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采用激励教育法的研究

2018-12-21崔光凤

赢未来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育法教学活动同学

崔光凤

摘要:语文课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对处于性格塑造期的学生群体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不仅重视对知识的讲解,还应该重视使用激励式教育方法。激励式教育方法主要通过情感的激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励教育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学生群体逐渐成为教育事业的重心所在。小学六年级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教学阶段、语文课作为核心课程,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进来,强化师生间交流质量,是一种可行的方向,在这种背景下,激励教育法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教学方法。

一、激励教育法概述

激励教育法的核心特征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学生正面行为的鼓励和赞扬,尽量少地使用批评,尤其不能使用惩罚等措施。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稳定的是非观,这一时期在心理上非常需要得到老师或家长的鼓励,也非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老师作为其学习生涯的掌舵人,往往几句正面肯定就能大幅提升他们对学习活动的热情,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激励教育法可以作为老师跟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尊重的开始,实践证明,采用这话总方法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二、激励教育法的主要策略

(一)要形成并建立正确的激励教育观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关系着激励教育法实施的成败。国家要求,教学活动要紧密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展开,但对于小学生来讲,其自觉性尚未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就显得非常必要[1]。在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要达到预期目标,核心在于教师能否正确掌握激励教育法的核心要义,形成正确的观念,将其固化为应当时刻遵守的原则。

(二)要时刻注意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育界公认,即使最顽劣的学生也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有时候甚至故意做出出格的事情来吸引注意力),作为教师,应该牢牢把握这种心理,在一切时间和地点,时刻注意发现学生优点,在适当机会中进行激励,这样做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极大提高其自信心。

(三)要减少批评,避免惩罚

如前述所言,提高学生对教师认同感,提升学生自信心,从而促使其进步的最有效工具是鼓励和引导,反言之,批评和惩罚将会不同程度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起到负面作用[2]。记得有一次在六年级上学期讲到第八课《中华少年》之前,我安排了两男两女四名同学提前预习课文,准备正式授课时为大家朗读,由于刚刚接手那个班级,我对同学们的情况还不是很熟,就采用了随机挑选的办法。到正式上课时,我发现朗读的效果差强人意:其中一名同学的声音出现了明显的不正常,大部分时间使用“气声”或者“假声”进行发音,导致与其他三名同学的配合很不协调,当时为了避免损伤他的自尊心,我没有打断他的朗读。在课后,通过侧面沟通我了解到,这名同学性格比较内向,他的父母颇有“望子成龙”的心态,对他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但采取的方式方法却失之直接、粗放,经常呵斥甚至体罚他,久而久之,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敏感,心理上时刻处于“如履薄冰”的状态,害怕犯一丁点错误。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我就对该同学“上心”了许多,除了注意表扬和鼓励他之外,尽量安排他承担一些比较擅长的事情,增加他的自信程度;还特意与他的家长进行了谈话,向他们“规定”今后一段时间内,不得随意批评他,而是要采取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的方法和态度开展家庭教育,一段时间以后,该同学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自信心得到了极大提高,在学习跟活动上变得积极了很多,我相信,这些积极因素在他今后求学、甚至工作过程中,也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激励的方法应具有多样性

鼓励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激励,激励教育的方法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够对学生起到正面引导作用,我们就应该注意发掘并使用。例如,可以使用“榜样式”教学法,树立各种“小能手”典型,利用學生模仿意识强、好胜心理重的特点,引导其向榜样学习。在六年级上学期一开始,我选用“时尚用语”,向大家宣布每年要在班级里评选一名“超强大脑”,以表彰背诵课文最好的同学。在这一学期里,同学们在被要求背诵课文的时候,一改以往“哀鸿遍野”的局面,变得积极主动起来,无论是《少年闰土》这种短小而有趣的、还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种篇幅较长的,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顺利完成,有的同学竟达到了当堂、整篇背诵的程度,这种效果让我自己都感到惊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举办一些具有激励意义的活动,例如,在课堂上临时召开小型比赛、小游戏等活动,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3]。

三、激励教育法应注意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激励教育法总体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实践中,应注意一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正确把握激励教育的“尺度”

教师在对一名学生实施激励时,要讲求语言上和行动上的得失,做到张弛有度,实事求是。要善于运用尺度合适的词汇鼓舞学生的热情,这些词汇具有正面推动作用的同时,又不能过于夸张,六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备的辨别能力,语言上的夸大、行为上的夸张会助长学生的骄傲情绪,助长其自大自满性格,起到负面作用。

(二)要讲究公平

在实施激励教育法的时候,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对待。当前一个不好的风气就是,教师往往只注意表扬和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不闻不问,长此以往,将加重学生群体“两极分化”程度,甚至对受不到激励的学生造成不健康的心理影响。

四、结束语

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也是一门基础课程,它可以为学生带来语言、审美甚至“三观”方面上的巨大影响。激励教育法本质上是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在小学六年级这个情感培养的关键时期,激励教育法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激励教育法旨在增强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创新力和活力,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喻越.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文学教育(上),2016(8):82-83.

[2]泽仁拉西.探究激励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艺术科技,2016,29(4):346-346.

[3]赖远青.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趣、活、实”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课外语文,2016(1):125-125.

猜你喜欢

教育法教学活动同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激励教育法在农村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职业教育法》重要问题修订意见的调查
我国加紧修订(职业教育法)健全完善相关制度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