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僵尸企业”产生的原因与应对方式

2018-12-20邓呈洁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僵尸企业产能过剩

邓呈洁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10-192-02

摘要 化解产能过剩是供给侧改革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而化解产能过剩最主要的任务是合理的处置“僵尸企业”问题。“僵尸企业”是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低资源使用效率,束缚了市场生产力的活跃发展,阻碍了创造创新事物的产生和进步。“僵尸企业”长期占用银行信贷资源的行为或使银行经营不善,这使得银行得不提高其他企业的信贷标准,使其他企业融资困难,甚至会引发去产能主要指化解产能过剩高利贷问题。为了应对僵尸企业问题,本文认为应当根据企业资产负债率情況,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政府方面要有转变陈旧观念的意识,不再以企业占GDP比重高就不顾一切的对其保护,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银行方面应建立相应检测体系并利用不良资产评卷化、核销等方式处理坏账。

关键词 僵尸企业 供给测改革 产能过剩 银行借贷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发展阶段结构性的突出问题是,传统门类产品价值含量低且生产过剩,例如钢铁、水泥等重工业产品。工厂供给的产品质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变化,这对于现阶段的科技发展有不利影响。

针对这一结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结构性改革必须进行,并以供给侧改革为要点。提案中讲到,供给侧改革的内容为“三去一降一补”。其中,去产能主要指化解供给过多且需求不足的低端产能,其目的在于减少供过于求的低端产品生产,集中资产用于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产能”列为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并明确了“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思路。很显然,这一思路主要针对的是“僵尸企业”,那么“僵尸企业”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应当如何应对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说明。

二、僵尸企业的定义

僵尸企业是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其中,国有重工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占中国“僵尸企业”比例最大。“僵尸企业”的存在不仅导致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并且占据了社会大量资源,阻碍新兴企业的创新发展。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

“僵尸企业”问题越来越为政府与经济学者所关注。

三、僵尸企业产生的原因

要了解一个企业为什么“僵而不倒”,首先要判断这个企业是否符合“僵尸企业”的性状。一般的识别方法有两种。其一,根据“僵尸企业”对国家政策的利用、与银行的借贷关系、或者企业本身的财政状态进行界定。这个方式直接且易于操作,不过标准泛泛过于模糊。其二,运用经济学领域的计算方法,如“CHK方法”“FN-CHK方法”进行识别,这种方式得出的结论与“僵尸企业”本质更为相符。在识别的过程中往往能展示出一个企业运营的状态。资金对于企业就像血液对于人体,一旦贫血、缺血就活不下去,经营不下去。那么对于生产老化、盈利亏损的企业来说,资金从何而来?是什么让这个企业变成“僵尸”?本文从政府、银行对企业的干预和企业内部的问题对“僵尸企业”产生的原因进行说明。

(一)政府方面的原因

目前很多“僵尸企业”无法独立发展,但是仍然能够坚持生产,虽然其产品需求量不大,但是其产值占地方政府GDP的比重较大,考虑到政绩、就业乃至财政等问题,地方政府往往会对这类企业进行补贴。政府补助和优惠政策的提供直接有效地帮助亏损企业扭转面临退市的状况。结合企业本身就存在的经营问题,再基于地方官员的晋升压力,面对企业陷入困境并引发的不良贷款问题地方政府会为企业的信贷和银行的账面提供隐性担保。由此,银行的信贷风险转移给了政府,在政府隐性担保的作用下银行会继续为企业贷款。这些濒临倒闭的企业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生产大量无质产品,因高成本低效率丧失自生能力,成为“僵尸企业”。

(二)银行方面的原因

通过国家政策和地方优惠,达到一定条件的企业,银行可使用低息贷款对它们提供资助。在自身运行和考核机制的受制下,银行从本身利益出发,为规避企业破产引发不良贷款问题,不断给企业提供借新还旧等业务以维持企业不倒,这占用了大量的信贷资源,减少了其他企业取得信贷资源的可能。

(三)企业本身的原因

“僵尸企业”依赖银行和政府的“供奶”残喘存活,根本原因是自身没有生存能力或生存能力弱。企业内部生产缺乏活性,管理积极性差,没有竞争优势,无法产生利润。“僵尸企业”是原先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而陷入经营困境,到最后资不抵债,陷入财务困境后,受到外来资金干预使其不倒闭,勉强存在的。但它的存在却难以创造价值,长期以往,只会强占国家资源资金,减弱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此外,企业的经营能力也和企业管理体制有关,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有一定促进性作用,而现在中国大部分的“僵尸企业”都存在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混乱等问题。

综上,当企业缺乏自身生存能力,陷入困境时,银行和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是“僵尸企业”得以维持的基础。政府的直接干预和隐性担保,银行的低息贷款和借新还旧,企业本身产能结构和管理体制的落后都是促成“僵尸企业”“僵而不倒”的原因。

四、僵尸企业存在的不利影响

“僵尸企业”自身的资源效率低下,但是占用了大量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因而会导致生产要素的资源错配,从而束缚了市场生产力的活跃发展,进而阻碍了创新的产生和进步。

“僵尸企业”带来的产能过剩是供给侧改革的处置要求之一,如此高成本低效率的生产既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甚至剥夺了新兴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资源。政府和银行对“僵尸企业”的“特殊待遇”造成了市场中不公平竞争的局面,不利于其它优质企业的发展,危害市场经济的持续。

“僵尸企业”长期占用银行信贷资源的行为或使银行经营不善,这使得银行不得不提高其他企业的信贷标准,使其他企业融资困难,甚至会引发去产能主要指化解产能过剩高利贷问题。且不良资产率的上升能大概率的引发银行破产,可能促成金融危机。

五、僵尸企业的应对措施

如何应对“僵尸企业”本文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根据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第一,针对特殊的“僵尸企业”,因突发性问题而陷入的经营困境,但其资源质量较好,市场前景有望,可以采取一些帮扶措施,转型升级,使其恢复生产活力,实现自我脱困。第二,并购重组。如果“僵尸企业”现有资产和资源仍具有一定价值,对并购方有提升经营效益的空间,那么并购方会通过低成本的收购将企业改组,利用其剩余资源为自身提供发展的资本。于“僵尸企业”,通过合并可有效解决员工的就业安置和经营上的困难。第三,托管经营。“僵尸企业”未完全陷入财政困境,仅在经营困境中出现困难,企业所有者应当采取现代企业常用的“委托”经营管理模式,雇佣专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受托方将科学的管理手段和优质改良技术引进企业,逐步挽救企业。第四,对于产能落后、经营前景无望、救助不成、丧失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要坚决进行破产清算。而破产处置却是最难的,债务人的利益以及可能引发的就业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在解决此方问题上要求严谨以待,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

其次,政府方面要有转变陈旧观念的意识,不再以企业占GDP比重高就不顾一切的对其保护,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国资委等相关主管部门也应当调整对企业的考评机制,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着眼未来发展,清晰规划发展目标,不要一味“大”而忽略“优”。很多行业因盲目扩大生产,导致市场中企业竞争出现“囚徒困境”的现象,产能过剩。完善相应制度也是必要的,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保障相关机关对企业资债的检查,以确认借贷标准。

最后,银行方面应当建立相应的检测体系,对僵尸企业的资产负债、生产销售以及企业合规性进行检测,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还应当及时认定,并利用不良资产证券化、核销等方式处理僵尸企业的坏账。

猜你喜欢

僵尸企业产能过剩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