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创新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2018-12-21张应超罗光会
张应超 罗光会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学生发展,对此,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中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进对策,以推动语文教学更好的实施。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创新;问题对策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中小学语文又是为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学习习惯、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反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创新教学方式成为新课改后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关键因素,对于长期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的我们,感受深刻而真切。
一、中小学生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陈旧
受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认为提高语文成绩是最重要的,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解课本知识,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得不到关注,只能被动的学习。这种“把能力知识化”的落后理念,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扮演着“演说家”的角色,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应该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难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出现厌烦感。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想法,少有或没有课堂提问,没有获取反馈信息,而是在课后让学生大量做练习的方式来巩固所学内容,这样会使语文教学更加枯燥乏味,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生学习兴趣低落
语文学科抽象性文字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而教师在讲课时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或“走神”,或马虎听课,甚至厭学、逃学,进而缺少了对学习的兴趣。
(四)教师整体素质较低
中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素质不高,没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教育理念滞后等,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突出重难点,对于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等更是无法达到有效的培养。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更需加强。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对策
(一)改变教育理念
想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应更新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教育目标,把“知识能力化”。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同时,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多加入学生喜欢的元素,例如:动漫、音乐等,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活跃课堂氛围。
(二)创新教学方法
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和策略,通过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情景式等开放型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互学互评,共同提高。例如:我讲《安塞腰鼓》这一课时,借助图片、视频资料,先让学生了解陕西文化,或观看安塞腰鼓表演,从课外知识入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相比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更为有效。
在讲《陋室铭》这一课时,课前,我准备了相关的歌曲并教学生唱“陋室铭”,同时在课文范读时,借助flash音频朗读资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上老师领读、组长带组员跟读、分组诵读比赛等方式和有效教学设计,实际的教学效果相当不错。学生广泛参与,增添了学生学语文的浓浓情趣。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巧设情景、师生互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想象力和行动力会得到提高。例如:讲《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分别来扮演小蝌蚪和妈妈,在情境表演中,课堂气氛热烈了,学生也能生动的展现、领悟课文内容,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很有促进作用。
(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提高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并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师生如朋友般亲近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让语文教学“民主化”;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也会得到提高,“学高为师”,只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文学素养才会提升。
另外,教师还应加强钻研教材,收集生活中好的教学资源,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有所获;同时,教师急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冲破应试教育的桎梏;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拓展提升渠道,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无不重要;当然,通过对农村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素质也是必要的。
结语:
语文是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在新课改实施后,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了改变,对此,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对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应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了解他们的想法,将讲课内容贴近实际生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本华. 强化核心素养 创新语文教科书编写理念——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主要特色[J].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02):8-12.
[2]郑济权. 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生态的整合与创新——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探索[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05):47-48.
[3]杨波. 深耕语文课堂,创新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观微》之美学观察[J]. 中国高新区,2018(1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