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学院:以一持万,铸魂固本,凝聚高质量发展磅礴之力
2018-12-20李俊
李俊
信阳师范学院党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以一持万,铸魂同本,以党建高质量凝聚高水平师范院校建设磅礴之力。
党建和学校事业发展主要特色
以一持万。学校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管党治党的行动指南,通过“四个依托、四个持续强化”,即依托各级中心组学习和党校培训,持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依托常态化制度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强化党性锤炼和政治教育;依托意识形态责任制,消除负能量、弘扬主旋律,持续强化政治稳定;依托政治纪律专项巡查和《关于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意见》,持续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生活,促使党员干部坚定“两个坚决维护”、牢同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铸魂同本。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兴校之魂、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大力实施“铸魂同本”工程。学校深入开展“讲价值观故事,实现青春梦想”主题教育活动,师生反响强烈,该活动被评为“全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受到省委宣传部等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省大学生艺术节组委会将其纳入艺术节同定节日在全省巡演,《光明日报》等近百家媒体报道。学校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学校2017年入选“全国文明校园”候选高校,2018年入选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凝心聚力。学校以领导班子建设为主线、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干部作风建设为关键,着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认真制定实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处置不作为乱作为领导干部暂行办法》,切实强化领导班子领导力与执行力。学校制定《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的办法》,深入开展校内巡查,干部作风持续优化。坚持好干部标准,建立干部动态调整机制,10余名优秀干部被选拔调整到与其能力素质匹配的岗位。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25名教学科研一线优秀骨干被选拔进入分党委领导班子、45人入选“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激发了组织活力,凝聚了发展动力。
党的建设高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发展的高质量。近年,学校党委勇于担当、锐意进取,抓重点、破难关,针对历史欠账和薄弱环节,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两手抓”,通过推动更名大学、启动新校区建设、实施“南湖”系列人才工程等重大举措,着力破除发展瓶颈,学校内涵建设核心指标获历史性突破,新校区建设有序推进。学校近1400套“高层次人才周转房”快速封顶,更名大学纳入省“十三五”规划,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逐步破解,学校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明显提升。2018年,学校在软科、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位次分别居全国第256位、286位,河南第6位、第8位。
学校下一步会出彩的事項
打造高校院系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样板。学校树立大抓基层导向,创新院系基层党组织建设,率先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省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案例“创先争优树典型、严格标准保质量”从全省高校数百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中组部、教育部联合主编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教版)》的案例。下一步,我们将以教育部党组织和省委高校工委“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为抓手,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以四个“全面对标”实现四个“争先”,进一步夯实以院系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总结提炼典型工作模式和工作案例,着力打造可复制推广的高校院系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样板。
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名品牌。2017年,我们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倡导和组织师生以历史资料、所见所闻、切身经历等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富于情节性、充满教育性,以情感打动心灵、塑造品格,成效卓著。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持续深入开展“讲价值观故事,实现青春梦想”主题教育活动,将其与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革命传统紧密结合,进一步充实内涵、扩大宣传,营造人人施教、人人受教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名品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催生一流原创性科研成果。2017年,学校成立全国首家炎黄学研究院,开创炎黄学学科研究先河。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出任院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震中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研究院汇聚众多知名专家学者。2018年,学校申报的“炎黄学概论”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开设“炎黄学公开课”,促使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祖文化有“自知”,在“文化自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炎黄学概论》将于2019年出版,届时炎黄学将正式进入教材体系,将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发掘学校“中国工作环境研究”高端科研团队的科研潜力,充分发挥其创新引领作用,加强学术资源整合,构建跨学科科研创新机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打造更高层次的协同创新平台,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学术成果的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