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实施与应用

2018-12-21杨兰仙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张女士法治道德

杨兰仙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教育实践意义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场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积极地影响。本文就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施与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初中阶段 道德与法治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立足于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生活情境、問题情境、案例情境,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应用意识,对构建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积极地作用。

一、生活情境的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应用到教学活动当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感受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体会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用性,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现实意义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网络改变世界》这节课时,我先利用多媒体以对比的方式为学生呈现了两组图片。第一组为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即:老人在看报纸,孩子在跳皮筋。第二组为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们的生活状态,即:两个老人在视频通话,年轻的女孩子在购物。其次,引导学生谈了谈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此期间学生提到了“外卖、物流、信息共享等等”。然后,为了考察学生对互联网实用性的了解,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即:小红妈妈得了一种“怪病”,医生难以确诊,试着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见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帮助小红呢?聪明的学生立刻举手回答道:“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各地发布求救信息。”我说:“没错,你真聪明,互联网不光具有我们之前所讲到的娱乐、生活的作用,还有学习、交流、信息传递的功能,我们应合理的应用互联网,让互联网成为我们生活的辅助品。”这样做,是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应用意识的有效方式。

二、问题情境的应用

众所周知,问题是思考的前提,也是学习的动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积极地影响。

例如:在教学《青春的情绪》这节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先以谈话的形式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师:大家喜不喜欢看综艺节目呀?生:喜欢,很好笑。师:看完之后,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生:开心。师:大家喜不喜欢看悲剧?生:不喜欢。师:为什么?生:因为看完悲剧会很伤心,难过。师:大家喜不喜欢看恐怖片?生:不喜欢(个别学生说喜欢)师:看恐怖片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生:害怕,恐惧。师:刚才我提问大家对于综艺、悲剧电影和恐怖电影的感觉如果综合为一个词,大家觉得是什么?生:......师:是情绪。情绪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高兴、悲伤、恐惧之外,还有愤怒和哀伤等等。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揭开情绪的面纱吧。这样做,对于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是非常有效的。

三、案例情境的应用

所谓案例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件或现象引入课堂,以降低教学内容的理解度,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的教学形式。

例如:在教学《法不可违》这节课时,由于学生容易将民事违法行为和和行政违法行为混淆,为了学生可以有效地两者进行区分,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其依次进行了举例说明。如:在教学民事违法行为时,我列举的是一个“拒不归还”的例子。即:张女士在路上捡到了一个苹果手机,手机的失主通过手机定位找到了张女士,张女士承认自己捡到了手机,但拒不归还,还放言:“有本事,你叫警察来抓我呀。”手机失主一气之下将张女士告上了法院,法院判张女士立即归还手机,并向手机失主道歉。在这个案例中张女士违反了我国的《物权法》,《物权法》规定:“拾得遗物者,应当归还失主。”《物权法》属于我国民法。在教学行政违法行为时,我列举的是“扰乱公共秩序”例子。即:小刘一行三人在体育馆看比赛时,由于自己喜欢的队伍分数处于下风,于是便生气的大喊大叫,还往场中投掷矿泉水瓶,经工作人员多次劝阻后依然不改,最后被公安机关带走了。在这个例子中小刘三人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我国的行政法规。通过这样举例的方式,学生便能清晰地理解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区别了。

综上所述,要想增强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进而为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鸳鸯.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华夏教师,2018

[2]刘桂环.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 才智,2018

猜你喜欢

张女士法治道德
女子用按摩仪减肥把肾都压扁了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张女士的婚姻困扰哪里来?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花19万想买通“阎王”为女儿续命 “神婆”说“阎王爷”登记错了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