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说历史教学中如何拓展教材知识的宽度

2018-12-21陈明辉单国坚

师道·教研 2018年10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刘邦新课标

陈明辉 单国坚

众所周知,全国卷试题的命制是依托教材但高于教材,并善于挖掘中学历史教材知识的缺漏点或断裂处,一些隐性知识或线索有时反而是全国卷试题比较青睐的考查角度。我们仅以近几年全国卷试题中国史部分的考查内容为例,就能发现以下一些典型的属于教材缺漏的或者隐性的知识点:两汉时期的“外戚干政”(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25题)、东汉时期的“庄园经济”(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25题)、“韩愈对儒学复兴的贡献”(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40题)、新中国初期的“统购统销”政策(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第25题),等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敏锐捕捉教材知识的缺漏点或断裂处,并及时、适当的拓展教材知识的宽度,既可以立足现有教材,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对、甄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也可以到教材之外去精选利于达成课标要求的可靠素材,通过对相关专家学者的论文著述,甚至是历年高考的经典试题的研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质的优化与改造,为学生深入、系统的学习提供支架或者架桥铺路。

一、汉初为什么会“愚蠢”地实行郡国并行制?

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开篇写有这样的话,至今仍然值得我们警醒深思: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前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针对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就经常会听到有学生将其指责为“愚蠢”之举,并因郡国并行制的實施酿成了后来的“七国之乱”,又武断评价这一制度除了容易造成内乱,一无是处。——但历史事实果真如此吗?对于郡国并行制,人教版教材只用一句话带过,没有过多展开。而学生在没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仅根据教材上的只言片语而武断定性,怎能保证不是片面的认识,甚至是“坐井观天”或“盲人摸象”呢?这不正是典型的缺乏“史料实证”意识吗?若用钱穆先生的标准来看,如此“浅薄狂妄”的对历史随意臧否,可谓对本国历史全然没有“温情与敬意”。这样岂能滋养出真正的家国情怀呢?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搜集整理一些相关的研究资料,来弥补教材过分简单化叙述的不足。

材料一 秦朝既经灭亡,封建政体的反动力就要大张其焰了。原来当时的人习惯于封建,普通人的心里,差不多以为列国分立是当然的。秦国的统一,不过是个变局,秦始皇、李斯等,对于这个问题,却要算先知先觉之士。暴力一过,总得回复到原状的。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

材料二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为笼络韩信、彭越等人,合力击败项羽,先后分封了七个诸侯王,史称异姓诸侯王。……他们为刘邦最后击败项羽,立下卓著功勋,并拥立刘邦即天子位,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异姓诸侯王,占据了关东的广大区域,大体上相当于战国末年的六国故地,西汉中央政权直接控制的地区,仅限于关中、巴蜀和河南的一部分,……由此形成了干弱枝强的态势。……为控制全国局势,巩固新生政权,刘邦在吕后、萧何等人的策划下,采取非常手段,先后以谋反罪逐一铲除了六位异姓诸侯王。……刘邦在消灭异姓王的过程中,暂时还不具备控制全国的能力,同时又主观的认为,秦朝的迅速灭亡是因为秦没有分封子弟为王的缘故。因此在被铲除了异姓王的故地,陆续分封了自己的子侄为王,希望他们能够藩屏汉室。前后被封的刘姓诸王有九位,史称同姓诸侯王。刘邦又恐异姓势力再起,因此和群臣以白马歃血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第二版)

设问: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思考汉初统治者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刘邦分封诸王,是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的。从封域范围来看很明显地体现尊重文化圈独立性质的特点,人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习惯了的生活方式来生活。很快人心思定,社会趋向安定,统一得到巩固。……受封的同姓王,在平定异姓王反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又是齐王刘襄、琅邪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在汉初郡国并行体制下,各王国拥有政治、经济上的自主权和独立性,他们纷纷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结果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学者认为代表西汉前期经济发展最高水平的“文景之治”,是“郡国共同推动的结果”。……(郡国并行制)推动和确保了中央政权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政策的实行。为了抵御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分权要求,汉政府加紧了对民心的笼络,实行轻徭薄赋的与民休息政策来发展生产,以增强自己的实力,从而确保了黄老无为思想的治国指导地位。

——摘编自唐德荣《郡国并行体制积极作用的阶段论分析》

设问:根据材料概括,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曾经起到了那些积极作用?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对郡国并行制做出全面评价。

通过上述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先人在创制这一古代版的“一国两制”时的“苦心孤诣”,搞清楚这一制度在汉初的几十年里是否真的就“一无是处”,让学生对这段历史多一些“同情之了解”,少一些“浅薄的臧否”。而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训练,也有助于将家国情怀的素养目标落到实处。

二、为什么“闭关锁国”政策偏偏出现在明清?

学生的思维因易受教材专题设计的条条框框所局限,知识体系被割裂,难以拓宽视野,也难以将前后零零碎碎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从而造成对“闭关锁国”的理解流于肤浅和片面。很少有学生会去进一步深究:为什么闭关锁国不是出现在其他时期呢?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给学生作一个长时段的梳理和解读。我们可通过补充材料为学生深入理解提供支架:

材料一 明初到隆庆年间为明代的“海禁”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有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并且方国珍、张士诚余党等反明势力与倭寇勾结,烧杀淫掠,辽海、山东、闽、浙、粤,皆受其害,此外,还有葡萄牙人势力渗入,故明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尤其在倭寇严重的明朝中期,海禁越发严厉……清朝顺治初,统治者因担心沿海人民与反清的郑成功势力结合,实行了严厉的“海禁”和“迁海”等高压政策,给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第二版)

材料二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边患从地域上看大体上可以说存在一个由西北地区向东,转移到东北地区的过程。从秦汉到唐代,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主要的威胁来自西北地区。当然,需要指明的是,并不是说东北方向就没有来自游牧民族的威胁,而是从造成的影响来看,匈奴、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带给中原王朝的威胁更大。而以唐代为分水岭,崛起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契丹、女真、蒙古带给了中原王朝更大的威胁。同样,我们可以发现,从秦汉到唐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中心区域——以关中平原尤其是长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从唐代之后,就逐步失去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政治中心的地位。频繁的战乱和西北地区自然条件的不断恶化,使得西北地区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失去了往昔繁华的西北地区,对于以劫掠为光临农业定居地区为主要目的之一的游牧民族来说,其吸引力必然会下降。而随着西北地区的没落,江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地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也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开发之后,逐步发展起来,这是保证唐代以后崛起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屡屡进取中原甚至是建立全国政权的的重要因素。

——冷厚诚《秦汉至明代中国古代北方边患重心转移研究》

围绕材料,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问题给学生梳理和思考,例如: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总结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材料二的论述主题划分阶段并作出合理解释。

3. 请思考材料二的论述主题与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有何关系,能否由此得出与教材不同的解释?

最后我们可以总结,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仅仅是明清时期特殊条件使然,也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复杂变迁以及世界潮流和地缘形势转移的结果。这个问题能解决好,不仅把闭关锁国政策吃透了,还把学生之前学过的零零碎碎的知识进行了有效整合,并训练和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刘邦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汉初刘邦集团“入都关中”事迹查验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刘邦不识字吗?
西北地区首届课博会在宝鸡召开
土地革命战争前期中共在西北地区的兵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