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的优化实现探讨

2018-12-21廖明辉仙桃职业学院

数码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原子

廖明辉 仙桃职业学院

作为处理大数据而产生的产物,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软硬件主要是在PIC-Express的基础上,通过FPGA系统处理有关数据,方便使用者实时访问计算机系统中的有关内容,从而实现计算机数据资源的实时共享,同时优化计算机系统结构,提升计算机的使用价值与性能,为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因此在通信方面,有效应用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软硬件具有重要意义。

1 可重构计算机和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的关系

根据使用的软件不同,可重构计算机可细分为两部分:能进行系统编程、重新构造的硬件和相互交叉通信的软件,将这两部分系统软件分解成独立的软硬件系统,能够替代原有的旧程序进行自动编程,大规模的处理数据信息,提高系统的使用性能与使用价值。即便是在普通的计算机使用上,要想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只需要将PIC—Express与EPGA连接,也能及时访问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资源,实现计算机系统通信的目标。

2 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的优化实现

2.1 实现同步存储

为了实现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软硬件通信,必须通过POSIX进行整型变量,将信号长度控制在16B内,保证满足原子性的访问要求,这样才能成功进行访问,从而提高原语操作过程的准确性。例如在系统内存读取操作中,运用fetch语句来操作时,需要将待处理的数据信息存储到另外一个数据库进行处理,但是由于在处理期间不能增加其他语句操作,难以满足数据处理规定的要求,这时需要在X86系统的原子性操作的背景下,通过总线的锁定功能执行操作,一旦出现FSBLOCK信号,就代表有原子需要被操作执行,紧接着利用FPGA元件执行原子操作完成对单元的锁定,当PCIE找到目标地址后,MCH就会对目标地址进行转换,并做好标记,一旦读写操作结束后,锁定的标记就会自动调节,变成“0”,从而提高原子操作的准确性。

2.2 做好可重构计算机性能的测评工作

在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软硬件通信设计工作结束后,需要及时做好计算机的性能评定工作,评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是否满足通信要求。具体表现为:测试人员需要利用调动远程服务系统开销形式对远距离服务系统进行评定,观察服务系统是否满足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通信的原则和目标,对于无法满足通信要求的系统,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并做好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操作状态的评定工作,观察在大数据处理的情况下,操作系统是否能快速、顺畅的完成各项系统操作的命令,从而实现计算机高效率地运行。然后检查可重构计算机的虚拟访问情况,保证数据挖掘、分析和通信情况满足设计的标准要求,为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此外,为了提高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的使用性能,还需测试整个系统的性能,保证系统功能齐全。

2.3 存储的独立性访问

在存储独立访问系统设计访问阶段,需要做好计算机总线的翻译工作,查询目标地址,使计算机总线的地址与计算机本地地址相适应,提升计算机运行效率,一旦二者之间的地址出现缺口,发生数据处理失误,需要通过PGD检测错误的页面,重新计算FPGA,确保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准确、可靠。例如在数据资料的解析、计算和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先翻译Avalon所传输的数据资料,然后将表格数据和PICE设置有机结合起来,仅保留Avalon储存地址与本地地址交互,借此为PGD与PTE准确虚拟地址与实际地址之间的虚拟反映关系提供支撑。而在数据解析部分,当GPP接收到错误的报告文件后,可通过FPGA解析接收到的错误报告,然后通过PCIE分析Avalon传输的数据信息真实性,避免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丢失。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的实现作为计算机技术领域的风向标,不仅能实现多编程任务,还可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与通信。但在实施时,为了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价值作用,必须做好存储的独立性访问和可重构计算机性能的测评工作,实现同步存储。

[1]李东辉,曾雪松.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的优化实现措施和途径[J].福建电脑,2015(10):87-88.

[2]孔源.计算机软硬件通信共享存储可重构的优化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3):101-101.

[3]荀长庆,杨乾明,伍楠,等.共享存储可重构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的优化实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8):1637-1646.

猜你喜欢

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原子
认知诊断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零替换、多重插补与极大似然估计法*
基于低频功率数据处理的负荷分解方法
原子究竟有多小?
原子可以结合吗?
带你认识原子
无人机测绘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运用
控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