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真诚换真心,用爱浇灌孩子心灵之花

2018-12-21徐建惠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真诚阴影交流

徐建惠

摘要:德育教育的关键不在灌输,而在唤醒与解救,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柔软,解救孩子精神层面的困惑,这就是德育教育的真谛。孩提时的经历将会对人的一生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走进孩子的心灵开门的钥匙是我们真诚的爱,以真诚换真心,用爱浇灌孩子的心灵之花。本文围绕教学实例,探究教师用真诚与关爱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性作用,对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心理;阴影;真诚;交流

前言:

看过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的人也许都会留意到这样的一个细节,专家在给咨询者剖析当前的心理状态时,往往会追溯到他(她)的童年时代。可见,孩提时的经历将会对人的一生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世界上所有的道路中,心与心之间的道路最难行走。现在的孩子较之他们的父辈,心灵比较脆弱,尤其是家庭遭受变故的孩子,他们格外的敏感、自卑。因为害怕受到伤害,他们往往会把所有的痛楚都藏在心里,自我封闭起来。其实要走进这些孩子的心灵也不难,开门的钥匙就是我们真诚的爱。

一、走进孩子心灵

教师是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一面镜子,教师的思想态度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教师应重视德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能只重视智育,而忽略德育。在备课中,要认识到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并从智育与德育双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情感体悟;在课下,教师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帮助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上学期,在校长的一次询问中,我了解到我们班的班长陈小娟的父亲在不久前因病去世了,可是当我翻开班主任笔记本,却意外地发现与陈小娟对应的家长姓名一栏中竟然写的是父亲的名字。再看看早餐费的签名名单,由陈小娟代写的也是爸爸的名字。我不禁潸然泪下,这孩子还不能接受爸爸已经离开的现实,失去父亲的阴霾依然笼罩着她幼小的心灵。没有人比我更能理解孩子此刻的心情,因为我也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在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母亲的突然辞世,给了我重重的一锤,就像是天塌下来了。在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一直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直都生活在这个厚厚的阴影之中,直至工作,結婚,生子。因为我经历过,所以我知道伤害有多深,说句心里话,我不想小娟步我后尘,我希望她的生活能够充满阳光。我要帮助她释放心中的痛苦,我要为她割除心灵的恶瘤,可是我却不敢贸然地去触动她心中的那根弦。我装作不经意地去关心她,旁敲侧击地提醒她:虽然父亲不在你身边了,但他会永远爱你,永远祝福你,你能幸福就是爸爸最大的欣慰!

二、开启心灵之门

敏感的孩子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慢慢地她向我开启了心灵之门。她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枝折了花还会笑吗?当秀姿天成的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枝,它不会感到心痛吗?为什么还要灿烂地迎着阳光微笑呢?不应该是伤心吗?当它的枝失去了,它还要顽强地笑着,难道一个人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也要去面对它吗?也要乐观地微笑吗?人生好困难,居然要面对这样的事。可我看过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也像花这样微笑,人生真的也要如此吗?”只有我知道,文中的枝就是孩子的爸爸,而她就是当中的花。爸爸的离去,让她感到悲观、失望、无助,生活也失去了色彩。所以我给她的留言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勇敢面对人生。失去的已经失去了,就如我们的昨天,就算悲伤也好,快乐也好,都已经成为生命中的回忆。更重要的是今天、明天,微笑着面对人生,才会有更好的明天。花儿在逆境中绽放,更加艳丽!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德育渗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提高德育渗透观念、规范教材内容、改善教学方式,以德启智,达到智育与德育的统一。在以后的日子里,日记成了我们交流的平台,就在这个学期就要结束的时候,她终于完全敞开了心扉,勇于直面心中的阴影,她在日记里写道:“小时候,我喜欢过年。家家都贴上了红艳艳的对联,糖果丰富,饭菜飘香。各家的小院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向人们昭示着过年的喜庆,报告着春的喜讯。记得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家人围坐在桌旁边边看电视边吃年夜饭。爸爸一个人在厨房里担当厨师的角色,一盘菜,一盘菜地做好了,我们边品尝边评价:哪个好吃,哪个好看,哪个好做……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我喜欢过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让爸爸为我买新衣。爸爸给我买的衣服都是红色的,枣红、朱红、樱桃红、粉红……爸爸喜欢把我打扮成一朵“小红花”。我也没有让爸爸失望,一张张奖状,让爸爸脸上好几天都有那爽朗的笑意。苍天似乎对我们家的幸福生活有妒嫉之意,灾难降临了。永远忘不了爸爸去世的那一天,离我的生日只差一天!上天为什么这么狠心?爸爸的眼睛慢慢闭上了,痛苦的脸上在看到我的那一瞬间挤出一丝笑容,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我的心在流血,一滴,一滴……我强忍着内心巨大的痛苦,抹着红肿的双眼走出门外,想到爸爸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我,泪水又涌了出来。我永远忘记不了爸爸最后几分钟那痛苦的样子,呻吟声如尖刀剜一般,绞着我幼小的心,好痛,好痛……接下来的日子,我不知道是怎样度过的,只记得爸爸走了,爸爸再也看不到身穿红衣的我,再也看不到我得的奖状。

又过年了,我们家没有了欢乐。糖果依然,我却不知道甜是什么滋味;饭菜依然,它带给我的却不再是喜庆,而是痛苦的回忆;新衣依然,我却不再喜爱红色,不再是爸爸钟爱的红色了。大年夜里,我一个人早早地躲进自己的房间里,把自己那一件件曾经在风雪中带给我温暖的红衣叠在一起,紧紧地抱着。回忆往事,一幕幕像电影镜头一样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每一件红衣都有一个温馨动人的故事,故事里的我好天真,好幸福……

一次偶然,我又见到了红衣,没有得到,却被别人穿在身上了。红衣服已经成了爸爸的化身,当我看到别人穿我的衣服时,总感觉爸爸已离我越来越远……老师,那一种悲痛您能理解吗?”

三、疗愈心灵之伤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隐蔽的教育”即是指渗透性的教育,“随风潜入”、“润物无声”的德育渗透才是最高的境界。在教学中,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教学方式生硬,甚至强制性的要求学生达到教师的道德要求,使学生对德育内容产生排斥、敷衍、厌烦的情绪,背离了德育教育的初衷。还有的教师急于求成,使用灌输式、压力式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不是“渗透”,而是“填鸭”。这样的教育是危险的,不能让学生了解到德育教育的真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读完以后,我泪如雨下,这是怎样的一颗敏感而又脆弱的心啊!我含泪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怎么不能理解?我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我媽妈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就离开了我,那种痛是刻骨铭心的。不过现在想来我还得感谢妈妈,是她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教我坚强地面对人生!每逢清明、重阳,去给妈妈上坟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喊妈妈,那是我久违的,甚至已经陌生了的称呼。我会告诉妈妈,她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让她安息!我知道妈妈会在天堂里默默地祝福我,看到我幸福、平安,她也会感到欣慰的!因此,怀念逝去的人最好的方式是坚强、快乐地生活!”

看了我的留言,她又写道:“老师,没想到您也有这样的经历,可是我觉得把痛苦说出来,痛苦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

我写的是:“把悲痛藏匿在心中,悲痛将永远存在。说出来,就像医生给病人动手术,伤口虽痛,可总有愈合的时候。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孩子,要化悲痛为力量,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出人头地的,爸爸也会在天堂里祝福你,他也会为你感到骄傲!”

孩子写的是:“忘不了,抹不去的哀痛,被化作永恒的力量,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奋进!”

最后,这孩子对我说:“谢谢您,老师!我觉得我比您幸运,我幸运是因为我遇到了您!”

四、结束语

现在的陈小娟已经走出了阴影,她坚强、奋进、开朗、快乐!要解除孩子心中的痛苦,就要先让她看到你的痛苦,以真诚换真心,用爱浇灌孩子的心灵之花,架起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为他们驱除心灵的阴霾,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赫尔巴特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这句话道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的关键不在灌输,而在唤醒与解救,唤醒青少年学生内心深处的柔软,解救青少年学生精神层面的困惑,这就是渗透教育的真谛。渗透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与社会共同来完成这幅作品。

参考文献:

[1] 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 王芹. 新课程(小学) 2018年07期

[2]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实践思路[J]. 杨永杰. 新课程(上) 2018年07期

[3] 浅谈小学语文的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实践途径[J]. 张莉. 中华少年. 2017(20)

[4] 文以载道 立德树人——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 赵欣. 教师. 2014(03)

[5] 在语文教学中以情育德——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感悟[J]. 张继菊. 新课程(小学). 2015(12)

猜你喜欢

真诚阴影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你来了,草就没有了阴影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