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绿色防控措施
2018-12-21谭家如
谭家如
摘要 本文论述了2012—2018年寿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的特点,包括发病规模、趋势及品种差异等,分析了麦赤霉病重发的原因,并从加强抗耐赤霉病品种的筛选和示范推广、加强栽培管理、科学用药和绿色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控小麦赤霉病、提高小麦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原因;绿色防控;安徽寿县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9-0145-02
寿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以麦—稻两熟制为主要种植方式,搭配种植麦—豆、麦—玉米、麦—花生、麦—稻(虾)。小麦常年种植面积为12万hm2左右,以沿淮淠产量水平最高。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耕作制度的变化,小麦种植面积逐渐下滑,特别是近几年自然灾害及赤霉病连年发生,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种麦积极性。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气候型流行性病害,主要在穗期危害,通常发生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后。染病后,颖壳上呈现边缘水渍状褐色斑,逐渐蔓延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条件适宜时扩展到整个穗轴,病部呈枯褐色。由于穗轴输导组织被破坏而影响养分和水分的正常输送,导致穗轴上部其他小穗迅速枯死而不能结实、千粒重下降。发病初期,颖壳缝隙处和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在高湿条件下粉红色霉层产生蓝黑色小颗粒,受害籽粒皱缩、变小,表面上有粉红色霉层,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赤霉病发病后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60%~70%,染病麦粒中还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玉蜀赤霉烯酮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降低食用价值,人畜误食后会发生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笔者对2012—2018年寿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的特点及发病的趋势及变化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防控技术进行了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小麦赤霉病预防及绿色防治措施。
1 寿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的特点
1.1 发病年份多,区域广,面积大
据统计,2012—2018年的7年间,寿县有5年大发生赤霉病(表1)。寿县中部区域及沿淮沿淠流域土壤肥沃,小麦种植面积大,肥水管理水平很高,赤霉病常年发生,多数年份偏重发生,田间病穗率达30%以上,大都减产20%~30%。南部丘陵地区常年中等发生,一般减产10%~20%。据调查,寿县小麦赤霉病常年发病面积为5.5万~6.5万hm2,偏重年份发病面积高达8万~10万hm2。
1.2 品种间存在差异
南部春性红麦区,以扬麦、镇麦、宁麦为主,这些品种对赤霉病有一定耐性,发病程度较轻,但本身产量水平低,种植面积也小;中部及沿淮沿淠半冬性白麦区,以郑麦、周麦、烟农、西农及部分皖麦为主,这些品种大都品质好、产量高,但易感赤霉病,致使小麦多年发病,且逐年加重[1-2]。
2 寿县小麦赤霉病重发的原因
2.1 气象灾害频发
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雨日、雨量、相对湿度及温度等因素是决定能否流行的重要因素。寿县每年小麦抽穗扬花期大都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而多数年份这一时期温湿度高、连阴雨天气多,为赤霉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致使小麦赤霉病常年感染而不间断地发生。
2.2 品种多、乱、杂
目前,寿县农业生产仍然以家庭承包为主,小麦规模种植面积小,集约化程度低,在品种选择上随意性大;而且市场经营主体多、渠道多、品种多,部分低劣品种充斥市场,造成优质、抗性强的品种种植面积小;同时,许多品种连续多年种植,品质下降,抗病性减弱,这是赤霉病偏重发生的主观原因。
2.3 赤霉病菌源量大
小麥赤霉病发病的一个客观原因就是田间菌源量充足。当前寿县大面积免耕、少耕、浅旋耕及秸秆还田,导致了大量赤霉病菌丝体在秸秆及残茬上越夏越冬,积累了充足的侵染源。翌年在这些病残体上形成的子囊壳就是主要侵染源,而这些侵染源成熟时正是小麦抽穗开花时,温湿条件适宜时子囊孢子就开始萌发侵染危害[3]。
2.4 管理不当,措施不力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小麦售价不高、效益低、投入不足,防病力度不大。二是疏于田间管理。多年来,小麦不能适期播种,冬前苗小苗弱,二、三类苗多,不能形成冬前壮苗,迟播苗抗病性减弱;一些种植户常偏施氮肥,降低了小麦抗赤霉病的能力;低洼、潮湿、排水不良的田块不能有效地进行土壤改良等,都是诱发赤霉病的原因。三是防治措施不当。小麦赤霉病侵染感染有时间过程,潜育期为2~3 d,病菌接触寄主1~2 d,即有50%~100%的花药被感染,100 h左右受害部位出现明显的褐变症状。病穗上的分生孢子在多雨条件下可迅速传播,再侵染其他植株和其他麦田。许多种植户不能及时预防和治疗,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造成病菌蔓延危害。四是防治程度不高。许多种植户重虫轻病、重治轻防,用药水平低,防治效果差,甚至根本不进行防治。
3 绿色防控措施
3.1 加强抗耐赤霉病品种的筛选和示范推广
行政部门可进行统一布局和规划,根据各区域种植结构,选择丰产性好、抗赤霉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进行品种布局,做到“一村一品”,或者每300~500 hm2为一品,坚决克服多、乱、杂现象,克服重产量轻抗病、重抗病轻品质的倾向。寿县中部及沿淮淠地区可选择西农979、西农585、郑麦9023、皖科06290、泛麦5号等抗耐病性好的半冬性品种及部分春性红麦品种进行搭配;寿县南部、东部地区可选择中产水平的春性红麦,如扬麦13、扬麦15、宁麦13、镇麦9号、安农1124、苏麦188等,搭配弱春性品种种植。
3.2 加强栽培管理
一是提高播种质量。根据各区域赤霉病发病规律适期播种,避开发病的有利时期。做到精细整地、“三沟”配套、播量适当、药剂拌种,以实现一播全苗、壮苗越冬,增强苗期抗病能力。二是加强健身栽培,合理进行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钾比例适当,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加施锌肥、硅肥,适施拔节肥,加强中耕除草,清沟理墒,防旱防渍害,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三是加强田间灭茬,秸秆粉碎还田,清除田间杂草,消灭病残体和其他病源寄主。四是轮作换茬。要每隔2~3年进行深翻,克服土传及寄主寄生菌源,减少田间菌源量。同时,进行轮作换茬或者休耕。
3.3 科学用药,绿色防治
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对赤霉病等重大病害进行实时监测,结合气象因素准确预报发生趋势,为赤霉病等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是开展统防统治。按照区域布局及小麦生育进程,分段分区域统一进行专业化防治,做到“一户不漏、一块不漏”,全覆盖防治,提高防控效果。二是掌握好防治时期。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是抽穗扬花期,10%的植株抽穗时即可防治;抽穗时遇到连阴雨天气,可提前至齐穗期防治,不能滞后。三是选准药剂,轮换用药,减缓抗药性。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要慎用,目前寿县地区可选择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药剂进行防治。对于重发多发田块有必要进行第2次防治。每次用药后遇雨,雨止要及时补喷。第2次用药要与第1次轮换用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可结合“一喷三防”进行防治[4-5]。
4 参考文献
[1] 张洁,伊艳杰,王金水,等.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24-28.
[2] 罗家传,王怡,何春伟,等.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通讯,2014(7):38-42.
[3] 肖晶晶,霍治国,李娜,等.小麦赤霉病气象环境成因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2):146-152.
[4] 陈然,李俊凯,李黎,等.小麦赤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12):1-5.
[5] 曾娟,姜玉英.2012年我国小麦赤霉病暴发原因分析及持续监控与治理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3,33(4):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