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红船精神”及其当代指导意义

2018-12-21刘晓颖

赢未来 2018年19期
关键词:指导意义红船精神中国梦

刘晓颖

摘要: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条游船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关键词:红船精;指导意义; 中国梦

一、“红船精神”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当时许多的仁人志士为了救国救民都在探索真理寻求道路,想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条游船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虽然说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但是红船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习总书记给出了解释,2005年6月,习近平首次概括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二、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这80年中,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及革命派等各种社会力量先后起来抗争,都没能救中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肩上。伟大的革命需要伟大的精神。“红船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为民族复兴而拼搏的艰难历程中形成的。

(一)多个阶级多种救亡途径的尝试

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隔绝的状态,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方面,把一个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半封建的中国;另一方面,把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近代中国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奋斗史。

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首先举起了反清的大旗。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使中国旧式农民战争达到了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却动摇了清王朝的基础,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甲午战争的惨败却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中,走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

1905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中国同盟会,制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首次提出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取代腐朽专制的满清封建王朝的革命目标。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风暴席卷全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然而,中华民国成立后,民主共和的形式有了,民主共和的精神却没有建立起来。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仅存在三个月,就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政府所取代。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也是行不通的。因此,历史经验证明,想要救中国需要具有新型革命精神的无产阶级政党。

(二)历史需要具有新型革命精神的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的农民阶级具有极强的反抗精神,是一支强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农民的狭隘性和保守性的限制,致使他们提不出科学的有远见的斗争纲领。洋务派进行的自救运动,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强精神。然而由于洋务派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或买办阶级,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洋务运动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变法维新运动的当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还相当弱小且与封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也难以战胜强大的敌人。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人物孙中山自走上革命道路后,就成立革命组织,提出革命纲领,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软弱和政治上的不成熟革命也没有成功。

伟大的革命呼唤伟大的精神。要完成艰巨而又伟大的中国革命事业,不仅需要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且还要求这个政党有矢志不渝的伟大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是一个具有顽强精神的政党。以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红船精神”,就是中国先进分子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形成的“顽强精神”。“红船精神”是对以往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的出路进行艰辛探索中展现出来的抗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除旧布新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等崇高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升华。

三、“红船精神”的解读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缔造者们的建党实践和革命活动中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无不彰显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可以说,从中国共产党建立起,首创精神就是其事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首创精神印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整个过程,牵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黑暗到了极点,老百姓苦难到了极点,中国的出路不知道在哪里。这时,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中国先进分子,在上海一座石库门的房子里聚会,最后一天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续会,宣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来说、是敢为人先的偉大创举,是开天辟地的凤凰涅槃。

(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坚定理想,是指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百折不挠,特指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从而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是胜利之本。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道路异常艰难曲折,既有国内反动势力的围追堵截和帝国主义的干涉阻挠,也有我们自己所犯的战略战术错误和路线错误,结果造成革命战争的多次失败甚至几近全军覆没。但中国共产党却总是能克难攻坚,起死回生,开创出革命和建设的新道路,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正是凭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我们才成立了新中国。正是凭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才有历次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正是凭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拨乱反正,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正是凭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我们才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是政德之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所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党的性质的集中表现,并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的一条红线。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史、无数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红船精神”昭示我们,党和人民的关系就好比舟和水的关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个政党也好,一个政权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自身建设,取决于人心向背,取决于能否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所以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必须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的坚持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四、“红船精神”的当代指导意义

(一)“红船精神”领航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回首党的发展史,回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红船”无疑是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它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新航程。“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它所承载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党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结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和最高理想前进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红船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虽然“红船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产生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不一样,但两者都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成功的精神源泉和思想保障,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红船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同理想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早在嘉兴红船上建党的时候就把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是我们党过去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更将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胜利法宝。对“红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健全。

(三)“红船精神”促进民族团结

红船是一座丰碑,更是一种力量,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这种力量,我们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继的抗争中感受过,在建设岁月激情燃烧的奉献中体验过,在改革时期波澜壮阔的奋斗中亲历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14亿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

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是干什么的?就是为群众谋幸福的。我们党在成立之时,就发出庄重誓言:“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 服务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无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革命战争年代,面对铁与血,生与死的考验,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甘冒枪林弹雨,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说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不再受压迫,翻身做主人;和平建设时期,面对诸多艰难困苦、种种风险诱惑,党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夙夜在公、无私奉献,说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我们党是一个敢于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敢于担当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和政治本色。 在我们党成立初期,虽然只有58名党员,势单力薄,但仍自觉地把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勇敢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正是凭借这种大无畏的担当精神,我们党才逐渐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最终成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红船精神”永不过时,它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國梦的强大动力,认真学习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对现阶段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指导意义红船精神中国梦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
术中快速冰冻对判断食管癌切缘范围的指导意义
健康教育对高原地区剖宫产患者的指导意义
血乳酸检测对引起呼吸衰竭常见疾病的临床指导意义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