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勋远望

2018-12-20戴敏

神剑 2018年6期
关键词:测控卫星

戴敏

有一个梦想,在群星之间,在蓝天之上;有一个愿望,在地平线外,在碧波之上;当尘雾飘过,前方崭新的星云开始升腾闪烁;当岁月走过,荒寒的宇宙深空变得生机勃勃;天空湛蓝纯净,海面波澜壮阔。乘着海风,踏着波涛,远望2号船奔腾在气势磅礴的海面上,洁白的浪花拍打着船舷,蓝色的航迹不断延伸……

扬帆远航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还是一个被超级大国强权限制的国家。自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人就几乎再没有走出过中国海。跨越赤道奔向远离大陆8000公里以外的南太平洋,谈何容易!

是的,要走出这一步是何等的艰难!

1965年8月,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13、14次中央专门委员会会议上,钱学森等专家提出了发展运载火箭的初步设想。然而,要把飞行器送到万里之外,到哪里去找这么大的试验场呢?以酒泉发射场为圆心,以一万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锁定了一个理想的落点:南太平洋!会上详尽地研究了研制海洋测量船的问题,提出了要建造两艘2万吨级的高级海上测量船的宏伟设想。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下,历经千辛万苦,远望2号船于1977年10月30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

远望2号船是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 船长192米,宽22.6米,高38.5米,满载排水量2.1万吨,上下9层甲板,400多个房间,最高航速20节,自持力100天。

测量船的建成,代表了当时我国造船工业、电子工业和航天事业的发展水平。远望2号测量船是由七○八所设计、江南造船厂施工建造的。测量船的设计和建造在技术和工艺等方面都有许多特殊的要求。具有先进水平的天文导航、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等设备,使船能够在茫茫大海中,在航行、锚泊和漂泊等测量状态下,提供测量所需要的精确的航向船位度,在世界任何海域均可航行。具有抗12级台风的能力和良好的适航性、理想的抗沉性。水文气象设备不仅可以进行海洋水文气象资料的观测,同时对测量海区的天气,可作短、中期准确预报,这对搞好海上测量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远望号具有光测、遥测、雷达等多种先进的精密测量手段,航天飞行目标的各种数据,经过高速运算中心电子计算机的运算、处理,凭借多种通信手段,实时、准时地发回国内数据处理中心。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78年12月25日,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江阴港口,热情地伸展着臂膀迎接了“远望号”投入怀抱,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欢庆的日子。

从此,中国成为继美、苏、法三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航天远洋测量船的国家。远望测量船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海上测量的空白,使中国的飞行器、卫星测控网从西北、华北直至延伸到了世界三大洋任何一个海域。

远望号测量船,凝结着我国科技人员和工人阶级的智慧和汗水。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不仅有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决心,而且有自立于世界航天事业之林的能力。

1980年5月1日下午,以远望1号、2号为主的18艘船从上海朱家尖锚地起航,组成特混编队向东海航渡,去执行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任务。

远望1号、2号船启航前,全国63个厂所的检修小组同时上船,争分夺秒搞检修。整个船队出海携带的配件达40万件,补给的蔬菜、食品、油料、淡水、 饮水等达20万吨,仅油料就有20多个品种。上海市和江苏省商业局的领导坐镇码头,船上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而且质量是最好的。全国由31个气象台站组成了气象预报网,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部门联合组成了预报中心,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格局。

航行海上的远望2 号显得十分神秘:它的下部像油船,所载燃油可供航行18000海里之用;它的中部像客船,可载船员500多人,冷库可储备供600人吃100天的食品,它的上部50多副天线林立,像科学仪器船;它的机舱像大发电站,其发电能力可供当时一座中等城市的生活用电;它的防摇鳍等装置,可使轮船抵御12級的风浪……在这次任务中担负着火箭再入段测量,落点测量和数据舱回收工作的重任。

在船队穿过赤道,即将到达试验海域的时候,新华社5月9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0年5月至6月10日,在中国本土向南太平洋北纬7度、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的公海上,进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

远望号是智慧的宝库。在这样用高科技筑成的科学船上,只凭革命经历,不行;只凭勇气,也不行,这需要远望人用智慧来战胜所有未知的困难。

在各舱室里,众多工程师和操作手,掌管着几百台、套我国最先进的航天科学仪器,为测量工作提供精确的船位姿态和测量数据。在控制中心,大型电子计算机系统通过荧光屏不断显示图像、数字、符号,像机敏的大脑和神经中枢,迅速地对测量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并把科技信息发往地面试验中心。船上分布有航海、测量、计控、轮机等系统,紧密合作,探索宇宙间的奥秘。

浩渺的南太平洋上,飘扬着五星红旗的一艘艘测量船、打捞船、拖船等整齐有序地排列在预定落区的两侧,一架架直升机在碧海蓝天之间飞行着,密切配合测量船上的各种测量设备,捕捉着目标的踪迹。

远望2号船静待目标的飞临,所有的设备全部启动:巨大的扇形雷达天线在悄悄旋转;计算机在高速运转;荧光屏跳动着各种图像、数字和信号。

“双频、遥测发现目标!”

激光电影经纬仪操作手,在30多秒时间内他成功地拍摄下516幅有效画格,完整、准确地记录了火箭击水前的各种参数。

随着广播口令的传来,船员连忙跑上甲板,或是靠在舷梯旁,目不转睛地朝着船队的西北上空看去。果然,西北上空,突然飞出一个很大的亮点,一闪之间,变成一个大火球,并在天空撒下许多星星点点,宛如节日礼花。刹那间,远处云端“嗖”地又飞出一个亮点,越来越亮,似火红的流星眨眼从船的右舷上空划过。短短几十秒内,远望2号船上的各种设备把火箭飞行的各种数据准确地测算出来,记录下来。

中国首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惊动了全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远程运载火箭、第四个拥有海上测控能力的国家。同时,一些国家的新闻媒体对远望号测量船也纷纷作出报道。香港的报纸、杂志封面上印着远望号船的倩影雄姿,华侨们称它是新世纪的“诺亚方舟”。

航天测量船的任务主要是跟踪测量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他航天器的运行情况,作出精确的航天测量。它观测到的各种参数,对于分析飞行器飞行轨道,确定落点精度,进行遥控和回收,研究飞行器质量等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远望2号航天测量船,是一艘具备了各种航天测量设备和手段的远洋巨轮。它不仅有各种精密的跟踪测量、计算控制和通信设备,以及先进的船舶动力和导航定位系统,而且有先进的雷达、光学、遥测等专用设备,大型计算机和各类现代化的监视、控制、调度设备,可以自动运算处理各种测量数据,及时把条条指令发往各个环节。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北京时间1984年1月29日20时24分02秒,载着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的长征三号火箭,从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直刺苍穹。

快到100秒时,调度中传来“三级二次启动”的口令。

此时,担负卫星入轨段的远望2号船持续接力这场测量。

“发现目标!”远望2号船遥测主控台操作手周朝猛迅速捕获目标。

测量船的控制中心里,工作人员同时看到,代表速度曲线的橘黄色亮点突然向上跳动了一下。由此推断,三级二次点火已经点着了。

就当大家想要松口气的时候,突然发现显示屏上速度曲线到了该上升的地方,却在原地不动了,也停了几秒钟,紧接着速度曲线又一直平行往前滑去。

这是什么情况?

远望2号船遥测主控台周朝猛率先发现目标飞行速度逐渐缓慢下来,而且越来越慢。周朝猛立即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负责人。

针对这一异常情况向上级报不报?情况紧急,事关重大。如果是测量船的设备不正常,计算显示出的数据自然不正常,这样报告到北京,可能给上级决策者带来决策失误。因此在是否上报的问题上大家都比较慎重。

船上立即组织人员对三个关键系统的测量设备做了认真检查,得出一致的结论:远望号的测量设备没有问题,出现异常情况不是由于设备造成的,而是三级二次点火没有点成。如果把这个结论汇报给上级,等于给决策者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当时数据传输使用的是短波通信,常常由于各种干扰,数据传输的确有时传得不好。但究竟是测量船测的不准,还是传输的不准,似乎不怎么好说得清楚。

但是这一次,远望号测量船测得很精准,传输也很精准。

就在这短暂的时间内, 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已经宣布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试验阶段获得圆满成功,飞行控制大厅里一片欢呼的掌声。

可是,身经百战的负责人在热闹的欢呼声中却敏锐地感到一丝不安,把握胜利最后一道测量关的远望2号船,迟迟没有“准确入轨”的报告。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果然严重的局面已经出现了:从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使大屏幕上跳动的亮点渐渐离开了理想设定的轨道,向右下方滑去……

西安测控中心的专家们经过短暂的商议,根据远望号船提供的数据资料很快判定:三级二次点火没有成功,卫星没有得到足够的推力进入大椭圆轨道,而是进入了近地轨道。而大椭圆轨道恰恰是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三大步中要完成的关键一步,重要一步!

尽快捕获卫星,改善卫星轨道已成为万分火急的事情。北京测控中心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卫星进行适时捕获方案。

于是,一场挽救卫星的任务从陆地到海洋上万公里的测控疆场上接连展开。国内测控中心根据远望号船的报告,终于将失控了11圈的卫星重新捕获,顺利地进行了通信试验,取得了宝贵的资料。

事后,我国火箭研制部门根据远望号船提供的一系列数据,很快找到了故障原因,使我国第一颗同步地球通信卫星在70天之后发射成功,而欧洲阿丽亚娜火箭在第15次发射失败后,整整花了一年半时间,才把故障原因查明。至此,这才真正确立了测量船在我国航天测控领域的地位。因此,这是远望号的一次“信誉之战”。

远望2号船的成长是一番不平坦的路程,它不比世界上其他远洋轮,可以按照国际航线航行,不用担心暗礁浅滩和障碍物,只要准确测定船位就能平安到达目的地。而远望2号船往往需要根据卫星的发射方向距离,自己开辟航线和测量海域。远望2号船新开辟的航线和海域往往远离国际轨道,航海资料残缺不全,这对远望航海人员来说需要有科学求实的头脑和敢闯敢干的精神。

然而,1984年4月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发射时,远望2号执行的测星任务是在赤道附近的南太平洋海域,这是一个很少有船光顾的海域。1984年第一次向这个海域开进之前,他们偶然从苏联出版的海图上发现这个海域有一个不明性質的疑存概位,并且加注了明显的危险线。朱鹏飞担任远望2号船船长,为了弄清这个疑点,他们进行充分调查,走访了有关部门,结果都没有找到确切可信的资料。

据《航行指南》记载:太平洋上有许多危险的珊瑚岛、礁,从深水中突兀耸起,其形势之险峻,数量之繁多是世界上任何海区无法比拟的,此外,还有许多极浅点滩,它们的确切位置,甚至是否存在,尚在怀疑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船舶安全,建议上级把测量海域移到疑存概位东面50海里外,然而仍不能排除水下有珊瑚岛、礁之类的可能。

怎么办呢?大家建议来一次扫海,然而,这是担风险的事。远望号船可以精确地测量航天坐标,却没有能力进行海洋地质调查,因为当时船上没有声呐测深等海洋考查设备。面对困难,工作人员从技术上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制定了慢速航行、定量测深、加强观察瞭望、雷达及时搜索的扫海方案。决心下定后,航海人员操作着船舶,像牛犁地似的在半径为75海里的海区来回搜索。

远望2号船在危机四伏的洋面上,小心翼翼地减速前进。每隔10分钟测一次的测深仪不断跳跃变幻着数字显示,船长朱鹏飞果敢地下达命令。

水深20米。

“减速,前进一。”

水深12米。

“倒车!”

吃水达9米的远望号在卫星导航仪的指示下,从原航线一点点返回,又一点点前行。如此往复,测深仪总是在浅水位上徘徊。

“停车。放水砣。”船长发出命令。

水手提用18磅铅块所做成的水砣,抡起粗壮的胳膊将连着绳子的铅块在空中高高抛起,然后手一松,沉重的铅块“嗖”一声落入深蓝的大海,击起海面不小的浪花。铅块在水中朝船后飘去——没到底。再扔一次,仍未到底。

“继续前进。”朱船长松了口气,下令继续进发。

就这样,他们七天七夜航行1000多海里,定了近千个船位,终于摸清这个海域没有异常情况,开出一片安全海域和一条3300海里的安全航线。以后远望2号船执行同步卫星海上测量任务时,都安全地沿着这条航线航行并在这片海域漂泊作业。

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航线、敢于去别人没有去过的海域,这正是远望航海人员多年来形成的可贵精神。

扬威海上

远望2号航天测量船尽管集中了20世纪70年代电子、造船、材料、机械、光学等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但随着“三抓”任务的完成,船上各种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整体性能,已无法继续适应海上后续测量任务的需要。因此,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在解决船体自身三个精度问题的同时,又组织一批科技人员进行调研,根据后续试验任务对海上测量的要求,围绕提高测量设备稳定性、可靠性,提高远望2号船的整体测量精度水平为目标的中修技术改造工作,从1986年4月开始全面铺开。

1986年4月8日至13日,“远望号船技术改造和中修计划协调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根据当时国际航天市场形势,决定将远望2号船中修改造的计划进度提前至1987年7月底出厂,补充落实了一批配套项目。同时成立远望号船中修改造办公室,王立春任主任,副主任由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江南厂、七○八所、测通所派出。沈榮骏对“远望号”船中修改造工程提出“优质、按时、安全、经济”的指导原则。

1986年4月13日,远望2号船驶抵上海江南厂码头,进行中修与技术改造。

1987年2月20日至4月12日,远望2号船先后两次进坞,完成防摇鳍、艏定向、主动舵、螺旋桨的水下工程。3月至5月,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与80个厂所300余人的通力合作下,完成280台套设备的运输、吊装、安装、恢复工作。江南厂积极配合并及时解决了码头供电不足的问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经过锲而不舍地不断改进提高,远望2号船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远洋测量船的四大难题:即船体精确定位、海上零位标校、船内无线电干扰(电磁兼容),船舶与测量设备的三级稳定(船体防摇鳍稳定、测量设备天线速率陀螺跟踪稳定)、由惯导平台与复示船体变形光学系统所测量的数据经中心机进行的误差修正。

至此,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成功解决了困扰远洋测量船多年的五大难题:船摇稳定、电磁兼容、海上标校、船姿数据处理与航天器轨道确定。远望号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领先水平的远洋测量船了。

第一次中修技术改造后的远望2号测量船焕发出新的雄姿,满载党和人民的重托,开启了新的征程。

晴空万里、风平浪静。

1988年9月15日,远望1号、2号船在海上参加“巨浪”试验任务。下午2点,第一枚飞行器从渤海老铁山海区水下发射,犹如一条巨龙出水,直冲云霄。

当飞行器一出地平,远望1号和2号测量船同时发现并及时捕获飞行器,连续跟踪测量至目标落水,180雷达还测到了击水产生的水柱,遥测数据清晰完整。飞行器从点火升空到数据舱打捞回收,整个过程用了不到15 分钟,首枚水下飞行器获得圆满成功。

9月27日下午2点2分,第二枚飞行器又实施发射,飞行器飞行正常,末区各测量设备及时捕获目标,实时计算落点精度比第一枚又有提高。

特别值得欣慰的是远望1号和2号测量船两船180雷达所测弹道完全重合,而且远望1号和2号测量船的718激光电影经纬仪交会出的轨迹同样吻合一致,两船所报的落点完全符合。随船参加任务的火箭研究设计院某研究所的主管设计师吃惊了,这次结果太完美了,所获得的试验数据是历史之最,即一次海上试验的结果比过去多次陆上试验获得的数据还要完整有效,达到了定型试验的目的。

在巨浪1号任务中,远望号船取得了“五个第一”:第一次取得完整的飞行器再入外测数据,第一次取得高精度的落点数据;第一次取得完整的遥测数据,第一次获得连续的飞行器再入光学图像;第一次获得完整的气象数据,为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飞行器定型作出了突出贡献。巨浪1号潜地水下飞行器总设计师黄纬禄院士非常高兴地如约参加了“远望号船中修技术改造”成果鉴定会,在会上这位老专家动情地说:“要是没有远望号船提供这样完整、高精度的数据,恐怕我就看不到巨浪1号的定型了。”

以“巨浪”任务成功为标志,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国防科技“三抓”任务,即远程运载火箭、试验通信卫星、潜地飞行器。伴随着这“三抓”任务的成功,远望号在测量能力、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日臻成熟。

正是由于在这次任务中远望1号、2号船的精彩表现,在1990年对远望号船的技术鉴定会上,由我国著名的卫星、电子专家黄纬禄、火箭研究院院长沈辛荪、卫星研究设计院院长戚发轫以及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等组成的高级技术鉴定组,主要根据“巨浪”任务和卫星发射任务中远望号实测数据结果,给出了“远望号远洋测量船已经达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世界先进水平”的结论,为远洋海上测量事业发展十年的试验技术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989年10月20日,中央给远望1号、远望2号测量船分别记集体一等功。消息传来,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上下一片欢腾,黄山码头彩旗招展,灯火通明。这是对两艘远望号测量船海上创业十载卓越功勋的崇高褒奖,也是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艰苦创建以来远望人的莫大光荣!

11月20日,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隆重召开庆功大会。丁衡高同志在讲话中深情地说:“中央给两艘船记集体一等功,这是很高的荣誉。这说明你们的革命精神和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祖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已经载入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光荣史册。”

这份崇高的荣誉也深含着党中央对航天远洋测量事业的殷切期望和深切关怀。命令中称赞两艘远望号测量船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技术熟练,工作成绩显著的先进集体”。邓小平同志从测量船的建造开始,就一直十分关注远望号。580任务期间他要求每天向他报告远洋测量船队的情况,任务结束返回时,他又委托叶剑英元帅代表党中央专程去上海迎接。

远望号船荣立一等功还标志着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在建设现代化新型海上测控事业的进程中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测量船的测量精度、数据计算、传输速度等大大提高,这些都为以后承担载人航天飞船等远洋测控任务和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把航天发射作为一幕剧的话,那么,发射飞行器和卫星只是一台好戏的序幕。

接踵而来的正剧则要完全依赖于由航天测量船、地面测控站等庞大复杂的卫星测控系统,对它实施长时间的跟踪、测量、计算、预报和测控。

1990年4月7日,我国首次发射外星——亚洲一号。这颗卫星是美国休斯公司生产的,重1.24吨,有24个C波段转发器,覆盖面积可达亚洲30多个国家,能为东南亚、朝鲜半岛和中国部分地区的25亿人口提供通信服务。1984年,美国曾把这颗卫星送上太空,但因发生故障,美国航天飞机把这颗卫星抓了回来,修好后卖给了亚洲卫星通信公司。也就是说,“亚星”是一颗美国人没有成功的卫星,且在“亚星”发射前的2月22日和3月14日,法国发射两颗日本卫星失败,美国发射一颗国际通信卫星6号,也告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亚洲一号”能否顺利升空,让世人瞩目,中国航天界专家也捏了一把汗。

发射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向海内外现场直播亚洲一号卫星发射盛况。

北京时间21时30分03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托举着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划破夜空,扶摇直上。

这是我国首次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五洲四海都在注视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幕。

火箭飞行正常的喜讯从各地面观察站不断传来。

发射同步通信卫星,除了要把卫星顺利送上天,还要在太平洋腹地完整地录取卫星进入大椭圆轨道的数据,并据此尽快定出卫星的初轨,为下一步进行控制、变轨和定点创造条件。如果出现异常,卫星就可能像断线风筝那样,不知飘落到茫茫太空的哪个角落,任务就失败了。

夜幕下的南太平洋,乌云低垂,大雨如注。远望2号船冲破雨帘,缓缓地行驶在预定航线上。

在测量雷达主控机房里,主操作手吴明君身穿雪白的工作服,全神贯注地端坐在主控台前,他的使命是操纵雷达天线,搜索捕获目标。只要他及时抓住目标,亚洲一号卫星发射海上测量任务就胜利在握了。

此刻,位于甲板上直径达9米的抛物状雷达天线,已在他的熟练操纵下,指向西北方向等待点,一束束捕捉目标的强大脉冲正连续不断地射向万里海空。

“西昌跟踪正常!”“目标飞行正常!”

“贵阳跟踪正常!”

“青岛跟踪正常!”

此时,调度里传来地面各测量站此起彼伏洪亮的报告声,整个试验航区笼罩在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中。

“长江发现目标!”火箭飞行到1103秒,操作手吴明君提前发现了远在1400多公里外的速度高达每秒7.9公里的目标,响亮的报告声中流露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如果把测量雷达比作捕获目标录取数据的右手,那么,双频遥测就是不可缺少的左手。此时,遥测机房里灯火通明,不停旋转的磁带机发出哗哗的响声,微机屏幕上跳跃着一行行绿色的数据。

“火箭飞行1200秒!”控制中心发来通报。高級工程师殷伯英作为船上的遥测总体负责人,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他知道,再过几十秒,高速运行的火箭就要三级二次关机了。他把目光聚焦在解调机柜白色电表的指针上。殷伯英那一双明察秋毫的目光,能从电表指针一闪而过的摆动中,准确地判断火箭运行的信息。终于,那黑色的指针不易察觉地摆动了,持续时间不到半秒钟。

“三级二次关机!”他激动地脱口而出。紧接着,他又在39秒钟的时间里,连续报道:“末速关机!”“旋转火箭点火!”“星箭分离!”这振奋人心的喜讯表明,卫星顺利进入了大椭圆轨道。

这时,全船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计算机控制岗位,大家在急切地等待着他们用雷达、遥测录取的数据,迅速计算出卫星的初轨根数。

这次发射,外商向我有关部门提出:星箭分离后半小时内,必须向驻西昌美国专家组提供卫星的初轨根数。美方根据这个根数在西海岸洛杉矶等地面站捕获到卫星后算是交接结束。测量船与西安没有直接信息交换,所以测量船必须在15分钟内将轨道根数用电传报发到西安。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接收测量船发去的实时数据也进行定轨,由西安中心从两船及他们自己定的轨道根数中选优一组发到西昌。

内行的人知道,初轨根数是确定卫星运行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对它实施跟踪的依据,一位美国专家开玩笑似的说:“要是你们半小时内拿不出来,我们可要拿出来啦。”

为了满足外商的要求,上级提出,“远望号”船一定要在15分钟内计算并向西昌测控中心发送初轨根数。船上又将这15分钟的1/3抠出来用于发报。如此层层“克扣”,留给计控系统的时间只有10分钟了。

10分钟,实在太短了!以往国内发射同步通信卫星,他们要用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如今,这近乎苛刻的要求能实现吗?

坐在显示屏前的软件中队长曹仲华,此时显得十分自信。他仔细分析以前的工作流程,心头豁然一亮:过去卫星轨道根数报得慢,主要原因是手工操作太多,如果都能改为自动操作,所需时间不就可以成倍地缩短么?

此时,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终端。“唰”,一组参数整齐地跃上屏幕,12秒钟后,打印机奏出了优美的音响。“报告,定轨完毕,初轨根数打印结束!”

手握调度话筒的系统负责人戴晓文听到曹仲华的报告,下意识地看了看手中的秒表,不禁叫出声来:“太好了,整个定轨过程只用了90秒!”

在这90秒钟的时间里,计算机控制系统还把成千上万的测量数据,准确地发往了西昌测控中心。加上随后用于鉴定轨道精度所花的时间,他们在星箭分离后,仅用180秒就完成了担负的神圣使命,比规定时间提前了420秒。

“跑步送轨道数!”戴晓文兴奋地发出了最后一个口令。早已等候在电传机房的技师唐雪民,一把接过电报纸,立刻精神抖擞地坐在电传机前。这是海上测量接力赛跑的最后一棒。他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发挥出最佳水平,出色完成最后的冲刺。

只用了120秒!随着唐雪民按下最后一个键钮,卫星初轨根数的电报发送完毕,这个速度比过去足足快了一倍。

至此,远望2号船圆满完成了亚洲一号卫星发射海上测量任务。从发现目标到初轨根数发出,总共才用了495秒。这是凝聚着无数汗水和心血的495秒,是我国航天技术走向世界的495秒,是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争光争气的495秒,更是为“远望号”战无不胜的荣誉史谱写新篇的495秒!

当晚不到12点,卫星进入大椭圆轨道后一个多小时,北京传来了令人鼓舞的消息:外商对我国提前提供给他们的所有数据非常满意。美国有四个地面测控站,依据远望号精确计算的卫星轨道,及时捕获了卫星,并对它实施了有效的控制。他们测得的卫星轨道数据,与远望号船的预报完全吻合。

终于成功了!心花怒放的远望号技术人员激动地鼓起掌,充满喜悦的欢呼声久久地回荡在太平洋上。

天涯追星

这是一次艰难的抉择,也是事关航天远洋测控事业走向的关键时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测量船能不能实施测控的问题一直处于激烈的争论中。经过第一次船舶中修改造,远望号船增装了先进的统一测控系统,测量精度也在一系列外星测量任务中经受住了考验。

特别是远望2号测量船,还换装了185C频段微波统一系统,使测量船开始具备了对航天器的遥控能力。从理论上讲,远望号船已经具备了实施测控的能力,但是,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做出这样的决策面临着巨大风险。

1991年冬季,远望1号、2号船奉命执行东方红2号通信卫星测控任务。

12月8日,远望2号船刚到长江口的附近,受到冷空气的影响,附近海域出现了六到八级的大风和大涌浪。

长江口是东海、黄海、长江的汇合处,也是江和海的分界点。一边是淡蓝的海水,一边是浑黄的江流,像图画那样明显、清晰。由于长江口水文、地貌复杂,一遇风浪就形成不規则的涌流,使船颠簸摇晃,加上随船出海的人员刚从平静的江面驶入海上,一时难以适应这种环境,容易引起晕船。特别是一些初次出海的同志,就难免要呕吐了。远望人风趣地说:“我们每次路过长江口,都要交点‘公粮。”

11日中午12时30分,当嘹亮的国歌在大海上空响起的时候,我们的远望号就要驶出我国主权管辖的12海里领海线了,按船上多年的传统,每逢这时都要举行“领海线”祖国再见仪式。

仪式是在后甲板直升机坪上进行的,船尾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被海风吹成了平面,显得格外平展和鲜艳,旗杆下一块横板上挂着红布:再见,祖国母亲。科研人员身着白色工作服,航海人员身着蓝色工作服,分站在甲板两旁。船领导身着国际标准海员服,头戴有着鲜艳国徽的大檐帽,站在甲板中央。

海面上刮着五六级风,万顷碧波扬起一个个浪花,从我国东海驶出,海水逐渐由青变蓝,太阳的光线在海水中交织变化着。

船党委书记面对大家,充满深情地说:“国歌高奏,汽笛长鸣,我们就要离开祖国的领海线,踏上远航征程了。面对祖国,我们想起了亲人们的嘱托,此行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牢记周总理生前提出的16字方针 ‘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争取圆满完成任务,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祖国再见! ”

此时,国歌又一次奏响。全体船员向国旗敬礼,许多人的眼睛里闪动着泪花。

一分钟汽笛拉响了,按船上的规矩,鸣笛致敬是最高礼节。这座“海上科学城”离开祖国之际,发出了眷恋祖国母亲的长鸣。海风掀起浪花击撞在船舷上,分解后的雾水直向人们扑来,海鸥追风捕浪,环绕着甲板低空飞行。它们像是加入了我们的行列,一起向祖国母亲再见……

经过长途航行,两艘远望号抵达太平洋指定海域,经过一段时间合练,按预定程序进入了临战状态,两船进入一级测量部署。巨型天线朝向预定方向,等待卫星飞临,人人全神贯注。

“长江1号发现目标。”

“长江2号发现目标。”

随之,雷达发现目标、跟踪正常、三级一次火箭关机的报告声,预示着卫星正按预定轨迹正常飞行,一切顺利,所有设备运行正常。

突然,意外情况发生了,显示屏上发现火箭轨迹急剧下降。对此异常现象,人们震惊了,船部控制大厅内鸦雀无声。

按预案“守株待兔”,即使捕不到目标,也不会承担什么责任。而要调整方案,一旦漏掉了目标,则要追究责任。远望2号船总工程师孙东进顾不上这么多,果断地采取应急跟踪测量方案。没等执行调度下令,他就拿起话筒直接下达操作,在操作手配合下,迅速准确地按新方案数据转移雷达方向,终于发现了目标,并持续跟踪了3分钟。这次测量的数据为以后一系列的试验积累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运载火箭三级二次点火没有点着,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远望2号船任务总体负责人朱鹏飞、测控部长崔秉书以及科技试验部长姜希望等人,面对实测数据这个残酷的现实,碰头商议后,迅速将这一令人震惊的结果报告了西安测控中心。

经过迅速分析,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很快判定三级二次点火没有成功,卫星不能进入大椭圆轨道。卫星远地点高度只有7600公里,在正常情况下,要达到36000公里才能进入同步轨道,北京飞行测控中心命令远望号原地待命,等待测量数据,继续对卫星进行搜索跟踪。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远望2号船的试验大厅一片宁静。

“铃铃铃……!”船试验大厅里的电话突然响起,远望2号船测控部长崔秉书立即拿起了电话。

“地面测控站无法看到卫星,希望你们组织力量对卫星进行抢救。即先对卫星实施跟踪,等卫星飞行到第13圈时,在近地点进行点火。”正在北京飞行控制中心现场的沈荣骏副主任,给位于太平洋纵深处远望2号打电话传达上级的意见。

“是,我们远望2号船坚决完成任务。” 放下电话,船部试验大厅紧急部署全船各岗位工作,崔秉书领导全船的老总专家共同研究实施抢救方案。

抢救卫星!远望2号船临危受命,历史上第一次接受如此严峻的考验!听到这个消息,全船工作人员个个情绪高涨,激动得大家在岗位上摩拳擦掌,原本失落的卫星,在他们的手中即将再次升腾起新的希望。

显然,这是一场硬战,抢救任务能否成功逆袭,远望人在兴奋之后,陷入了从未有过的紧张繁忙之中。

经反复精确的计算,卫星在绕地球运行到第13圈时,将出现在太平洋上空,这也是远望2号抢救卫星的最佳时机。尽管时间非常的短暂,但这是唯一的机会,如果错失这个测控圈次,那么卫星将无回天之术。

一切都刻不容缓。根据海图计算,远望2号船离预定海域为330海里,按极限航速每小时21海里计算,需要15.7小时。在一个生疏海区,而且已连续航行20多天的情况下,既要以极限速度开进,又要保证人员、设备、航行安全,这是满负荷在运转啊,再不停地航行15个小时,能否顶得下来?对此,任务总负责人朱鹏飞心里的确没底。更使他担心的是这是一条没有开辟的航线,查遍航海图也没找出一点资料。神秘莫测的海底,使远望2号面临着风险,搁浅、触礁随时都可以发生。

然而,他们知道,如果不能及时赶到预定海区,那将使这颗价值上亿元人民币的卫星只能留在茫茫太空飘游。

船舶动力岗位人员,加强了值班力量,密切监视各种仪表仪器的运转情况;驾驶室里,导航雷达全时搜索海面,加强了目力观察,谨慎驾驶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目标,确保安全航行。船部控制中心正在紧张研究各种捕获方案,各级负责人全时值班,严守岗位。

海浪在呼啸,远望号在摇晃,全船人员等待着负责人最后的决断。有过20多年航海经历的朱鹏飞,面对一双双焦灼的眼睛,不再迟疑,心一橫:“全船进入一级状态,全速开进!”

一场抢救卫星的鏖战在南太平洋浩瀚的洋面上拉开了帷幕。船部的201会议室实施点火方案的讨论会也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许多人的眼里布满了血丝,面对测控难点大家集智攻关。

185雷达微波统一测控系统跟踪捕获卫星目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程序过程。小天线是连续波式扫描,波速宽,容易找到目标,但精度低;大天线精度高,但波速太窄,细得像根针一样,寻找目标极为困难。按照过去的正常操作程序,首先由小天线实施以后,还要频率跟踪、双向捕获,最后才能发遥控指令,这一套程序涉及好几个操作手的连锁动作。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过程全部实施完毕,估计要90秒钟。但是根据计算,这次抢救卫星从发现目标到实施跟踪,总共不到40秒,目标就要消失。

会议讨论的重点在于:怎样在低仰角实现快速捕获跟踪;怎样解决大天线捕获目标之后一连串动作的快速衔接。

经过快速有效的商议,最后捕获点火方案制定出来。会议还专门成立了临时捕获遥控小组,明确由孙东进担任组长。

崔秉书走进遥控机房,盯着船上的总工程师孙东进问道:“有没有把握发遥控指令?”

孙东进自信地回答:“只要雷达能及时跟踪目标,我保证把遥控指令发上去,肯定没问题。”

“你在机房把好时间关,不准提前也不准推后,这遥控指令必须是在第47秒发出。” 崔秉书义正词严对孙东进下达了命令。

除此之外,185雷达所有岗位的操作手全部开始临战前的配合性操作。他们口令清晰、动作熟练、配合默契,大家掐着秒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环环相扣,反复演练,精神高度集中。

远望号以每小时20海里的极速驶向陌生的海域,正值深夜,浩渺的洋面漆黑一片,海浪一阵阵扑向船体。船员们全神贯注地坚守在岗位上,导航雷达和其他监视仪器严密地搜索着……

天空,卫星旋转着一点点向太平洋靠近。

海面,远望号顶着风浪急速向前追赶,这宛如一次天地间的星船赛跑。

时间从最后三小时,到两小时,到半小时,全船又一次拉响一级测量部署的警铃。天色熹微,远望号终于安全到达预定海域。

全船立即进入一级测量部署,各种设备很快进入等待状态。巨型雷达天线以最低仰角指向预定方向,等待卫星从地平线外飞来。

船部控制中心及各个岗位操作人员,极其严肃认真。周围异常安静,两眼紧紧盯住雷达屏幕,决不放过一个小小的亮点。

离发现目标点火的时间还差2分钟。突然示波器上的亮点跳动了,测量长大喊:“发现目标!”紧接着,机房里各操作手发出了一连串命令:“自跟踪!”“加调!”“锁定!”……时间一点点逼近。

尽管已经看到卫星目标,但是总工程师孙东进却镇静地对操作手示意,听他的口令。

当离发指令还有20多秒时,孙东进开始数秒:“20、21、22……”

数到46秒时,命令一声:“发!”

几乎就在同时,操作手果断地发出指令,并响亮地报告:“点火指令发出!”

“点火”指令执行的时间与西安测控中心规定的时间毫秒不差!这在手动来说是极其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似乎只有计算机才能准确地做到这一点。代号为“K26”的这一指令码,通过甲板上的天线准确传输给茫茫高空中的卫星。

随之,扩音器里传出船部控制中心的声音:“返回正确!”

紧接着操作手又报告:“指令执行!”

几秒钟后,屏幕显示卫星轨迹曲线开始急剧上升、上升,一直上升到了24000公里以上。过了一会儿,寂静的试验大厅里传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点火成功!”顿时全船爆发出一片欢呼。此刻,国内控制中心也传出捷报,卫星在运行到第13圈最高点点火成功,已经进入预定轨道。

测量船有史以来,从海上测量第一次转向海上测控,在没有预案的突发情况下,获得了圆满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次超越了机器的硬件功能,集中航天测控科技人员的主观努力,在成功概率非常之小的情况下反败为胜,可以说是人胜了天。

事后北京方面的专家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远望2号船是用手动方式发“K26”指令。这种人工读秒的方法手动准确发遥控指令,在世界上也少有。更加肯定的是,这次遥控任务的完成,充分显示了远望号测量船在执行航天器测控任务中机动、灵活的作战能力,这是任何地面测控单位所不能及的。

这一次抢救任务,对于促成有关技术总体部门“测量船不适合控制”观念的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标志着远望号船在海上对卫星进行遥控实现了零的突破。

一种成功的喜悦,鼓舞着远望人攀登高峰的决心。

为此,在中国航天测控事业上不肯满足现状的测量船,就是这样一次一次的征战,一次一次的胜利,他们完成任务的能力越来越强,上级领导和研制部门对远望人越来越信任,“远望号”测量船才逐步成为我国航天系统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可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1994年4月2日上午,停放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厂房的风云二号卫星因故发生大爆炸,国家数亿元人民币化为灰烬;辛辛苦苦一年多整个航天系统的精心准备却无法施展,让科技工作者为之惋惜。

此时,远望2号船已于4月1日到达了预定试验海域。

当不幸的消息传来,全船人员先是震惊不已,随之则是处于无奈伤感之中。此番远航,单程航行8000海里路程,很多同志为执行此次任务,推迟了婚期,放弃了休假,有的同志家庭面临重大困难,也克服了,纵横大洋千万里,结果却是一场空,人人心中满是遗憾。

接到命令之后,只得悄然返航。

战略飞行器和卫星发射试验的海上测控、通信任务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凭借现代化的船舶、测控、通信设施,必须精心组织与操作,必须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海上测控水平,才能圆满完成国家赋予的海上测控任务。

等待,漫长的等待。经过多方面的调整计划,在这一年的十月底,两艘“远望号”终于接到再度启航的命令,出海执行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发射任务。

随着一声洪亮而深沉的汽笛声,巨大的船锚缓缓吊出水面,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缓缓离岸。

11月30日,凌晨1时零2分14秒,我国第一颗东方红三号卫星在长征三号甲火箭的运载下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

东方红三号卫星是我国第二代大容量通信卫星,它的服务寿命为9年,星上有24个转发器,单波束可以覆盖全国,能同时转发16套电视节目和一万多路电话。远望号船在这次发射卫星中,任务最为艰巨、复杂:测量卫星各类参数、监视星上太阳能帆板展开、控制卫星展开通信天线、向卫星注入地影数据,数个测控时间长达183分钟,是过去任务的几十倍。

“丁零零……”一阵长达30秒的警铃声过后,远望1号、2号船依次在卫星预定运行的轨道下方间隔排开,同时进入“一级测量部署”。当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起飞后不久,远望1号、2号船就相继发现并稳定跟踪目标。远望2号船在西半球贴近赤道的洋面上,向3万多公里高空以每秒10公里高速飞行的卫星,准确无误地发出61条遥控指令。

“指令发出,执行正确。”

“大环比对正确。”

从星上返回的信息表明,卫星完全按照船上的遥控指令动作:实施进站、工况处理、通信天线展开、数据注入……

任务按照原定计划执行,似乎一切井然有序,顺利完成了海上测控圈次。大家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人人都喜笑颜开。

也许是命运之神有意考验一下测量船,考验一下远望2号船上年轻的测控精英。

“丁零零……”一陣急促的铃声将远望号全体船员从睡梦中惊醒,这是远望号船值得纪念的日子。霎时间,远望号灯火齐明。漆黑的海面上,呼啸的海浪声和轰鸣的马达声交织在一起。

时间显示:1994年12月2日凌晨3点,此刻是第一颗东方红三号卫星升空刚刚50个小时。

船在不停地摇晃,201会议室聚满了人。这个设在船头能容纳50多人的舱室是远望号“首脑”议事中心 ,船长、书记、各业务岗位负责人以及技术专家都赶到了,许多紧急决策都是在这里产生的。

果然不出所料,调度人员报告:“卫星第一次变轨后,发生星上小火箭燃料泄露故障,卫星有被毁的危险。北京命令我船立即投入抢救工作。”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船领导表情严峻,心里却泰然自若。远望2号迅速调转船头,追踪这颗新型卫星。已经在海上奔波了40余天的船员们又挺起疲惫的身躯,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卫星即将进入测控区域,战机稍纵即逝。

此时,一切惯用的测控方法都来不及了,经过专家们的紧急磋商,最后决定大胆采用人工操控雷达的办法,操作手在瞬息之间手动发送数条指令。远望2号船迎着风浪向前行驶,遥测雷达紧紧追踪着卫星的身影,一条条遥控指令射向苍穹。

在接下来的4天时间里,开机跟踪、遥控卫星52小时32分钟,发遥控指令31条。检测卫星的各种数据在荧屏上频频出现,并源源不断地传向陆地上的卫星测控中心。这些海上测控数据,使陆地测控人员如获至宝,他们进行综合处置,设计出一套套测控方案,使卫星的姿态在太空不断得到调整。

而这时航行在大洋上的远望2号船已经处于弹尽粮绝的边缘!尽管如此,第一次完成海上卫星控制任务的喜悦洋溢在船舱里,每一位亲历者都充满了深深的骄傲和自豪。

这是中国航天测控史上首次对故障卫星进行手动遥控发令,大大提高了远望号船的海上测控技术水平和应急抢险能力。航天专家评论说,这在世界卫星抢险的记录中也是少有的奇迹。

远望号首次对卫星实施海上测控获得成功,标志着远望号跨上了不仅能测而且能控制的新台阶……

穿越海洋黑洞

天上的星,亮晶晶。无数个日日夜夜,远望人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在这漂浮的国土上耕耘着,收获着……

对于长年在海上闯荡的远望人来说,在茫茫大洋上,设备一旦发生问题,将找不到任何援助,特别可怕的是船的“内脏”突发“病变”,只能靠自己拯救自己。

可是这样的奇迹就是被远望人创造出来了。

远望号船队涉足的是前无古人的特殊领域。每次执行任务,他们在大洋上生活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个半月,非特殊情况很少停靠外国港口,长时间不补给,船员们吃不上新鲜的蔬菜,洗不上澡,睡不好觉;每次执行任务,一个航次,测量船最多时要跨越地球7个时差,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收不到电视、广播,几乎与世隔绝;船内人员高度密集,活动空间狭小,淡水控制使用;出海后期,吃的全是罐头食品和脱水菜、速冻菜,参试人员体力、精力消耗很大。事实上,大海并非诗人笔下的那样浪漫,恶劣的海况比想象中要糟糕得多,晕船是每次出海中遇到的第一关。船员们头晕眼花,恶心反胃,茶饭不思,卧床不起,船上已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晕船。

劈波斩浪的拼搏精神已经融入远望人的血液,对此,每一个远望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在蹈海探天的历程中,远望号船遭遇的惊险无数,唯有这一次最是凶险,很多船员至今回忆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1997年4月17日,远望2号船出海执行任务,就在圆满完成任务返航途经马里亚纳海沟时,突遭剧烈狂风。

在世界上,人们也公认太平洋是一个起错了的名字,起初,太平洋是没有名字的,外国人叫它“大南海”,而我国古代也只是笼统称它为“沧海”或者“东海”。到了16世纪初,也就是500多年前,葡萄牙人航海家麦哲伦乘着帆船横渡了大西洋,又从东而西穿过了南美洲一条曲曲折折的海峡,到了现在的太平洋上。历经艰险的麦哲伦在这里一连航行了3个多月,都没遇到风浪,高兴极了,说这里真是“太平洋”,从此太平洋便有了今天的名字。

其实,太平洋并不太平,遇上台风时若不及时躲避,即使是万吨巨轮也会被吞没。就算平时,太平洋的险风恶浪也是很厉害的,只是麦哲伦船队当年经过的航线是赤道无风带罢了。

位于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海沟,被称为“海洋黑洞”,最深处达1万多米。俗称“海洋黑洞”的马里亚纳海沟,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填进去,距洋面还差2100多米,这是一个“魔鬼”海域。这里的海况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险恶的地方之一,往往是台风和寒潮的多发地带。因此,世界航海界把这里称为“魔鬼”海域。

穿越台风是任何人都不愿为,而又不得为的事情。

作为测量船上的首席气象预报员陈信雄是最早看到风暴征兆的人。从远望号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出航开始,他就常年跟船出海负责大洋上的气象预报工作。

起始阶段,一切正常。

可就在14日那天,他隐约感到情形不对了。跟气象组的人商量之后,报给了船长:未来几天内,前方低压极可能要发展成强台风!

时任船长吴正松是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他看了一眼气象分析,皱了皱眉头低声说道:“每天加强云图监视,密切做好气象观测!”从那天开始,他每天都到预报中心转一圈,关注一下气象变化的形势。

陈信雄每天都给船长汇报情况,每天都在梳理信息,深入分析。首席预报员关键时刻做出的预报信息,那可是关系到整条船的安危。可是这两天随着云图信息,数据分析,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次遇到的风暴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样。

船马上就要靠港了,修整之后还有任务呢。

他变得烦躁不安,胡子也顾不上刮,任由其像野草般瘋长。夜里躺在床铺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船底涌浪细微的变化都让他心神不宁。白天他一个人站在甲板上,傻傻地注视着天边云层的变化:淡积云、浓积云、秃积云……当然,他观察的不仅只有云,靠着二十多年的出海经验,以及他对南太平洋台风形成及规律的关注与研究,他心里盘算着台风何时来临。

在16日下午,全船主要领导参加气象会商。陈高工在之前与气象中队进行了大量的气象数据分析之后,他得出结论:强台风即将形成。

原计划18日是靠港的日子,全船人除了气象工作人员及领导之外,都开开心心地准备停靠外港呢。按常规,船员也可以在这两天洗个澡了。出海期间,每个人每天的淡水供应都有规定的量,所以常常十几二十天才能统一放水,洗上一次澡。

可是眼下,淡水的压载涉及船只的稳定性。这两天不但不能洗澡,在用水量上也比前两天要控制节省些。

随后,在全船召开的靠港工作教育大会上,不但搞了教育,还给全体人员宣布了天气形势,郑重地提出并做好防台抗台的工作,加紧备航,不放水洗澡。

大家一下子沉默了,刚有些放松的神经又紧张了起来。船上的人都清楚,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在这样的场合给大家说天气形势。接着,大家都开始固定机房的各种设备以及房间里的一些物品,默默地做好抗击台风的准备。

这个夜晚,在大家的记忆中特别的黑暗和漫长,对于即将到来的台风,内心充满了恐惧,但又很无奈,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又是那样的渺小。看似平静的海面,风力在悄悄地变大,第二天早上甲板的风力已经达到了5级。

17日早晨,气象会商从7点钟开始,一直到8点半结束,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在会上,大家统一了思想:这次台风的突然生成和发展与冷峰相遇有关;台风的移动规律是南到东南方向的扇面75%,2号船避离台风的方向是西北或正西方。

可是西方有暗礁且没有海图,路线被否了。“先往东北走,看能不能冲出去。”船长最后做出决定。

一开始,船员们感觉船摇晃得有点厉害,就跑到甲板上看个究竟:头顶是一片蓝天,海鸟在空中盘旋,看似很平静,四周却被一片片厚厚的旋风状云层包围,这一奇异的天象许多人从未遇見过,只有懂气象的船员吓傻了:我们钻进台风眼了!

在魔鬼海域钻进台风眼,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开完会,大家都聚到驾驶室。外面的风速骤然升高!

从5~6级风力猛增到了10级,并继续增大到了11级,最大瞬间风速为12级,速度之快在当时的气象条件下,连气象预测都来不及,当然是远望号船航海史上极为罕见的,这也是北半球台风所罕见的现象。

不一会,巨浪像一座座小山一样在海面上汹涌,高高的船头被撞击得晕晕乎乎,闷进浪里半天起不来;狂风暴雨也不甘寂寞,裹挟着巨浪将驾驶室玻璃拍打得“砰砰”作响;凶猛的巨浪翻过十多米高的船顶,刚想肆虐一番又被狂风撕得支离破碎;船体倾斜得令人害怕,已达到船体倾斜的极限,上下颠簸七八米,船被大浪撞击,发出“嘎吱嘎吱”怪响,听得人毛骨悚然。船上已经没有一个人能够站稳,舵手是用绳子固定住身体操纵舵盘的。

一位船领导到后甲板去巡视炊事班,刚好一个巨浪拍过,使船尾瞬间翘起,案板上的萝卜、包菜都被甩到地面好远。就在这个瞬间,这位领导大喝一声:赶快卧倒!大家下意识地趴在了甲板上。后甲板是敞开的,船体过度倾斜,人要被甩进海里怎么办?而待在厨房里炒菜的人要不是腰间系着绳子,他有可能被这个巨浪扔进油锅……

到了晚上,整个海面漆黑一片,船体在肆虐的台风中颠簸得更加剧烈。更为恐怖的是,船的晃动一般情况下是左右摇晃,而这一次,船向左边倾斜23度后,迟迟不向右边摇晃回来,就那么斜着向前航行,让人一直提着心吊着胆,感觉随时可能发生意外。每个房间的钢板“嘎吱”作响,就像承受不住一样随时要散架。

午夜,一个接着一个的滔天巨浪,撞击在船体上,发出闷雷般的声响,茶杯、台灯、厚重的玻璃台板,哗啦啦甩出去,顿时破碎。船头忽地扎入水中,忽地跃入浪尖,仿佛就要沉入海中。

船上几乎所有的人员都晕船,有的呕吐得胆汁都出来了,很多岗位技术人员都穿上救生衣,依然坚持在岗位上。操舵手在操作台旁边放了个水桶,一边呕吐,一边操作,两天两夜没吃饭,仍然坚持值班。别人要换下他,他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在岗位上!”

“一言不发,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久卧不起,十分难受。”远望号船的人们用这样的“十字歌”形容出海的艰辛和难受。

这样的海况的确令人心生恐惧,很多人不由得想家,想老婆想孩子,想年迈的父母,甚至有人偷偷地写起了遗书……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坚信远望号一定能闯过这道难关。

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播音员在广播里几乎是哭喊着让大家去吃饭。 然而,偌大的饭厅,不见几个人影。这个时候人都已经很难走出船舱,船员们要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要么就只好趴在房间里煎熬。

雪上加霜的是,卫通也无法正常开机,通信中断,失去和地面的联络,剧烈的动荡也使云图天线难于跟踪,接收不到正常云图。预报员即使使用手动的办法,图像还是变形扭曲,无法使用,只有卫通中断前一小时接收的云图成了救命图。

此时,救“星”的远望2号船在茫茫大洋上得不到任何救援,能救他们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大家把目光一起投向船长,时间在惊涛骇浪中一分一秒地煎熬。

这个季节出现这样的台风还真少见。陈信雄出海这么多次,还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海况。

远望2号船从前进4退到了前进3再退到前进2,之后又被浪打回了3节,几乎就是在风浪中打转转。

太危险了,陈信雄再次向船领导建议:改变方向,开始向西突围再往北航行。建议被采纳,2号船在大风浪中心调转方向。

风高浪急,船长吴正松亲自操舵。

真稳!陈信雄心里踏实了:他们有救了。

船长凭着多年丰富的航海经验,大胆决策,在台风转弱的时候,航向与风向成30度左右交角,全速前进,突出重围。

远望2号像“不倒翁”般地一起一伏、一左一右,艰难地航行着,经历了36个小时的殊死搏斗,终于冲出台风巨浪的包围圈,开始转危为安,驶向被朝霞染红的东方海平线。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船员们,个个像大病一场,几天后,到斐济陆地上行走时,他们的双腿仍是软弱无力的。事后,人们才知道,就在远望2 号船冲出台风巨浪包围圈的时候,附近有两艘外国轮船被台风吞噬……

经历了这次死里逃生后,远望船员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热爱这片浮动的国土。

姿章联控

从热火朝天的长江之畔,到碧海绿影的大洋深处,远望人踩波峰,踏浪谷,斗狂风,战恶浪,一座高山被征服,另一座高山又成为新的挑战。

1997年6月10日20时,风云二号卫星在祖国西昌发射升空,风驰电掣般地向赤道上空飞来。

185雷达伺服主控台第一操作手梁斌和第二操作手毛南平深知,远望2号船第一测控弧段前后仅4分钟,时间稍纵即逝,尽可能早地捕获目标,已成为完成第一弧段测控任务的关键。而作为捕星第一人,梁斌虽然执行了无数次任务,但从未感到肩负的责任是如此之重。

根据远望1号船传递的卫星飞行轨道参数,远望2号船的雷达天线早早等候在卫星出现点。当卫星刚刚飞出海平线,就紧紧抓住了目标。

初战的胜利,加上卫星上发出的信号强烈,雷达可以继续跟踪,测控时间充裕,使全体参试人员更加信心百倍。负责全船测控技术的孙东进、施友生、易祚禧等技术专家,虽然连续奋战多天,脸颊憔悴了、眼睛熬红了、脸上布满胡茬子,但仍精神抖擞。

风云二号卫星在远地点发动机没有点火以前,是个细长的圆柱体,在其旋转飞行过程中,头尾很容易偏离旋转轴心,来回摇摆,这种现象叫章动;章动角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圆柱形的卫星体,就会像小孩子玩的陀螺一样倒下去,这种情况出现,卫星发射就意味着失败。

测量岗位和计控岗位的各機房,处处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全体科技人员全力以赴、有条不紊地投入工作。两个多月来,他们不顾长时间的海上颠簸产生的身体不适,围绕风云二号卫星任务,多次进行认真研究讨论,不厌其烦地反复演练,他们把卫星上的仪器设备搬到船上,反复进行模拟仿真,模拟卫星在太空中的实际姿态、工况,观察发出各条指令后卫星的实际执行情况,预想和制定了多种状态下的紧急措施。

练习千日,用在一朝。

他们一个个信心百倍,要在这次实践中经受考验。

此刻,坐在船部试验大厅的史永善总师心里却在扑腾扑腾地跳个不停。尽管经过了上百次的演练,但这终归是第一次检验。为了这次发射控制任务,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一大批科技人员前后奋斗了8年,大家内心深处太渴望成功了。

第一条指令成功发出,卫星返回信息,显示屏上出现了“正确”二字,接着又出现“执行”二字。史永善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整个身心都一下变得轻松了。这是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闪现:我们一定能控制它!

第一条指令成功的瞬间,史永善转过脸去,同坐在旁边的施友生、孙东进几个人相视一笑,大家的手使劲地拉在一起,握得很紧很紧。几双眼睛互相对视着,谁也不说话,但彼此间心里都明白,似乎在传递着同样的心声:“没问题,能成功!我们的软件能够控制卫星!”

一条条指令又发往太空。

“卫星增旋指令发出!”

“姿章联控指令执行!”

“卫星飞行正常!”

风云二号卫星在远望2号船“神臂”的操纵和牵引下,顺利完成了增加转速,随时调整与太阳、地球相互间的关系,抑制章动角的发散,以预定的姿态飞向第一圈远地点。

当看到卫星从29转这个数字一转一转地增加,一直增加到43转时,史永善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两只手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他的脸庞绽放着自信而开心的笑容:“我们成功了!八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总算实现了海上测控技术上台阶的奋斗目标。”

6月11日06时30分许,风云二号卫星转到了地球的另一面,在雷达荧光屏上消失。至此,远望2号船在扣人心弦的10小时内共发出80多条遥控指令,顺利完成全部海上测控任务。全船各机舱、机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参试人员相互握手祝贺。

远望2号船这次控制风云二号卫星的精度令人惊讶:上级要求控制到离点火姿态的角度还差5度,实际控制离目标姿态还差4.995度,比允许的误差0.1度还精确;上级要求转速精度正负误差不准超过一转,实际控制达到误差不足一转(因为一转只有1.3秒);轨道测量精度达到半长轴误差12公里,比上级规定的误差标准也低很多。

风云二号海上测控技术鉴定委员会如此评价这次任务:“海上测控首次实现了高精度的姿章联控,满足了实时性的要求,提高了过渡轨道的测控覆盖率,缩短了卫星从入轨到定点的时间,保证了卫星在过渡轨道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标志着我国海上航天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鏖战海天

挑战从未停止。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

1999年11月,举世瞩目的神舟一号飞船即将升空,承担着我国远洋测控任务的远望1号、2号、3号、4号船先后扬帆,昂首奔赴大洋深处。正值建国50 周年庆典、澳门回归,这对于增强国力,巩固国防,提高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载人航天工程从立项到实施,远望人也伴随着这一工程走过了艰辛的风雨历程。远望人常说,是海员就要劈波斩浪,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飞天的壁画,从东方红卫星上天,到如今的神舟号系列,梦想将在他们手中实现。

在四艘船的任务方案中,远望1号船位于日本以东海域,主要完成飞船入轨后太阳帆板展开等关键任务,太阳帆板的成功展开为飞船正常运行提供了能源保障;远望2号船位于新西兰以东海域,主要完成变轨控制和留轨段的轨道维持控制等关键任务,变轨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飞船的运行寿命;远望3号船位于南非以西海域,主要完成返回段飞船调姿、轨道舱分离、制动点火控制等关键任务,返回控制是关系到飞船成功发射入轨后顺利返回地面、航天员安全着陆的关键动作;远望4号船位于澳大利亚以西海域,弥补多个测控通信盲圈。由于测量船分布广、纬度高,为提高测控系统的覆盖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约占整个地面测控网对飞船覆盖率的一半。

经过远望1号、2号、3号、4号船的接续测控,共同努力,神舟一号返回舱稳稳地降落在内蒙古大草原上。

神舟一号试验任务的成功,令每一个远望人都为之欢欣鼓舞,远望号的声誉享誉世界。

然而,茫茫大洋深处,更大风浪,更严峻的考验,在等待着远望人。伴着大海汹涌的波涛,远望人踏着激越的旋律,升华着他们对大海无限热爱眷恋的情感。

2002年3月,远望2号船出航执行神舟三号任务。

这是一次波折重重的远航。远望2号船刚驶入南太平洋,便遭遇热带低压气旋,出于安全考虑,躲避了两天;为把时间抢回来,不影响测控任务,等气旋稍稍减弱后,船又朝着任务海域方向加速前进,艰难地冲出了热带低压气旋的包围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船航行至新西兰附近海域时,不料又遇到了较大的涌浪,船体在浩瀚的大洋如同一叶扁舟剧烈摇晃,时而发出波浪撞击钢板的声音。

为了增强船舶的抗风险性,船停靠奥克兰港期间,及時进行淡水补给,让每个液体舱都压满舱出海,避免半舱航行影响船舶稳定。

按照正规操作程序,油水值班员对各液体舱进行压满仓检查,当压至7号洗涤水舱时,第1次加满水位后,值班员发现水位有明显的降低,情况比较蹊跷。

全船最老的船员、轮机部门技师万细春得知消息后,他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怀疑船体有可能破损,就把想法向船长吴锦高作了汇报。吴船长立刻组织人员对液体舱位进行测算和排查。通过对7号舱周围的液体舱室的反复测量,万细春发现11号燃油舱的油位异常上涨,如不及时发现的话,燃油有可能溢漏到港内,这将直接导致污染环境,可能成为涉外事件。

问题出现后,吴锦高船长立刻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故障排查。他们将7号舱的水排出,当排至一半时,发现11号舱的油水串流到7号舱。当7号舱的水排至离舱底还有1米时,又发现11号舱底部的油继续往7号舱渗流,工作人员将手探到两舱隔板处,摸到有5厘米左右的裂缝,在7号舱底也摸到了裂缝,可怕的是,裂缝的位置正处于船体中部。

船在外港无法进行钢板“缝合”作业。神舟三号任务又迫在眉睫。吴锦高陷入了远望2号船历史上最艰难的一次抉择:是返回国内修理?或是停靠奥克兰港等待救援?还是奔赴预定海域执行任务?

按照原定预案,在奥克兰港补给休整后,远望2号船将驶抵预定海域执行神舟三号任务。此时,火箭已竖上高矗的发射塔。远望2号船如果不能按时到达,飞船发射计划将全盘变动。

大洋两岸电文电话几经往来,北京载人航天工程控制中心做出决定:第一保船,第二保测控任务。远望2号船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留守奥克兰修船;二是冒险进入任务海域。

更重要的是,发射也有气象窗口,发射场的天气同样变幻莫测,已经竖在发射塔架上的飞船,同样承受着巨大的风险。但远望2号船如果贸然前行,后果同样不堪设想,海上大涌会把船体首尾抬起,中部悬空,由于船舶自身的重量,能使万吨巨轮拦腰折断;万一一个大涌顶起船身,两头悬空,船体就会从两头向下折断,顷刻之间,船毁人亡。

远望2号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每分每秒都让他们倍感煎熬。在漫长的两天两夜里,他们彻底清理7号舱、11号舱,拍照传回国内船体设计部门分析情况,多次查看分析损伤情况后,船上达成共识:只要避免在大风浪中航行,裂缝不再扩大,前往预定海域执行任务是有把握的。这一共识,与国内船体设计部门传来的结论基本一致。

经请示上级同意后,远望2号船“带伤”奔赴预定海域执行任务,选派7名同志,轮换着在舱底的裂缝处监测记录,随时报告裂缝的变化情况。

就这样,远望2号船赶在发射前到达预定海域,顺利完成了飞船前三天共37个圈次的测控任务。

可是,老天爷的脸色变幻莫测。正当他们即将开始第四天的测控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迅速逼近远望2号船。

气象人员根据资料分析,船所在的海区未来24小时内将生成一股热带气旋,风力最高可达11级。

11级!这是现在的船所能承受的极限!

在这测控的关键时刻,远望2号船绝不能也绝不会离开任务海区!走晚了,远望2号船可能被卷进台风里,“带伤”的船再经不起折腾。马上撤,就拿不到6个圈次的数据。大家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拿到完整的数据吗?

“还有24小时,无论如何得等完成测控任务后再走。”时任船长的吴锦高一边把自己的意见报告给在场领导,一面指示气象、航海等相关人员立即研究完成飞船第一测控工作段后的转移航线和距离。

此时,预定航线距离风暴中心150海里左右,船必须在13个小时内到达下一测控海域。只有短短13个小时!

凌晨,黑黢黢的海面黑洞一样吞噬着船头发出的航行灯光。海面不断增加的白浪花预示着风暴的前锋已经来临。

黎明,风力从7级升到8级,再升到9级,狂风卷着巨浪嘭哗嘭哗地跃上船头,不断落下满天雨花,前甲板上洪水一样奔流。此时,浪高已超过4米。船已不能再避风顺浪航行,应改变航向,斜迎着风,斜顶着浪,这样才能稳定住船身。但是这样,船与风浪的撞击也会更猛烈。

远望2号调整完航向,全速与风暴展开赛跑。

远望2号船的面前,是一条没有航道的海区,一边要避风浪,一边要防暗礁。两部航行雷达急速旋转,正副船长在驾驶室观察、下达操作口令……

这时,气象报告传来:风力达到10级!

也就在此时,驾驶室里电话铃猛然响起。轮机人员报告:“7号、11号舱底下管髓内,两根加强钢筋拉断!……1号主锅炉泄漏,炉水消耗殆尽,一旦贮存水用尽,锅炉会报废,船将失去动力!……”

此刻,距离完成飞船第63圈测控不到11个小时,正是抗击风浪最需要动力的时候。而船长不得不下令:停炉抢修。船上有两台主锅炉,停炉抢修1号主锅炉,意味着船将失去一半动力,这在船体有三处裂缝、面临10级风力的情况下,危险不言而喻。

按规程,停炉24小时降温后才可以进炉修理,海情紧急,抢修人员在停炉8小时不到就进炉开始工作。他们在狭小的洞内铺上冰砖,人躺在冰砖上面修理,四周热浪扑面,背脊寒彻刺骨。

……

经过近40个小时的紧急抢修,锅炉熬拖过来了,三道钢板裂口挺过来了,远望2号船保住了,风暴被渐渐甩到后面,并在预定海域圆满完成了测控任务。

这一次任务完成得非常漂亮!当远望2号船广播里传来《真心英雄》的旋律,全船人员无不泪流满面。 在桀骜不驯的深海面前,远望人又一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胜利。

对于远望人而言,从与大海相遇的那刻起,他们便注定了生命的漂泊,在蹈海探天的世界里,把青春的激情久久地唱响在辽阔的天边。

2005年1月13日,远望2号船被授予“功勋测量船”荣誉称号,这是国家给予远望人的最高褒奖。

漫步太空

神舟七號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二步一阶段的第一次任务,将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伴随卫星释放与伴飞。与以往任务相比,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除了完成入轨段、变轨段与返回段的关键任务外,还将完成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的长时间连续测控通信覆盖。

远洋船舶是有服役年限的,走过而立之年的老一代测量船风采依旧、砥柱中流,以极其壮丽的方式走完最后航程。这是一次历史空前的大会战,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试验中,远望1号、2号、3号、5号、6号船联袂出航,上演了一幕3代测量船同台登场的历史盛况。

2008年9月18日,神舟七号任务前一个星期。任务进入最后的备战阶段。早上,随远望2号船出海的黄凯高工正在机房参加联调,突然电话响了起来。“刚接到气象预报,南极方向出现强冷气流、西北方向出现低气压,两股气流正在迅速向我方推进,一周后很可能对任务海域产生影响!”

“什么!?”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黄高工立即紧张了起来:2号船在本次任务中承担关键的变轨任务,如果海况太差,测量船将不得不改变船位,放弃原定测量工况。一旦处理不好,不仅会对本船测控任务产生影响,甚至连北京飞控中心的发射计划都需要重新调整!

来不及多想,黄高工第一时间就与在飞控中心执行任务的两名同志取得了联系。接到消息后,带头的李组长立即向上级反映了情况,经过与专家分析论证,很快制定了初步应急方案:“密切观察气象动态,着手准备设计新的测量工况!”与此同时,留守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的一室总体技术人员也展开了紧急磋商,准备为前方提供技术支持。协同作战,一个环节也马虎不得!大家的神经绷得紧紧的。

晚上,远望2号船的气象会商大会上,气氛异常紧张。船舶安全和测量精度如何兼顾?新的测量工况如何确定?一个个问题摆在了技术人员面前。

临战变阵乃兵家大忌,何况时间已异常紧迫,尤其到新的测控区,原定的测控方案、设备各项参数指标都要变——变幻莫测的海况,变来变去的数据,能行吗?

船长吴锦高说:“没有问题,只要方案确定下来,我们边赶边做准备。”

“只要能掌握准确的气象数据,新工况的设计完全可以在2小时内实现!”黄高工坚定地说。听了这话,大家心里也都感到有了底。

2008年9月20日,神舟任务前5天。最新气象预报显示,5天后两股强冷气流将推进至任务海域,届时海面将出现3.5米的大浪,完全无法满足测控条件,必须重新调整测量船位!

形势紧迫!可是由于气象变化太快、太不规则,又无法提早制定调整计划,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最新的气象数据。大家心急如焚。

着急归着急,一室的总体技术人员们却一刻也没闲着。根据几天来的气象情况,大家此时正在紧锣密鼓地对数据进行计算、复核,为最后方案的确定做着技术准备。一连几天了,大家不分昼夜地连续加班加点,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2008年9月23日,任务进入倒计时,应急工况制定工作也进入最关键时刻!结合四天来的气象数据,北京飞控组的两名同志与飞控组专家通过论证认为,远望2号船重新调整测量工况可行,新工况设计工作立即开展!

根据几天来的计算数据和最新气象预报,运用室里自行研制的自动化工况设计软件,总体方案组使原本要六七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况设计在1个小时内就完成了。以此为依据,远望2号船最终制定了三天更换三个测量点的高难度调整计划。

新工况终于确定!

远望2号劈波斩浪,全速航行在茫茫大洋上,向着新的测量海域挺进。

船航行在大海上,一切的突发事件都是难以预料的,唯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顽强战胜困难!

9月20日中午,王小庆因腹部疼痛来到了医务室,但他的疼痛感来自脐周部。“但愿只是吃坏肚子了。”医生们不敢往坏处想,先给他打了点滴,吃点消炎药,消消炎。两瓶点滴下去,疼痛非但没减,体温却越升越高,并伴恶心和食欲下降,疼痛部位也由中间慢慢向右侧转移。

“是急性阑尾炎!”凭着多年从事外科的经验和医生敏锐的直觉,主诊医生沈爱玲心里“咯噔”了一下。“做血、尿常规和出、凝血时间检查,继续输液控制炎症,通知其他人员,做好手术准备。”虽然不希望动手术,但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做好了思想准备。

晚饭时间,王小庆胃口全无,只能靠输葡萄糖液补充能量。到了晚上11点,用于杀菌消炎的三种抗生素已滴了6瓶,王小庆的病情还未好转,体温在持续上升。“必须马上手术。”王志乐主任随即请示实施手术,切除阑尾。

在海上做手术可不比在岸上,除了要克服相对简陋的海上医疗条件,还要应对船舶晃动、病床抖动、病人情绪波动等给手术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

晚上11点半,手术室消毒完毕,人员、器械、药品准备相继就绪。护士张彩霞给医护人员发了无菌手套和口罩帽子,医务室里的空气好像一下子凝固了起来,一直陪伴在床边的领导和同事们也退到了门外。手术室门外几位同事举着胳膊随时准备输血,虽然没有“肃静”二字,但人们却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

王小庆被抬进了手术室,无影灯下,因寒战和紧张,他的身体开始轻微颤抖。为了保证手术正常进行,医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布带将他固定在手术台上。为防不测,他们还做了严密分工,所有情况都考虑得详尽而周全。输液、麻醉……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船外,风卷起两米多高的浪拍打着船体;手术室里,一群与时间赛跑的白衣天使们,个个身手敏捷、动作谙熟,切开、止血、分离、结扎、剪断、缝合……完全忘记了这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洋上。

深夜1点,紧闭了一个半小时的手术室门终于轻轻打开了。此刻,在波光粼粼的太平洋海面上,万吨巨轮在波峰浪谷间颠簸前行着,王小庆却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嘴角边挂着一丝微笑。

远望2号船的海上医疗队成功为轮机部门柴油机岗位操作手王小庆实施了阑尾切除手术。这也是远望2号船30年来在海上成功实施的第3例手术。

另外,在紧张的测控机房里,一组又一组数据接连发出,电波飞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实时反映出飞船的轨迹和状态。

随着最后一条指令成功发出,调度里宣布“长江2号跟踪结束”,这一刻,掌声欢呼声在船上的每一个角落里响起,胜利了!

嫦娥奔月

千万里,只为圆嫦娥飞天梦。

2007年10月7日,当全国人民还在享受或回味国庆长假的休闲时光时,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2号和第二代测量船远望3号,几乎同时鸣响汽笛,半个小时之内相继离开码头启航,带着中华民族“嫦娥奔月”的千年梦想,迈着中国航天人探索深层太空的坚定步伐,开始驶向茫茫的大海。

就在出航前不到一个月的9月14日上午,10时30分许,日本绕月卫星“月亮女神”在鹿尔岛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日本“月亮女神”计划是继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阿波罗”计划之后再次开展的人类正式的月球探索。据报道,除中国此次发射嫦娥一号外,印度也将于当年底发射月球探测器,美国则计划在2008年底发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随着美、欧、俄、日、印等航天强国都将登月作为航天计划的重点目标,各国深空探测竞争将日趋激烈。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是我国迈向探月、登月、驻月重大战略工程的第一步,是我国首颗飞离地球的卫星,它的发射标志着我国“嫦娥奔月”工程的全面启动,将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万事开头难。船还没出长江,台风“罗莎”就挟着余威横冲直撞了过来,惹不起躲得起,远望2号船临时调整计划,避台两天后奔赴长江口直接向大海进发远航。

然而,远航没过几天,天空乌云密布,海上大雨滂沱,从气象云图上看,航线前方低气压似有发展成台风的可能,如果這种可能变成现实,远望2号船就要改变航线。经过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多次会商,最终判定是一场虚惊。

穿过云区,雨过天晴,前方无垠的海面艳阳普照,迎着太阳的光芒,远望2号船开始全速远航。

经过十多天的长途跋涉,远望2号船顺利抵达了南太平洋预定测量海域。这次远望号测量船主要承担火箭三级二次点火、星箭分离、卫星由地球轨道向奔月轨道转变等关键环节的测控,与以往任务相比,这次嫦娥一号卫星由于跟踪距离远,测控技术复杂,因此对海上测控的稳定性和精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海上航渡期间,从告别祖国领海开始,远望2号船就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从设备的维护调试到卫星捕获跟踪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2007年10月24日傍晚,赤道附近的洋面映着满天落霞,格外妖娆。

“同志们,‘嫦娥奔月的千年梦想就要在我们手中实现,能够有幸参与这一千秋伟业,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荣耀。让我们勠力同心,乘势而上,全力以赴,顽强拼搏,奋力夺取任务的全面胜利……”船党委书记潘永猛澎湃的动员讲话在全船回荡,在舷窗外的茫茫大洋上空回响。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大洋上空快到十五的圆月已高悬在半空,把洋面照得银光闪闪。

10月31日夜,驾驶室里,吴锦高船长目光凝视着前方,不时发出一条条简短有力的指令,远望2号测量船沿着预定的航线,在月色下缓慢匀速地向前行驶。

涌动的海水轻轻拍打着船舷,在这静谧的夜里,声音显得愈发清晰。

时间指向北京时间17时35分,当地时间20时35分。

“丁零零……丁零零……”一阵长达半分钟的警铃声划破了全船的寂静,“一级测量部署!”远望2号船进入任务的最后30分钟准备,异常严肃紧张的氛围顿时笼罩全船。

“10分钟准备!”

“5分钟准备!”

“5、4、3、2、1,点火!起飞!”

北京时间18时05分,调度里传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激动人心的声音,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承载着嫦娥卫星,喷吐着红色火焰呼啸升空。

各个陆地测控站调度里陆续传来响亮的声音,“西昌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厦门站双捕完成”“厦门站跟踪正常,卫星飞行正常。”

时间定格在北京时间18时23分02秒。

“长江2号发现目标!”调度员刘乐的声音清脆响亮,传向遥远的北京控制中心,“长江2号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 ……

此时,卫星的各类参数连续不断地传向远望2号船,经过处理的数据又通过通信卫星向北京中心转发。

“三级二次点火。”调度员周侃诚的声音在调度中响起。

“三级二次关机。”

“星箭分离。”

此刻的机房里更加寂静,连指针的滴答声都变成了巨大的噪音。控制台的数字由着脉冲毫无顾忌地不停闪烁。

随即,“长江3号发现目标!”传向遥远的北京控制中心,“长江三号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

“成功了!”两船一片欢呼,大家相互握手、拥抱,已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太阳从云缝里挤出来,明丽的光辉洒在甲板上。

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进入始调相轨道,太阳帆板和定向天线展开正常,卫星运行正常。但测控任务还没有结束,接下来的几天内还有数个跟踪弧段的测控任务,短暂的庆贺之后,全体参试人员又回到了紧张的后续任务准备之中。

如果把大海比作历史长河,没有人能记住每一朵浪花的模样。但浪花一定会记住,远望人曾给大海奉献了一个个最美丽的笑容。

2007年11月,远望2号和3号测量船再一次联袂成功完成了对“嫦娥绕月探测工程”的海上测控任务,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我国跨入了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实现了又一历史性跨越。

走向世界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远望号船任务海域分布越来越广,航渡时间越来越长、任务频度越来越高,远望号就需要停靠外港进行物资补给、设备维修和人员调整。

时间推移到20世纪90年代,那是远望号第一次踏出国门。

1994年1月11日,远望号船接到《关于执行风云2号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发射任务的通知》,因为远望2号船执行此次测控任务的海域远离祖国3900海里之遥,航程远,航时长,其间需要进行淡水、食品、蔬菜和其他物资补给。

于是在请示上级后,北京同意远望2号船航渡途中停靠斐济共和国苏瓦港补给,然后赴执行任务海域。批复的文件指出:“远望2号船此次出海执行任务,将远离祖国,首次驶入西半球新测量海域,首次停靠外国港口,时间长航程远,海况复杂,无援救船伴随,且涉外事务政策性很强,国际影响大。望你们要周密计划,严密组织,强化管理,及时请示报告,严守外事纪律,制定各种预案和措施并组织必要的演练,确保航行安全,圆满完成任务。”

这年的春节还没有过完,远望2号船的船员们就和亲人们依依惜别,寒冷的江风吹散了人们离别的忧伤。在“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中,人们挥手告别,高大洁白的船只渐渐消失。担负着新年测控重头戏的远望2号船扬帆远航,向着新的航程进发。

经过20多天的长途跋涉,3月17日,当地时间10时50分,远望2号船首次顺利地停靠了斐济的苏瓦港。欢迎的人群中,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格外引人注目。中国驻斐济共和国大使侯清儒率使馆人员和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先遣组成员在码头热烈欢迎。

在停靠苏瓦港期间,远望2号船按计划进行燃油、淡水、食品、蔬菜补给;补充航海、气象、通信器材和医疗卫生用品。在大使馆协助下,测量系统顺利完成185G雷达对标工作;通信系统完成卫通伺服系统检修工作;轮机部门检修船舶动力系统项目18个。

在远望2号船靠港的第2天,当地一家报纸在头版头条报道远望2号船停靠苏瓦港的消息,并刊登出大幅船照和介绍远望2号船的附文,吸引很多当地居民前来参观,经与中国驻斐济大使馆协商,组织部分华人、华僑和当地学生上船参观。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水平和远望人的精神风貌,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3月24日,当地时间16时,远望2号船因受台风影响,为了不影响任务,比原计划提前离开苏瓦港,驶往任务海域。远望2号船首次成功停靠外港,安全奔赴海域执行试验任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中国航天海上测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以后远望号船停靠不同外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此,远望号船队的蔚蓝色航迹,向世界展示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发展,传递中国繁荣昌盛的时代强音。

每当远望号船停靠外港,异域他乡的码头就成了一片喜庆热烈的红色海洋。华人华侨、国外友人齐聚在码头上,打着鲜艳的横幅,舞动着欢腾的龙狮,欢迎着远望号船的到来。

在一次远望2号船停靠新西兰奥克兰港时,一位80多岁的老华侨登上远望2号,用颤巍巍的双手仔细抚摸船上的仪器设备,流着热泪感慨地说:“高科技的远望号测量船,让海外游子的腰杆挺起来了!”

告别深蓝

斗转星移,潮起潮落。

2008年11月24日,远望2号船迎来了收官航程, 12月23日参加并圆满完成风云2号06星海上测控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完美答卷。

至此,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队正式退出海上测控舞台。

长长的航线悄然划过四十年,滚滚的浪潮早已融进远望人的心田。江水拍打着船舷,宛如远望人深沉的诉说,诉说着曾经大洋深处那刻骨铭心的惊涛骇浪。是呀,四十年前远望2号船第一次走向大洋时那嘹亮的汽笛声,竟如此清晰地印刻在我们的记忆中,令无数人荡气回肠……

不朽的丰碑永远会被铭记,光荣的航程仍然会被延续。就在2009年的国庆之日嫦娥二号又成功开始探天之路,为共和国生日献上厚礼。

但此时,远望2号船的船员们,只能在电视机前激动地观看……那一张张刻画了岁月的脸掩盖不住他们内心的亢奋,仿佛他们此刻依旧驰骋在太平洋上,依旧是奋斗在测控前沿的科技工作者。

远望2号这艘功勋测量船挥别满载荣光的蓝色疆场,历史定格到告别的时刻。这是一艘有着属于自己故事的老船,一艘站在职能转型的风口浪尖的老船,一个光荣的集体有着一群从来没有退缩过的勇士。

退出海上测控舞台后,远望2号船迎来了职能任务转型,转而担负在轨航天器长期管理任务、承办青少年实践锻炼等培训班次,做好出海测量船留守组代管工作和建设爱国主义教育中心等任务。

功勋测量船告别一个满载荣光的疆场,迎来另一个满怀希望的疆场。

面对新时期的转型建设,没有风雨惊魂,没有动人心魄,远望2号船静静地泊在长江边上。年轻澎湃的心停留在长江之畔去建立一份新的事业,他们已经辟出了卫星长管的新天地。他们明白这也是航天远洋测控建设道路中不可缺少的一块铺路砖,他们明白这同样和全国人民的心在一起,他们正走在一条崭新的道路上,这里将同样镌刻下他们的忠诚。

猜你喜欢

测控卫星
利用北斗RDSS实现对无人机的远程测控技术研究
卫星“眼”中的地球 等
远望3号单船测控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静止卫星派
浅谈工厂楼宇测控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