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互联网舆情监管及其对策研究

2018-12-21张艳梅安平

世纪桥 2018年10期
关键词:监管高校对策

张艳梅 安平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权益诉求、理念表达、情感宣泄的新平台和影响其思想、行为的新力量。但是由于互联网信息真假难辨,大学生还处于心理成长期,加之高校互联网舆情监管工作不到位,导致高校互联网舆情环境日益复杂,舆情危机不断发生。为此,高校互联网舆情监管的当务之急是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做好顶层设计,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加强正面引导,以切实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高校;互联网舆情;监管;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10-0094-0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年龄构成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2.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29.7%,[1]这表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年轻一代已经是互联网上的活跃群体。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传播有影响力、有倾向性的言论和觀点,形成的高校互联网舆情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因此,科学分析、正确研判高校互联网舆情的生成原因、发展态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对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互联网舆情的生成原因

互联网传播以速度快、成本低、覆盖面广等优势,成为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强势媒体,其交互、自由、即时的传播方式,决定了高校互联网舆情的易生成性、复杂性,并容易产生巨大传播效应。

(一)交互传播容易生成互联网舆情

互联网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的时空限制和授受角色定位,其去中心化、强交互性等特点,颠覆了传播者的主导地位和受众被传播地位,尤其是即时通讯工具微信的出现,更是丰富了大学生交流和交往的途径。如微信“病毒式传播”造就的“万能朋友圈”,可使热点信息瞬间传递;种类繁多的微信群、内容丰富的微信公众号以及“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均彻底颠覆了大学生原有社交模式。另外,微信语音通讯和视频直播功能,群聊模式搭建的视频聊天平台,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一起”畅所欲言,最终在反复多元互动中,汇聚成带有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的“共同心声”,容易形成高校互联网舆情。

(二)自由传播容易使互联网舆情复杂化

开放自由的互联网传播,使“三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和不实信息影响,容易产生不理智情绪,在互联网上给学校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海量信息的同时,一些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落后的社会思潮也会严重影响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特别是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向我国大学生灌输普世文化、普世价值等西方文化,容易使“免疫力”较低的大学生出现主流价值观异化现象,这是高校互联网舆情复杂化背景下的汹涌暗流,也是最应该被关注的方面。

(三)即时传播容易产生巨大传播效应

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把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融合传播,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内容;校园WiFi的全覆盖实现了零资费使用,扫除了大学生进入即时传播的最后障碍;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迅速捕捉新闻事件,及时跟帖评论,而这种评论又可以随时随地、迅速被其他网民查阅、传播和反馈。这种传播方式和瞬间点燃网络群体事件的传播特点,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审查限制,最大限度地缩小了传播时间,提升了传播速度,重塑了高校舆情生态环境。特别是一些重大社会事件,或与大学生群体利益相关的热点问题,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引发关注,产生巨大传播效应。

二、高校互联网舆情的监管现状

按照教育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各高校要“推进网络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评论队伍建设”,“形成每校不少于20人的网络评论员队伍”,[2]但是在一项涉及17省59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和7所教育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高校的走访调研中,仍然显示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方面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即人员队伍配备不齐: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队伍配备基本上都达不到要求,专职人员配备不足,网络评论队伍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健全:优秀网络文章少,主流网站关注度低;对学生网络行为管理不到位,管理和引导力度不足。[3]高校互联网舆情监管薄弱,舆情监管滞后于舆情发展,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顶层设计乏力:互联网舆情监管重视程度不够

“18所京内外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基本现状”调研显示,有近半数的高校还没有出台互联网舆情监管政策和文件,仅有少数高校召开了舆情工作专门部署会。有的调研对象甚至直言不讳地提出,是校领导们对学校的互联网舆情工作重视不够,决定性地影响了这项工作的经费保障、人员配备、工作机制等。[4]高校管理部门对互联网舆情监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互联网舆情不十分关注,这是高校互联网舆情管理工作落后于新时代、落后于新形势的集中体现。

(二)管理严重滞后:互联网舆情监管缺乏配套机制

互联网舆情监管重视不够的直接后果就是管理严重滞后。即便是在重视互联网舆情监管的个别高校,也在实践中停留于“事后管理”,缺乏完整的全流程工作机制——或监管制度不健全,或缺乏完善的应对机制,或没有建立高效的舆情调查、分析、预警和应急机制。有的高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常态的多部门协同合作的互联网舆情监管部门,一旦出现互联网舆情危机,才紧急成立临时工作组,既无法做到事前有效预防,也不能顺利地做好事中和事后有效处理。完善的互联网舆情监管配套机制,包括校级领导主抓、多部门协同参与的综合领导机制,科学高效的舆情收集和分析、整理机制,以及舆情预警、报送和研判机制,专业舆情引导队伍参与的舆情引导机制等。

(三)处置简单粗暴:互联网舆情监管方式方法单一

高校互联网舆情危机往往来势汹汹,破坏力大。有的高校在面临舆情危机时,缺乏有效地应对,第一反应是掩盖事实,“拖”“压”“封”“堵”“撤”,或采取关闭评论等硬性处理方式,[5]不能在“黄金4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情,平息事件。推诿和敷衍只能导致舆情危机继续向更深层次发展,向更大范围蔓延。实践证明,应对舆情危机的第一要务,是及时快速地查明真相、公开事实,对事件性质有客观、明确判定。只有及时厘清事实真相,表明校方态度,才会对后续问题的处理提供有力依据和参照,更利于查清责任归属,抢占舆论先机。[6]而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不但不能解决愈演愈烈的舆情危机,反而会失去最佳时机。

三、高校互联网舆情的应对策略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虚拟空间没有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高校互联网舆情监管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一)组建专门管理机构是高校互联网舆情监管的基本之策

互联网舆情监管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设立互联网舆情监管中心,可完善舆情分析、研判、评价和发布等危机处置机制,改变“临危受命式”应对模式。在“风平浪静”时就要研究舆情产生、发展原因、演变规律及其应对措施,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危机处理方案,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工作机制,制定完整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舆情危机,迅速按照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级处理,规定相应处置措施。同时,公开畅通信息发布渠道也是引导互联网舆情的重要法宝。《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谣言和偏激言论产生的原因,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互联网本身的无序,网络暴戾思维的根源,还在于现实中一些社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在于政府本应公开的信息还没有做到足够的透明”。所以高校互联网舆情监管必须建立高效畅通的信息通报渠道,形成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制度。

互联网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推进,要求高校建立具有较强应变力、判断力、沟通力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并定期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既要具备精湛的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同时也要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发现带有倾向性、群体性的舆情信息,及时上报、研判和分析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控舆情发展方向;舆情监管队伍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政治鉴别能力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沟通能力,要成为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文明健康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文明使者。

(二)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是高校互联网舆情治理的根本之策

网络素养是指运用互联网定位、组织、理解、估价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使用网络的知识和技能;对网络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辩证思维能力;网络沟通交往中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只有具备网络素养,大学生才能理性地运用互联网,才能在信息时代的“信息海洋”上,穿越“信息迷雾”,减少不良信息的伤害,有智慧地运用互联网来完成学习、工作和社会协作。

按照网络素养的十条标准,即认识网络——网络基本知识能力、理解网络——网络的特征和功能、安全触网——高度网络安全意识、善用网络——网络信息获取能力、从容对网——网络信息识别能力、理性上网——网络信息评价能力、高效用网——网络信息传播能力、智慧融网——创造性的使用网络、阳光用网——坚守网络道德底线、依法用网——熟悉常规网络法规,高校可增加网络道德素养教学内容,通过举办网络法律专题讲座、辩论会以及各类网络文化活动等,潜移默化地使大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识能力,大力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大学生好网民。

(三)正面引导是高校互联网舆情应对的关键之策

当互联网舆情发生时,封锁恶意用户账号或禁言等严厉处置方式,可以有效阻止互联网舆情进一步扩散。但是“威权手段并不是网络治理的唯一选项”,舆情“宜疏不宜堵,宜快不宜迟,宜诚不宜怼”,[7]化被动管理为主动应对的正面引导,才是高校互联网舆情应对的关键之策。早在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8]当前,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各种客户端等新媒体、自媒体,已经是信息传播与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和途径,高校互联网輿情监管中心等有关职能部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自媒体平台,主动策划,提前介入,形式多样地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增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主动性、权威性、时效性,在高校互联网上源源不断地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正面引导舆情发展。

网络议程设置是高校有效引导互联网舆情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高校互联网上,往往会有一些意见领袖或“活跃账号”,他们具有较强的网络影响力和号召力。如中山大学的“中大青年微信公号”和大学生自发在西祠胡同成立的“南气风云网络论坛”,就是学生表达意愿、参与学校管理的一个平台,通过给学校提意见,解决了很多校园管理问题。[9]高校可以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有互联网事件或突发事件发生,舆情监管部门要主动联系,主动发声,高密度引导话题,科学、合理地运用议程设置功能,引导舆论向积极、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引导大学生提高网络伦理和自律意识,形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筑牢网络空间行为规范底线,努力发挥互联网文化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

新时代,互联网不是单纯的信息工具,而是变革社会的新生力量,它在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而不断催生、发酵的互联网舆情正是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集中反映。高校互联网舆情关乎社会稳定、学校声誉、校园安全、管理决策和师生权益等等方面,实施有效的必要的监管刻不容缓,[10]绝不能让高校互联网成为谣言、谎言和偏激声音传播的温床。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的大学生要提高网络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营造风清气朗的高校互联网舆情环境;高校舆情管理者更要建立快捷有效的互联网舆情监管机制,对内容复杂、主体特殊、形成过程突发的互联网舆情,要科学管理,高效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影响,以打造高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建设更和谐、更稳定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 网信息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2017,(7).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 项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3]31号)http:// old.moe.gov.cn//publicfilse/business/moe/s7060/201407/ 172203.hTml,2018-01-29.

[3]李成恩,李然,张硕,张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 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网络,2016,(11).

[4]陈明海,闻静超.全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 机制探析[J].北京教育,2017,(4).

[5]李庆波,邵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与提升[J].人 民论坛,2014,(20).

[6]吕静.全媒体时代高校舆情危机应对机制的建立[J]. 今传媒,2015,(5).

[7]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舆情应对路在何方http://www. bj.xinhuanet.com/biyw/2018-01-29/c_1122333348. htm,2018-01-09.

[8]把握传媒变革趋势 积极占领新兴舆论阵地[EB/OL]. http://www.bj.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6/14/c_ 1119039250.ht,2018-01-15.

[9]姚雪青,贺林平.高校管理,如何面对“网络吐槽” [N].人民日报,2015-10-22.

[10]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刻不容缓[EB/OL].http:// www.sohu.com/a/153234393_636519,2018-01-15.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监管高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