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2018-12-21吴明喜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吴明喜

【摘要】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

【關键词】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0-193-01

1 高血压病[1]

高血压(hypertensive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95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2 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内容[2]①控制体重与减肥:提倡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减少摄入的热卡,适度增加有氧运动量,使体重指数保持在18.5-22.9[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2]。饮食原则:多吃新鲜的蔬菜和瓜果,适当多吃禽蛋白质高的食物如:鱼、虾,主食以粗粮为主,少吃甜食。②膳食限盐:每天所吃食物本身就含在2-3克盐,因此每日调味品的食盐要控制在5克以下较合适。小平勺盐3g,1可乐瓶盖盐量为5g。③限制饮酒与咖啡,提倡戒烟,不饮或少饮酒与咖啡,不酗酒、每日饮酒量应≤1两白酒(酒精30克的量)。④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喝牛奶,每日所吃脂肪的热量<30%总热量,饱和脂肪<10%(高血压患者<7%)。⑤增加及保持适量有氧运动:学会一种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方法:散步、慢跑、倒退行、骑车、游泳、太极拳、有氧舞,跳绳、爬山、踢踢毽,形式自便。⑥松驰与应急训练,对容易激动的病人,指导其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沉着冷静,当有较大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如向朋友、亲人倾吐,与他们交谈等,学会用“松驰”的方法,使激动的情绪通过转移而缓解。对忧郁的病人,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书画音乐中,寄情于鸟语花卉之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⑦心理平衡指导:情绪激动常常是诱发急性心血管病和脑卒中的因素,尽量避免过累、紧张、激动、焦虑、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宽松、宁静、愉快的心情。

3 护理干预

①心理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因其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以及长期服药和忍受病痛的折磨,大多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紧张、失望等悲观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向患者高血压疾病知识以及健康保健知识。鼓励患者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造成的血压升高。②用药护理[3]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常用降压药的服用方法、剂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还要叮嘱患者要坚持服药。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低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无症状患者更应强调。不能擅自突然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以逐渐减少用量。应用降压药应遵循以下原则[4]:⑴小剂量开始,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⑵优先选择长效制剂,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3)联合用药:对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③并发症护理 若患者血压持续升高,应每日测量血压2~3次。如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肺底出现水泡音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和肺水肿的发生;如血压急剧升高,同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力减退、抽搐、昏迷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如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应考虑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救治。④一般护理 要保持病房的整洁、干净、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畅通,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维持环境安全,活动场所光线不要太暗,避免房间地面滑、有障碍物、卫生间无扶手等危险因素。患者如厕或外出时,应有人陪伴。

4 小结

通过本文,希望大家对高血压病有了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了解,也能从高血压的诱因如吃、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同时坚持服用降压药并按时就医对高血压病只要多注意加上科学治疗那就没什么害怕的。让高血压病患者学到了很多现成的有用的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原露露,李小寒-《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7期

[2] 及治东,曲镭-《国际老年医学杂志》-1983年1期

[3] 王锦秋,刘艳飞,唐翎,...-《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第13卷4期

[4] 李泽华-《北京中医药》-2009年第28卷8期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高血压病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