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无机化学学习效果优化方法分析
2018-12-21陶威旭
陶威旭
摘要:高中无机化学的内容复杂而又难理解,学生想要实现有效学习,就必须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之中。文章首先对当前高中无机化学学习现状展开必要分析,而后进一步以此作为基础,就如何有效展开高中无机化学学习进行讨论。
关键字:高中;无机化学;方法
无机化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是生物、食品以及环境工程的基础。也正是因为其自身在应用领域的重要特征,才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在高中阶段,无机化学的学习内容包括物质结构、化学元素、化学平衡等。这样的学习内容,对于教师来说可谓再常规不过,并且多年以来的教学工作,更加会导致高中阶段化学教学落入窠臼,停滞不前的状况因此并不少见。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探索的过程。即便是教师已经在教学的过程中十分熟练,甚至于丧失了热情,学生也必须保持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并且同时也必须承认,在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固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样不容忽视,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一、高中无机化学学习现状分析
整个中学阶段,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点都有所不同。对于教师而言,抢时间成为关键任务之一。这种情况对于教师而言多少有点尴尬,并且学生也能够感觉到此种现象的存在。很多教师都会想要抢占学生的自习课时间,安排上自己科目的辅导内容。时间不够用,常常成为教师的头等大敌,并且在这种压力之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习进度,进一步加剧了教学过程的僵化。
在僵化的教学状态之下,教师多少开始以延续既有的教学风格为主,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背诵开始越来越多地占据高中学生的视线。尤其是化学的学习对于高中阶段学生而言,仍然处于入门级水平,教师在时间和考试的双重压力之下,急于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因此背诵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就很难被完全淘汰。背诵确实可以帮助學生获取到相关知识,但是却无法帮助学生获取到基于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化学的思维方式,正是学习的根基所在,只有具有了这种思维,才能进一步展开有效和有序的学习。所以如果单纯追求对知识的掌握,背诵或者也可以算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面对升学考试,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对于高中化学学习过程而言,另一个突出的不足之处,体现在实验环节。高中化学新教程涉及丰富实验素材和方案,为学生带来丰富知识验证和支持情景的同时,也给教和学两个方面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中,教师只是对实验进行规划,然后要求学生跟进,然后展开实验,只要能够在实验过程中重复实验规划的细节和现象,就算是完成了实验的任务。对于这种状况,只能说学生掌握了实验的步骤,也了解了应该具有的结果,但是对于化学的思维方式,同样难以获取。随之产生的结果是,能够有效应试,却难以将对应的知识同化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化学素质。
二、有效展开高中无机化学学习
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繁重,各课教师争夺学生的在校时间情有可原。但是身为学生,必须明确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任务,教师和学校都是一种辅助手段,信任的同时不能过度依赖,更需要明确认识到学习的方向,围绕对应科目的知识结构来展开属于自己的学习进程,通过这种方式,与教师一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综合高中阶段无机化学的课程内容以及学习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着手改善学习过程的着手点:
1.借助信息化的力量有效学习
开放的信息时代,给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了更多便捷。即便是在家,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调取到对应实验的过程视频,并且其他知识框架、解题思路方面的资源同样不容忽视。虽然具有相同的教材,又都是同一个教师提供引导,但是并不代表学生具有相同的学习进度。不同的学生个体,对于不同的知识,理解的深度都有不同,因此想要展开有效的学习,就不能单纯依靠课堂上的一刀切。教师教学方法再优化,也难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案,更多的时候还需要学生主动探究,利用信息网络获取知识。
2.端正面对实验的态度
实验是一个发现的历程,不同的学生参与实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即便是对于同样一个理论的验证,在操作过程中也会有所差异。对于这些差异化的实验结果,不应当判断谁的实验更成功,而应当判断谁的实验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发散性的思维,对于实验而言尤其重要。甚至于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尝试不同的方案,探究化学的奥秘。
3.从生活中发现化学
化学不是单纯属于课本和实验室的,更加是属于应用和生活的。化学在课本上的知识体系,同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善于从生活细节发现化学,让化学走出课本,走入日常生活。这种开放的态度,能够帮助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框架,同样对于培养化学学科思维方式有着积极价值。
三、结论
化学的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中,只有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案,并且依据执行效果不断调整,才能获取到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成.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教育革新,2009(6)
[2]王德敏.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21)
[3]蔡万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