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励“微创新”创造大成果

2018-12-20郭飞黄泽华王锐刘晓薇鲁昭男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微创新成果

郭飞 黄泽华 王锐 刘晓薇 鲁昭男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10-234-01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国网可南省电办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经研院)立足自身特点,通过宣传引导、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探素增强员工创新能力和企业整体科技创新实力的方式方法并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 微创新 成果 创新创效

一、背景介绍

创新创效的最终承载者是青年。经研院作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新组建单位,承载着省公司战略智库和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支撑平台重要作用,具有“单位新、职能新、年轻化、专业化、人才密度大”的特点,且每年都有一大批硕士和博士生加入,这对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带来一定优势。经研院结合本单位人力资源和业务特点,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微行动”,引导青年从电力企业的实际出发,从解决企业最紧迫的问题来开展创新创效工作,进一步增强员工创新能力,提升整体科技创新实力。

二、主要做法

(一)宣傳先行,营造氛围

策划开展科技创新“微行动”宣传活动周,以网站、展示牌、公告栏、滚动视频等方式,大力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创新意识,树立“依靠创新促发展”理念,营造“处处可以创新、人人可以创新”良好氛围,引导青年员工积极投身到创新创效“微行动”实践中来,同时,做好典型宣传带动工作,及时挖掘、树立微创新典型,以点带面,发挥典型辐射作用,通过海报、微电影等形式大力宣传创新创效先进个人,及时总结经验方法,推进创新创效“微行动”活动深入开展。

(二)完善机制,增强保障

制定院《科技项目管理要求》,明确科技创新“微项目”自主立项流程。针对工作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微研究”、具有创新性的小型科技项目,或提前开展的预研究项目,提供科研经费、人力资源、后勤服务保障和信息资源保障,激发全员科技“微创新”热情和动力,同时分门别类对各类创新活动设置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实施“开发一项新产品、创造一项新工艺、推广一项新技术、转化一项新成果”的“四个一”创新工程,推动QC(Quality Control)成果、合理化建议、创新大赛活动开展,引导员工立足本职,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知识转化成果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以专业部室为单位成立科技创新“微行动”专项小组,以破解规划难题、提升工作效率、优化技术流程为攻关方向,积极收集整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定期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帮扶和实践指导,确保各攻关项目稳步推进。

(三)升能培训,共促共进

充分利用经研院“人才密度大、科研能力强”的资源优势,组织专业部室之间相互开展“微培训”,加强专业研讨,增进业务了解,满足信息共享,共同进步;专业部室内部举办科研创新“微交流”,“一周一研讨、一月一总结、一季度一反思”,交换构思创意,制定目标计划,总结经验教训,协同创新;邀请行业知名技术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微讲座”,以专题授课、开展专题讨论和召开技术攻关研讨会议等方式激发青年的学习热情,培养个人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青年在开拓思维中激发创新潜力,在岗位实践中激发创优潜力,为开拓工作视野、提升业务水平、争当创新型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主要成效和启示

(一)主要成效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微行动”,不断增强经研院员工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力促进知识顺利转化成为科技成果。

1.科技项目储备大幅提升。六年以来,经研院各部门、各中心共储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数量逐年升高,截至目前已达七十余项,多数入围国网公司年度总部管理科技项目、国网公司“十三五”科技研发储备、河南省公司科技项目储备,储备资金近亿元。

2.科研成果遍地开花。六年以来,经研院已出版论著数十部,完成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近百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牵头和参与完成的各类科技项目多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科研创新工作取得重大成效。

(二)启示

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把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智慧及创造力更好地引导到为实现企业改革发展建功立业上来的重要方式。开展科技创新“微行动”旨在从细节抓起,从微处发力,激发员工自主创新热情,依靠广大员工在本职岗位上进行改造革新,通过创新创效活动破解经营管理和规划研究难题,深化科技项目规范管理,推进自主创新和能力素质提升,彰显国家电网“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和青年员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猜你喜欢

微创新成果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企业微创新与平台化组织结构
龙湖 试水“微创新”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成果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