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课程知识的简化梳理与呈现
2018-12-21杨冬梅
杨冬梅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当学习数据库相关课程时,一些学生因种种原因,对一些抽象性数据库知识的认知不清晰,将会影响后续的课程学习,严重者影响学习数据库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化解数据库课程知识点理解难题,我们将与数据库相关的课程知识点进行简洁化处理与分类,以便学生能够从中抓住问题的本质,厘清相互关系,为提升数据库教学效果创造有利条件。
1 数据库课程与理论知识的特点
在一般课程知识点教学中,先了解知识点的理论内涵,再由理论知识点转向应用研究。如在化学课程、物理课程中,都是从概念中来探析其应用的。不过,在计算机类学科知识领域,特别是数据库课程,与化学、物理学科具有较大不同。化学、物理等自然学科概念,多是从自然规律的归纳和总结中得出,具有抽象性;而对于数据库等软科学知识,这些概念多是由人为设定的。也就是说,对于数据库等学科知识点,其理论是源于软件工程实际问题,并逐渐形成抽象的概念。因此,这些知识点相较于化学、物理概念更抽象,不易看懂,特别是在初学时,如果未能深入了解,对其概念的来龙去脉则难以洞晓。如在数据库知识点中,数据关系的笛卡尔乘积运算,函数依赖集的属性子集闭包,第四范式、第五范式等。这些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出现,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更别提掌握和运用了。所以说,在学习数据库课程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工程应用案例等方式进行简化呈现,强化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关联度,让学生能够从中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概念,把握好数据库工程中的知识难点。由此,面对数据库课程中不同理论知识的简化处理与表征,应该如何呈现?以关系数据库中的笛卡尔乘积运算为例,该知识点主要是为了表征两个数据库表之间的某种联接运算,在外在显示方式上突出两个数据表中不同记录信息的横向组合,以满足实际软件工程需要。以具体数据库案例来分析,当某数据库中的学生数据表包含姓名、学号两列字段,而选课表中有学号、课程、成绩3列字段。当需要呈现数据库中学生成绩表,且满足姓名、学号、课程、成绩4个字段要求时,就需要对学生表和选课表进行联接运算处理,来生成所需要的数据表。可见,对于笛卡尔乘积运算概念的理解,就可以表征为两个数据表之间所有可能的字段组合方式[1]。
2 在数据库工程管理中常见的数据问题
研究数据库课程知识的简化表征,就需要联系数据库工程管理实际,围绕数据库操作与管理来探析相关问题。我们从数据库结构中来看,用户通过应用程序来访问数据库,而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方式,又与数据库系统结构有直接关系。简言之,对于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有五大类:数据正确性;数据完整性;数据操作简单性;数据安全性;数据处理性能。这些数据本身,在正确性条件下,又分为无故障数据正确性和有故障数据正确性。我们以数据的正确性为例,对于无故障数据正确性,就是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保持良好一致性。但对于数据库本身,并非单纯的一个表,而是很多类数据表的集合。在数据库的使用和管理中,如果用户对数据库中的某一表进行修改,与之关联的其他数据表中的相关数据也应该进行一致性修改,否则将会导致数据表的不一致。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会给数据库带来错误。如果我们强调对所有数据表进行原样存储,则会带来更多的数据冗余问题。因此,从数据库管理效率来看,必须采用合理化组织,优化数据库中数据表的结构与关系。不过,即便是在优化处理条件下,也可能带来数据库表单数据的不一致性。比如当系统出现某些故障,停电、地震等其他灾难性破坏,都可能对数据库带来影响,引发各类数据错误或数据丢失。
同时,考虑到数据库管理的正确性,要在数据库存储与管理上,依照数据库实体与关系来细化数据表,确保数据表能够与实际业务保持一致。不过,对于数据库的使用和管理,还要突出操作的简单性。也就是说,从数据表的生成与使用上,要能够提升数据库的运算、执行效率。另外,对于数据库中的数据,包括所有用户的数据都要存放在数据库。如对于某一用户在登录数据库时,需要通过身份验证,成功后调取其访问权限,对其权限内的数据库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中的数据,除了正确性、安全性、操作简单性外,还要完整性。对于正确性,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实体与关系模式来进行分类存储;对于数据库中的实体表、事件表,也要进行分类存储。考虑到不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数据表与数据表之间的联接关系上来组合用户的数据业务表。可见,对于数据库管理及数据库课程而言,其所对应的数据知识概念更趋多样性,面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及存储管理要求,如果无法满足用户的访问请求,或者说对客户的访问无法满足,则影响数据库的管理效率[2]。
3 对数据库课程知识的简洁化处理
通过前面对数据库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与梳理,可以将数据库知识中的工程问题进行简化呈现,如不同的概念、法则、相互关系等内容。从现有关系数据库知识来看,关系数据模型是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内容。当然,对于关系数据模型,并非能解决所有数据库问题,而是以关系数据模型来构建解决数据库问题的途径。如通过对关系数据模型的构建,来解决无故障时数据库正确性问题。首先,对于数据库故障类型,可以有内存数据丢失、数据库事务执行中断、数据库磁盘数据丢失、数据库整机数据丢失等类型,在化解无故障时的数据库正确性时,需要判断数据库设计的5个范式,来检验数据库设计的合理性。当存在故障时,数据库的正确性可以利用故障恢复数据,而故障恢复采用的是数据冗余策略。当数据库在无故障时,如何判断每项数据库数据的操作是否安全、可靠,还要对各项操作记录到日志中。通过数据库日志记录,可以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进行记录,但对于日志载体,需要先存放在内存中,再由内存传送到日志磁盘,也可以传送至群体专用磁盘或备份服务器中。
同样,根据故障恢复原理,在日志磁盘或日志备用数据库中,并非是同一个物理磁盘,当无故障时,日志磁盘或日志备用服务器只写不读,从而保障了日志磁盘的高效性。但对于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性,由于分列于不同的数据表,可能会出现与相关业务数据不一致问题。我们在关系数据库中,通常需要设计多个表来完成数据库的联接、选择、投影等操作。但为了强调数据库使用的直观性,我们往往利用视图概念来呈现复杂的数据库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对于视图,其内涵是展现数据库中不同业务数据表的集合,而不是实体表或事件表。同样,为了简化数据库操作语言,我们又引入存储过程概念。存储过程概念,将存储过程进行封装,利用数函数调用方式来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如在存储过程一级,用户可以直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为了强调数据库访问的有效性和直观性,我们又引入了应用程序概念,应用程序将对数据库的访问转换为便于屏幕显示的视窗,包括键盘、鼠标等都可以直接应用。总体而言,从数据库管理上通过对数据库数据表、数据库管理系统、视图、存储过程、应用程序等简化处理,来提升数据库的访问与操作便捷性[3]。
4 结语
从数据库课程知识结构来看,一些概念的抽象性,导致学生领悟不透,也影响对数据库课程的学习效果。由于数据库自身的复杂性,对于数据的存储与管理,还需要与相关的存储设备、数据特性、访问特性等有关。当数据库较大时,所用磁盘空间大,对数据库管理的响应时效要求更高。因此,从改善磁盘寻道性能,减少磁盘移动路径上,对数据库访问最为频繁的数据放在合理位置,突出访问时效性,来提升数据库访问效率。总之,借助于数据库工程来探析数据库知识的简洁化处理,让学生能够从数据工程视角来重新审视和理解知识点,了解数据库管理的基本状况,加深对相关抽象概念的通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