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课程生根绽放

2018-12-21王庆霞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刻纸德州益智

王庆霞

摘要: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学校特色,在这一理念下,近几年来,东七小学开发了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传统艺术教育、非遗文化传承等,并尝试通过多学科课程整合,使学生们经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综合学习力,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程

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课程日趋成熟,东七小学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与学校特色的传统文化之路。

一、上好传统文化课程,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利用地方教材上好传统文化课。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本优秀的传统文化地方教材,我校选派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文化底蕴丰厚的教师任教,每周一节课,根据教材特点,采用诵读、吟唱、欣赏;读书汇报,故事会,表演唱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使学生了解、理解并爱上了传统文化课。

二、文言启蒙,走近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家园

一代代作家在文言文的写作中积淀了丰富的表达经验,整个中国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精神家园乃是由文言文一手铸成的。

2017年9月开始,我校选用王崧舟老师主编的《文言启蒙课》这套教材作为一至六年级的校本课本,是希望学生能喜欢文言文,爱上文言文。通过一年的摸索和实践,我校探索出一条“三读一练”文言文学习的模式。

(一)通读:能借助注释和拼音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二)悟读:知晓故事大意,明白道理。

(三)熟读:积累文言,积淀语感。

(四)练习:识记常识,读写互动。

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学习古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语言形式,更是继承学习古代文化,重塑中华传统之必须。

三、走进博物馆,触摸德州历史,铭记德州特色

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走进博物馆》,确定了七个场馆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教师根据每个场馆的特点和功能,分别设计了三课时的课程结构,每个博物馆课程都须经历三课时的学习:第一课时是参观前的引导课程,通过学习单帮助学生对即将参观的场馆有所了解;第二课时是组织学生到场馆参观考察,教师提前设计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有重点的参观、考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第三课时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们用文字、照片、绘画、小报等形式总结、交流观后体会,形成评价。三课时的博物馆综合实践学习形式目的性、针对性更强。我们计划每位同学在小学六年至少完成7次的博物馆主题学习活动。分别是:

感悟德州文化享受民俗乐趣——走进德州博物

德州太阳能“硅谷”在我身边——走进太阳谷

见证中菲友谊——走进苏禄王墓博物馆

传承黑陶文化 感受黑陶魅力——走进梁子黑陶博物馆

魅力德州 美食扒鸡——走进德州扒鸡文博馆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走进德州动植物园

孝亲文化我知道——走进四女寺风景区

教师们在设计每一节课时都注重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程度,力求从多角度,为学生创建综合实践探索的舞台。

四、剪刻纸、盘子画,美在手中绽放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选择和创新,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美术课的延伸和补充,我校社团开设了剪刻纸课程。

一、二、三年级设置的是剪纸课程,分为窗花系列、十二生肖系列、人物系列等。四、五、六年级设置的是刻纸课。根据节日分别有:雷锋系列,中秋系列、教师节系列,春节系列等。我校还定期进行绘画展览,把优秀学生作品作为展品悬挂在学校走廊,提高他们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剪刻纸课程的开发,既满足了学生好玩,好动手的天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细心和耐性,也丰富了我校的校本课程。我校师生作品参加开发区组织的书画展,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五、传统节日课程,贴近民俗,培育民族情结

中国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凝聚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思想精华。鉴于此,我校开设了传统节日课程,让学生贴近民俗,触摸民族的灵魂。我们开始的课程有:

清明节,我向先烈敬礼

粽情端午,童心闪烁

中秋诗会,萌童咏月

孝亲敬老话重阳

冬至饺子,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们一起过腊八

我校的冬至課程,腊八课程的开展在学生和家长中反响热烈,活动也拉近了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距离。传统节日课程也被多家媒体报道,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六、益智课堂,让思维之花在手中绽放

2018年9月,我校《学科益智课堂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被批准立项。这标志着益智教育在我校全面展开。魔方、九连环、华容道、九宫格、鲁班锁都是益智器具中的传统器材,学生利用这些器具不仅可以玩中学,学中思,更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益智文化。益智课堂让孩子们树立文化自信,改善学习方法,锻炼聪明头脑,体验创新乐趣,开拓成长视野。

七、展开一幅诗意盎然的画卷

中华诗词的字词应用巧妙,内容涉及面广。我校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古诗词诵读,把阅读经典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让经典润泽孩子的童年。学校老师亲自动手编制,绘图,搜集课内课外诗词佳作,这些诗词明白晓畅,富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此外,我们给每首诗加上注释、赏析,并通过“心中有诗”使学生做到默写;“笔下有画”让学生对诗意、情景的理解落笔成画,从而品味诗词韵味无穷的美!

开发校本课程,弘扬传统文化是我校的宗旨。近几年,在学校积极倡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初步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题化、特色化。文言启蒙课程,走进博物馆系列课程,剪刻纸课程,诗情画意课程,传统节日课程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传承了民族传统,弘扬了传统文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将在我校落地生根,绽花著果。

参考文献:

[1]王宝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24-26.

猜你喜欢

刻纸德州益智
刻纸——指尖上的传奇艺术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溱湖刻纸
德州鲁源货场信号联锁设备关键技术的应用
“纸上神话”——金坛刻纸
益智故事会
饶凯玉 宝安刻纸画艺术第一人
德州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措施
益智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