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对华鹰派把美国送上不归路

2018-12-20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前主任、华盛顿智库美中政策基金会主席王冀

环球时报 2018-12-20
关键词:瓦罗美中关系鹰派

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前主任、华盛顿智库美中政策基金会主席王冀

香港《南华早报》12月19日文章,原题:当美国人害怕中国时,他们到底怕什么?如今,美中关系看似处于几十年来最低点,双方的这种看法正被笼罩在误解和偏执的阴云下。如此环境下,美国年轻人如何被传授有关中国的历史文化,就变得极其重要。我2016年退休前在乔治敦大学从事60多年历史教学。我非常慎重地为学生从中西方学者中选取书籍,以期他们形成自己的中国观。

但如今,在美攻读中国研究专业的学生,其教科书目录要窄很多,作者大多是美国人。在美国,研究中国的专家越来越难以表达与美政府及媒体反华观点相左的意见。这种状况或将在接下来几十年产生细思极恐的影响。

在美国各地,新一代人正通过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等美国人撰写的教科书了解中国,而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等华裔历史学家的经典著作却大多遭忽视。过度依赖美国人的学术,正导致美国学生片面了解中国。

不妨考虑一下,若整整一代美国人都在阅读白邦瑞(宣扬“中国威胁论”的美国核心鹰派人士——编者注)的《百年马拉松——中国密谋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这类书,会造成什么影响。分

析人士认为,这本引发争议的书对特朗普政府形成的中国观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华盛顿还依赖纳瓦罗等鹰派人物,纳瓦罗有关中国的“学识”由更适合肥皂剧而非学术界的煽动性书名组成:《致命中国:与龙对抗》《即将来临的中国战争》等。

在众多对华鹰派中,我发现自己正徒劳地寻找下一代费正清、鲍大可等出于对中国的热爱而非仇恨而进入职业生涯的学者。当前氛围下,看似那些对中国持中立或正面看法的人士几乎已无立足之地。

美国人正在害怕中国。特朗普对华强硬战略、发动贸易战等都是明证。但这种对华忧虑正从经济范畴外溢到军事和战略领域。几乎每一天,都会有个美国学者跳出来将美中关系称为“下一场冷战”。

但无论两国现在奉行何种政策,美中都不得不在未来继续共存共处。两国民众——尤其年轻一代,将看到特朗普时代的结束。这正是为何应该鼓励(美国)年轻人以开放心态而非透过狭隘的鹰派棱镜研究中国。随着美中关系继续恶化,我们只能希望对华鹰派不要把美国送上一条不归路。▲(王会聪译)

猜你喜欢

瓦罗美中关系鹰派
本期导读
从“亚太”到“印太”:美国外交战略的延续与变异
新铁幕抑或新冷战:美中关系现状及中国应对之道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鹰派?
输掉比赛,赢得品德
最好的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