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拉善盟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与启示

2018-12-21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全盟发展

王 辉

40年光辉历程,40载春华秋实。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阿拉善盟委、行署历届班子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重统筹把握改革的重点环节、节奏力度,发展的质量速度效益以及全社会的可承受程度,发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阿拉善精神,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经济结构得以调整优化,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发展,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面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盟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考虑自身发展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着眼于阿拉善未来发展趋势和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明确了阿拉善的功能定位、开放定位和产业定位,围绕发展所需、民生所盼抓改革促落实,坚持试点先行、稳健推动、典型示范原则,进一步增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谱写了阿拉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560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256.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82元增加到10万元以上;财政总收入由915万元增加到40.3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盟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1980年的29∶43∶28调整为2017年的6∶57∶:37。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全盟形成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全盟城镇化率由1980年的29.2%提高到2017年的77.7%。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全盟嘎查村由198个整合为178个,自然村由209个整合到29个,所有苏木镇和具备条件的嘎查村全部通油路,农牧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嘎查村全部实现通电,其中通网电率93%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盟草原植被盖度由1980年的15.2%提高到2017年的23.3%,森林覆盖率由2.9%提高到2017年的8%。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全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980年的562元和209元增加到2017年的37585元和16608元,全盟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1.01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320人,贫困发生率由18.4%下降到0.6%以下。

阿拉善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给我们许多深刻启示。

第一,得益于始终不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盟委、行署历届班子不断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和市场意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着力破除制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和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的各种思想桎梏和体制机制弊端,找准了发展优势与市场潜力对接点、发展动力和群众愿景的聚合处,确立了从“转移(发展)战略”到“城乡一体化”,从“一带两区”再到对功能、产业、开放全新定位的改革发展思路,坚定不移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农业收缩发展、牧业适度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沙产业规模发展、清洁能源理性发展,遵循和践行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巩固和发展了凝神聚气、和衷共济的良好局面。

第二,得益于始终不渝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近40年来,全盟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致力于生产力要素布局优化和优势资源的战略整合,持续推进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关联产业向特定优势区域集聚,集中力量打造绿色生态园区,加快特色产业园区转型,推进全链条沙产业园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驼羊产业园区和石材产业园区建设,高起点打造清洁能源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军民融合空天基地、沙产业示范基地、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和石墨产业创新基地,逐步构建起了独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现代工业体系,在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与坚守发展定力的进程中厚植了发展基础,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得益于始终不渝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咬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放松。全盟上下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坚决守住生态这条底线,努力实现资源利用节约高效、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发展方式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让阿拉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盟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重拳整治贺兰山、胡杨林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坚定“保护好27万平方公里的生态环境,就是我们对国家的最大贡献;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就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责任和最重要的使命担当”的施政信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环保、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谱写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壮丽篇章。

第四,得益于始终不渝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全盟长期以来囿于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的制约,盟委、行署历届班子妥善处理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认真组织实施国家、自治区和盟旗(区)各类重点工程项目,极大提升了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网、市政网等建设水平,基本形成了顺应发展要求、适度超前推进、保障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条件。坚持放管并重、放管结合,着力解决了阻碍和影响创新发展、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梗阻,不断优化服务生活、办事创业和助力营商的良好环境,切实增强了政府治理能力和公信力。持续推进口岸物流建设,完善陆港功能,积极推进交通干线城镇配套物流园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市在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共谋协作,探索了一体化发展的合作模式,加快形成了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开放格局。坚持规划引领和高品质建设,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旅游发展新业态,国际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五,得益于始终不渝发展和改善民生,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集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就业增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文化惠民,提升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加快形成了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民生发展格局。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融合发展,以疏朗大气、舒适宜居、独具特色为目标,加快推进了巴彦浩特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步伐,打造了一批文化旅游型、生产加工型、商贸流通型、口岸开放型特色镇,因地制宜将人口集中的行政村打造成全域旅游的服务基站,构筑起了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第六,得益于始终不渝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阿拉善各族人民始终崇尚自然友善、向往光明进步,在维护国家统一、争取民族解放的峥嵘历程中谱写了感天动地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诗篇。建国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全盟各族干部群众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线,牢牢把握党的民族工作主题,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建立并巩固了情同手足、骨肉相连的情感基础,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草原儿女心向党。党的十八大以来,盟委、行署团结带领各族各界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进一步增进了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凝聚起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力量,奏响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凯歌。

第七,得益于始终不渝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盟、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盟,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深入、广泛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普法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监察体制改革取得实效。切实把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城乡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之以恒构筑公共安全屏障,切实提高了全盟上下共建共享平安阿拉善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第八,得益于始终不渝坚持党的建设,各级党委的核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面落实加强党的建设一系列制度要求,推动全党学习党章尊崇党章维护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树立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推动干部往基层走、政策往基层倾斜,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了对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的领导,加大了对优秀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全面提振了全体党员干部凝心聚力谋发展的精气神。各级党组织书记切实把第一责任人扛在肩上,把方向、定思路、用干部、抓党建,确保了中央精神、自治区党委要求、盟委的决策部署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28项配套规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风正一帆悬。全盟各族干部群众将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承担历史使命,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打造得更加亮丽!

猜你喜欢

全盟发展
锡林郭勒盟重点民生指标对比分析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聚党建合力 共建新税务
2018年锡林郭勒盟草地生产力大幅提升
2017年锡林郭勒盟气候事件与灾害及对多个行业的影响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观摩考察感受
2014年阿拉善盟天然牧草生长状况与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