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不是唯一,全民体育是根基
2018-12-20刘朝晖
刘朝晖
1978年至2018年,中國缔造了让世界叹为观止的历史区间。因为改革开放,中国用短短30年创造了“奥运奇迹”。从1980年中国竞技体育开始登上世界舞台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从零奖牌到金牌榜第一,从“体育弱国”到“东方巨人”,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沧桑巨变的,是中国体育由弱变强的逆袭之路。
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的中国体育盛世辉煌也走过十年,我们再度聚焦奥运,聚焦中国体育的时候,蓦然发现,中国正处于从一个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深刻转变中,中国人对于体育的观念与认识,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改革开放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
不再执拗“金牌至上”
1908年,积贫积弱的中国人发出了“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够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这三个问题终于得到答案。为此中国人整整等了100年,而1978年的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人“奥运梦”的实现。从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金牌及奖牌“零的突破”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到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国队登顶金牌榜世界第一,中国体育健儿在家门口圆梦,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大国,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得到升华。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一大批优秀运动员通过奥运会等舞台走进国际赛场,在运动项目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为国争光,彰显中国体育的价值与荣耀。然而,从洛杉矶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牌被异化成为了民族精神的象征。举国上下,对奥运金牌有着狂热的期待。夺得金牌的运动员几乎成为民族英雄的化身,从中央到地方,各种令人咋舌的“封赏”层出不穷,而未能夺金的运动员则只能默默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失败的痛苦。
1988年汉城奥运会,带伤出战的李宁掉下器械,惨败而归,等待他的是潮水般的骂声,连机场人员见到李宁都讽刺道:“哪里不好摔,跑到那儿摔去了。“更有甚者,给李宁寄刀片,希望他割脉自杀,还有一位辽宁观众寄给李宁的信里装了一根系好的塑料绳扣,并留言道:“李宁,你不愧是中国的———体操亡子,上吊吧!”随后李宁选择了退役,转型做了一名商人。三破世界纪录的跳高王子朱建华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仅获铜牌,回国后也曾受到“非同寻常”的待遇……
然而,从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登上金牌的顶峰之后,国人对待奥运金牌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变得更加平和与理性,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奥运赛事和运动本身的魅力,也不再唯金牌论英雄。在很多人眼里,金牌运动员是明星,但已经从民族英雄转变为平民偶像。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带着为国争光、振奋民族精神的视角去看待体育比赛,而是真正为体育比赛的精彩和体育运动的魅力所折服。人们开始用一个体育强国的视角去审视中国体育。
弄堂里。1982 年,上海市虹口区峨眉路。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刘翔“一飞冲天”成为超级明星,成了中国体育的标志性人物。而当他在随后两届奥运均无功而返之后,虽然不乏对其口诛笔伐之人,但更多的人表示了对刘翔的理解与惋惜之情。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洪荒少女”傅园慧一炮走红,虽然没有取得金牌,但是她的乐观与拼搏精神仍然被国人一致点赞。
在对待“海外军团”时,国人也用更宽容的目光去看待。雅典奥运会前夕,“郎平加盟美国女排”的消息牵动了人们的心。四年后,当郎平率领美国女排与陈忠和指导的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上演“和平大战”时,她经历的不是千夫所指,而是国人一如既往的热情和鼓励。当昔日“女剑客”栾菊杰代表加拿大击剑队在北京奥运赛场上打出“祖国好”的标语时,这个经典时刻被永久定格。正如一位著名媒体人所言,海归情结的诞生,正是源于民族的自信。
从1984年大规模组团参加奥运会至今,中国有太多足以彰显国家力量的符号,举办奥运会本身就是一种实力,无需再靠一名运动员去证明什么。今天中国人的眼界、胸怀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民众的大气、宽容、豁达的心态前所未有。从无法接受到渐渐宽容,一方面源自体育运动的发展为国人树立的积极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另一方面,更源自改革开放让国人的心态更加成熟宽容。当中国人越来越自信,中国体育也越来越从容。
金牌即爱国主义,金牌即成功,金牌即是一切,这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观众们对奥运会金牌的态度。现在的年轻人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参与是最重要的,拼搏其次,如果能够展现参与和拼搏,就是胜利。今天的年轻人开始认识到个体自由的价值,所以他们不愿用金牌至上的态度来捆绑运动员,也不愿用此来捆绑他们自己看比赛的热情。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这是一件有积极意义的事情。
金牌作为衡量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实力的证明,在我国竞技体育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意义。金牌所代表的荣誉感、自豪感已经远远超越了金牌乃至体育本身,它代表的不仅是个人的竞技水平,更代表了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俗话说:体育强则国家强,这是提升民族自信心、激励国人不断超越的不竭动力。所以,不能说“金牌”本身有什么不对。
但随着体育赛事的常态化,国家体育水平有了飞速提升。当今社会,体育运动金牌或者成绩不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唯一证明,更不再是体育运动的唯一目的,如果过分强调“金牌至上”,难免扭曲健康的“体育精神”,阻碍体育事业的全民化发展。同时,作为地区发展的政绩考核指标,“金牌至上”的理念,不可避免会诱发一系列不正之风。体育界曾经频繁曝光的关于“暗箱操作”、“权钱交易”“虚假比赛”相关丑闻,不比任何一个领域少。
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志丹曾说:“中国体育代表团对运动员的期待就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比赛结果,重要的是做好过程,希望他们在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聚会上实现完美的竞争,也收获人生中更多的感悟和体验。”
我们不再沉迷奥运金牌的数字,因为我们开始明白,奥运金牌远远涵盖不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全部内容。为超越自我而付出的艰辛,为公平竞争而坚守的底线,为和平友谊而推进的交流,是除金牌之外更值得珍惜和推崇的奥运元素。
里约奥运会后,以傅园慧为代表的一些新体育偶像出现,已经表现出金牌不再是检验运动员是否受欢迎的唯一标准。尤其在智能手机推动的多屏时代里,新一代的观众和运动员伴随着社交媒体长大,在新媒体的笼罩下,他们彼此有了更多的互动机会,“体育偶像”的定义也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诠释。
现在的运动员,明白要在拥有成绩的同时,建立自己健康良好的社会形象,他们愿意和粉丝互动,更开放和自信。当然,体育精神是引导青少年的偶像性因素,淡的是金牌却淡不了拼搏。
全民体育:从向往到参与
著名体育解说员韩乔生曾回忆,中央电视台编导师旭平在上世界80年代曾拍了一部体育的纪录片叫《北京运动服装一瞥》,大概内容是说穿运动服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穿着的时尚,成为一种潮流,他把大街小巷穿运动服的人记录下来,拍成一部片子。1981年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了世界锦标赛冠军,紧跟着1983年又获得世界杯的冠军,再有后面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冠军,实现了三连冠,在这样大的背景环境下,人们对于运动员的崇敬,对于体育生活的向往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在中国竞技体育书写辉煌篇章的同时,40年来,全民的体育理念也从最初的向往、追求发展到直接参与,体育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2018 年11 月18 日,上海,上马(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午7 时准时开跑。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表明,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走势,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体育人口有望达到4.35亿人。
“金牌至上”作为体育竞技的追求目标,由此而衍生的一套自上而下的体制激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迅速提升了国内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体育赛事中“唯金牌论”现象越发凸显,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不正之风不仅破坏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更阻碍了全民体育的宏观发展。举国体制能创造金牌,却无法缔造体育强国。近年来,在“建设体育强国”这一指挥棒的引领下,体育观念正从“唯金牌论”转变到对“全民健身的推崇”。
对此,体育总局进行整改,公布多种“淡化”成绩的新规,无论是奖项设置的调整,还是排名方式的变更,都表明官方“体育观”正在理性回归,是推动体育事业全民化、健康化的重要突破。
1995年,我国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此后每一年都会开展大规模的“全民健身周、月”活动,在推广全民健身工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的竞技体育再一次飞跃上了新的台阶,人民对体育健身的热情达到了新的高度。我国政府便借此契机,发挥“后奥运效应”,决定从2009年开始,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能够更加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强身健体的需要,同时能够将健康向上的大众体育精神传达给公众,推广健康生活的理念。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颁布,国务院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进而提出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的战略部署,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国家体育总局数据表明,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走势,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体育人口有望达到4.35亿人。
只有提高中国人的健康素质,才有中国梦的实现。体育之变,早已跃出竞技围场,中国正在全民体育。根据2017年国家最新全民健身状况调查公报数据,相比2016年,整体全民运动健身的人群比例增长近8个百分点,尤其是20-40岁人群,锻炼人群比例翻了一番,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从少年足球到中老年广场舞,全民健身成为近十年中国体育最大的亮点。马拉松是这些“亮点”中最显著的招牌之一。十年前,马拉松之于中国还是“稀罕”事。十年后的某些周末,马拉松赛事的场次超过50场,2017年全国举办的1100余场马拉松赛事中,参赛人次接近500万。马拉松在全国的火爆,是过去十年体育从高台走向民间最真实的进步。
2001年,包括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内的10个部委参与的《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发布。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有了国民体质状况的家底。媒体对这份报告的概括简单而形象:中国人长高了,发胖了,变弱了。而青少年体质格外引起社会的关注——1985年,当时的国家教委、体委、卫生部和国家民委4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性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并把其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每5年公布一次调查结果。当2000年的调查结果出来,在青少年体质连续15年下滑后,这个问题终于引起了上自国家领导下至黎民百姓的全员关注。
2007年5月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被业界称为“中央7号文件”,向全社会发出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动员令。党的十八大以来,与学校体育相关的文件出台之密集,力度之大,更是前所未有。总体来看,全社会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年3月初,拿到刚刚出炉的2017年全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特征的抽查结果,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一民兴奋地说:“在对比了2015年和2016年的数据后,我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青少年的体质终于稳步回升了。”
全民运动大潮的到来,使得运动人群规模持续壮大,也充分拓宽了体育产业需求端口,从而刺激产业供给能力的提升,成为体育市场爆发不竭的动力源泉。2015 年之后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速出现明显的提升,从多年稳定的14%跃至20%以上。国家统计局公告显示,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1.9万亿元,增加值为6475亿元,占同期国内GDP比重为0.9%,而这个数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体育产业之间本相辅相成,体育不仅仅是为国争光,更是对全民健康和提升产业总值的促进。当下的中国,随着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公益事业等的发展,体育的社会价值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