采用临摹,使学生产生单向的审美和思维定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创新意识,这是水墨画教学的误区,因此,需要去探索与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水墨画;生命化课堂;小学教育

水墨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绘画,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新课程美术中水墨教学是重要的构成部分,理想的水墨画教学应引导学生放松大胆地表达感受,让他们接触、了解、继承民族的传统绘画形式,体会水墨画的精神內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水墨画在美术中的独特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而水墨画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它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交流和传承的作用无可替代。水墨画有些简练概括的造型,出神入化的运笔,富于变化的墨色,它的笔墨既能协调手部肌群,促进儿童大脑发展,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因而在当代美术教育中应更加重视水墨画的教育教学。

二、水墨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对小学生而言自主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对于这一新生画种也一知半解,适当地引导学生从一些优秀的传统作品中学习水墨画,学会欣赏、感悟是必要的。如:在欣赏齐白石的虾时,从他养虾到观察虾以及画的虾特别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发现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体味水墨画独特的表现力及趣味性。

三、水墨画教学结合课例分析

以前老版教材在低年级是不开设水墨画教学课程的,只集中在五年级教材里以传统写意国画为主要教学内容。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高年段的学生无论生理与心理各方面的发展都比低年段的学生更容易学好中国画。事实上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证明,中国画的教学也适于在小学低段进行, 以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3课《方方圆圆》这课为例,在第一次上到这一课时,学生用水彩笔或油画棒创作的,作品效果很是一般,那问题出在哪了呢?

我反复看了这堂课的教参,既然教参中也出现有水墨画的欣赏,我决定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这堂课的内容。我决定以这一课作为我这次的生命化研讨课。经过我们美术组对这堂课的深挖,教案很快就出来了,既要结合学校电子白板的信息技术来进行课程设计,也要有生命化课堂理念,因此教案也是一改再改到最终确稿,并着手课件的制作及微课的录制。

这堂课我设计成二个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握笔方法及正确的坐姿,还有对笔墨干、湿、浓、淡变化的认识,并用毛笔练习画线条。第二课时就是用水墨概括出动物的外形特征,并添画出动物的典型特征。当然第一课时就是为我第二课时做好的铺垫。以下是我上这堂课的一些体会与反思:

1、课程设计

三年级学生对各种动物比较熟悉,动物是人类亲密的伙伴,儿童的快乐成长离不开动物,但要把动物描画出来就显得眼高手低,这堂课化繁为简的用几何图形概括出动物的外形,并添画出动物的典型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更快速准确的解决各类动物的特征。美术课堂中兴趣是學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这堂课中我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运用变身魔术的方法激趣导入,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在课程设计中我也遵循《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以及生命化课堂理念,引导学生走进一个方方、圆圆的动物世界,将形态多样的动物世界范围缩小,并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2、过渡小结

在课堂中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提的每一个问题,都一定要简练易懂并围绕本课的重难点来进行。因为一堂课的时限是有定数的,如果老师用语过于啰嗦会浪费课堂时间,也许会无法完成课堂预设内容。

3、评价

对课堂中学生的尝试练习,以及最后的学生创作,都要进行点评。根据学生的笔墨线条、动物特征等,无论是自评互评,或是师评,都一定要到位,让学生明确自己优缺点。

4、信息技术的运用

在这堂课中,我使用了白板软件助力美术课堂。以往老师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度,要制作大量的教具,这些教具既易损也不易保存,现在有了白板软件的使用,能更方便、快速地解决问题。如课例中的游戏演示:让学生把动物拖到相应的几何图形中;还有课例中老师的示范,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的掌握方法。还有学生训练习作中,我也是使用一体机的多屏互动软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作品的评价,既体现了师生互动原则,也解决了视觉上的障碍。我还用手机录制了微视频,这样帮学生解决了本课的学习重点,突破难点。

四、结论

水墨画几千年悠久历史,前辈们已经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也制定了特定规范。著名国画家潘天寿先生是这样阐述水墨画技法的:“画在有法无法间。”这说明水墨画学习是有法度的。所以,儿童学习水墨画也需要适当学习一些正确的、必要的方法。无论何种原因造成了今天的水墨画教学还属于薄弱的环节,如何鼓励、培养学生学习,掌握好水墨画艺术,传承并发扬是值得我们每个美术教师去探讨与研究的。要上好一堂课,特别是要上好一堂水墨国画课, 不仅要学生能传承传统文化,学习水墨画法,也要求老师不断思考,不断充电。如果老师本身对中国画一知半解,亦或皮毛,又如何指导学生,让他们喜爱上水墨画呢?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正是新课改中对我们的要求嘛!

参考文献:

[1] 顾燕青.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2010.

[2]旷志华. 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M].2008.

[3] 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年美术义务教育教科书

[4]2014年新课程标准手册

[5] 尹少淳编著 . 美术教育学新编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水墨画小学教育传统文化
牡 丹 (水墨画)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