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失“真”现象及矫正策略
2018-12-20杨俊生
杨俊生
[摘 要] 新材料作文失“真”现象很多,在我看来,主要有:审题时偏离“真”的语境,选材时失去“真”的自我,构思时不符合“真”的逻辑。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具体矫正策略。
[关键词] 语境;选材;构思
近年来,江苏省高考语文的作文部分命题,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在这之前,江苏省语文高考都喜欢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就是直接给一个作文题目,让考生按照作文题目写。新材料作文这种命题作文形式出现后,高一高二语文检测考试也都围绕这个风向标。本文以高二月测试卷中的新材料作文为例,谈一谈新材料作文存在的失真现象及矫正对策。
一、学生在审题时偏离“真”的语境
高二本次阶段性测试作文题的材料是三句话: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司马迁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作文题目是让考生根据这三句话,自选文体,自己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由于本学期高二学生都在上选修课《史记选读》,最熟悉的话语就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以考生在考场上很容易忽略其他两句话,只抓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一句拟题,造成了阅卷老师的阅卷审美疲劳,考场作文的标题很多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既然命题者给了三句话,那么审题时候就要走进这三句话的“真”语境:“天何言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桃李不言”。关键词就是“不言”,这里的不言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种“真意”说出来反而不好,“忘言”“不言”更能体现妙处。审题立意要体现这个意思;第二层含义是用语言或者言语没有办法表达,词不达意或者“理屈词穷”之感。考生审题的时候,抓住三句话的真实语境,不能游离于语境之外拟题。
审题时候怎样走进真实的语境?要抓住关键语句或者关键词。新材料有长有短,但是提示材料中心意思的只有关键几句或者关键的几个词语。考生在考场审题的时候,一定要快速扫描材料,过滤无用的信息,抓住有用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句。例如,上面的材料抓住“无言”,就可以写出很多优秀的考场作文,例如《无言胜有声》《无言的爱》《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寻找无声的人生》《花若芳香蝴蝶自来》等等。
二、学生在选材时失去“真”的自我
在用科大讯飞的智学网阅卷过程中,选材雷同现象比比皆是:李广将军不断“跳出”电脑界面,司马迁的背影不断闪现在阅卷老师眼前,还有孔子的教誨、庄周梦蝶的典故,等等。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曾说过,考场作文的选材雷同,如同高速公路上连环撞车。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之言。目前学生考场作文素材的来源主要有:每年感动中国人物素材、苏教版教材中人物素材的例子;语文教师把时事方面的经典素材整理好,让学生平时背诵,考场作文的时候建议学生照搬照抄或者套用素材。所以,考场作文就是很难看到学生真实的自我。没有自我的作文就是缺少真情实感,没有自我的作文就是打动不了阅卷老师,没有自我的作文很容易无病呻吟。
怎样在选材中写“真”的自我?如果考生选择写记叙文,建议直接写“我”的高中生活。避免写低幼化题材。尽量不要写古人的生活、不要再去复述《史记选读》中的经典素材。高中生活中闪闪发光的细节,能够打动考场阅卷者的心灵的细节描写,最容易与阅卷老师产生心灵的“共鸣”,如果阅卷老师与考场作文之间“心有灵犀”,那么考生写作的考场作文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考场作文需要考生“说真话,抒真情”,最好考生能够写出“人人胸中皆有,个个笔下俱无”的佳作。例如,有学生根据题意写《简单的眼神》,文章通过父亲与高中叛逆期间的“我”的“交战”,最终“我”通过父亲“简单的眼神”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写父爱,不落俗套,又恰如其分,真实可信,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又扣住材料的中心意思“无言”。如果考生选择写议论文,那么拟题时候就要考虑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这个观点要有“我”之主观色彩。在阅卷过程中,有考生不断复述材料,没有自我观点,材料也是大众化材料,没有新意,这些都是考场作文大忌。观点有“我”,那么素材就一定是带着“我”的眼光筛选的素材,与众不同,降低了素材“撞车”的风险。
写文章就怕“无米之炊”,考场作文更是如此。要选择好的材料,考生平时要做有心人,可以通过记日记积累素材,把新鲜素材通过日记的形式内化为“心中的宝藏”,用的时候“召之即来”。此外,考生也要多多关注社会现实,例如,每周进阅览室阅读时文,养成每天读《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无锡日报》等习惯,同时收看每天的新闻联播内容等。素材是“米”,高中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博大胸怀,要有一颗“以天下为己任”的红心。如果说生活中亲身经历的素材是直接素材的话,那么报刊杂志以及其他渠道获得的素材就是间接素材,考生写考场作文的时候,根据审题需要,剪裁化为“我”用,有素材才会剪裁的时候“游刃有余”,选素材也会有“我”的烙印,也会有自我的痕迹。
三、学生在构思时不符合“真”的逻辑
在月测试卷作文讲评中,为了培养学生迁移能力,考查学生新材料作文的构思能力,我选择了一道新材料作文题,作文的材料是: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扬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美景。学生审题构思的时候,从第一句话可以提炼出“借力”“发挥个性”“拥有慧眼”的主题。这符合文意,不算偏题,但是审题构思不是最佳角度。也有学生从第二句话中受到启发,提炼出“默默奉献”“甘做人梯”“培养后生”的主题。严格来说,也是基本符合题意。但是材料是两句话,需要考生综合考虑,考场作文也考察学生逻辑思维品质,所以新材料作文的评分标准都有一个最佳立意的角度。把两句话综合考查起来立意构思,就是具有“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得出“互利合作”“共赢”“互助协作发展”等主题。显然,后面的审题构思比前面两个都要全面深刻,写出来的文章也内容丰满、逻辑性强。
符合“真”的逻辑,需要平时训练学生辩证思维。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要渗透到审题训练中去。例如,2014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目: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考生审题构思容易出现以下误区:或者抓住其中的一个关键词“自由”,忽略另一个关键词“不自由”,这样写出的作文容易出现偏离题意或者离题。其次,只是抓住辩证关系的一方面“自由”进行论述,忽略了“不自由”的一方面,结果造成观点片面狭隘。如果教师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启发学生,训练学生辩证思维,那么分析此类材料就会得心应手。“自由”与“不自由”是辩证关系,如何看待这一辩证关系,是写好这篇新材料作文的关键。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新材料作文中的失“真”现象,提出具体措施,让学生在考场作文中走进材料的真实语境挖掘“关键词”,选材时尽量有“真我”的材料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让学生的考场作文充满辩证思维的力量。
[参 考 文 献]
[1]董毓.批判性思维三大误解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
[2]尹继东.强调实践 关注有效 提升境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9).
[3]邓彤.作文教学:从混沌走向有序[J].北京:中学作文教学,2010(2).
[4]王栋生.读书形成的经验也是写作的经验[J].中学作文教学,2010(7).
[5]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