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人生“四季”与“三境界”
2018-12-20艾
艾
古今中外,多有感叹人生佳作。约翰·济慈,杰出的浪漫派英国诗人。其一首《人生的四季》,曾感动过无数人。
四个季节把一年的时间填满,
人的心灵也包含着四个季节。
在他朝气蓬勃的春天,一瞬间,
清晰的俊赏吸收了美的一切。
在他的夏天,他爱把年轻思想
在春天里采的花蜜反复品味,
细细欣赏那蜜汁的甘甜芳香,
乘着这高远的冥想冲天而飞。
他心灵的秋天有如小湾安谧,
这时他心满意足地收拢翅膀,
懒看着雾色;赏心悦目的万事
象小河淌过门前,不在他心上。
他也有面目全非的苍白冬天,
除非他走在自然的死亡之前。
品味起来,中国古人似乎别有一番韵味与深沉。
古人临水见鱼,所悟不一。《淮南子·说林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汉书·董仲舒传》引古人所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则意在阐释“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之理。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句“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之“惭高鸟”“愧游鱼”,则在于“羡鸟”“羡鱼”惭愧不如,隐含的心曲乃不得志,不过是“仕不逢时勇退耕,闭门自号景迂生。远闻佳士辄心许,老见异书犹眼明”(宋陆游《先少师宣和初有赠晁公以道诗云奴爱才如萧颖士婢知诗似郑康成晁公大爱赏今逸全篇偶读晁公文集泣而足之》)。试看陶公《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其诗: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胸怀大志者之郁郁不得志情怀昭然。
王国维论词学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那么,人呢?人之“自成高格”是什么?是“三境界”。亦即其《人间词话》所云: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纵有鸿鹄之志,尽管异禀俊彦大智慧,满怀激越报国之心,欲达此境界,亦绝非易事。何故?“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大千世界纷繁万变,人生际遇变幻无穷。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把握住了机遇,尚需因处于人生那个节点而异。陶渊明深悟其理:“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四时》)
清许容《春水满泗泽》全诗印
“春水满四泽”,大概是孔子说的“三十而立”之际。“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一般说,这是一个人的成长、成熟与充满创造力和爆发力的事业初开阶段。但是,若按照时下学制仔细算起来,一个人从六岁入小学算起,一路上承蒙文曲星爱怜,升学节奏顺利,直至读到博士后出站,则已经逼近而立之年。假如其间遇上几轮坎坷迂回,三十多岁方可有机会到社会上去谋生寻求有所作为。如此这般算来,此际激情四射的“春水满四泽”岁月也就开始退潮了。
“夏云多奇峰”,大致相当于孔子说的“不惑”“知天命”之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诗《小池》)。正是英姿焕发干事创业,如日中天,创造辉煌,寻求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段,人生的鼎盛时期。
“秋月扬明晖”,此际,大致相当于孔子说的“耳顺”“不逾矩”之际,人已成熟老练。不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已非“无边光景一时新”(宋杨万里诗《春日》)而是“老来境界全非昨,卧看縈帘一缕香”(宋陆游《怀昔》)的所谓“夕阳红”的人生迟暮光景矣。时候,开始逐渐淡出以生计或说谋生为本的日常生活轨道,开始怀旧,不时地回味人生。
“冬岭秀孤松”,大致相当于孔子说的“古稀”“耄耋”之际。身处“冬岭”,亦即时至人生之衰期,大多因衰老而渐渐昏聩痴呆,即所谓“耄乱”者,无可怪也。“耄期倦于勤”(《书·大禹谟》),谓年老倦勤。《新唐书.封常清传赞》说安禄山“乘天下忘战,主德耄勤”,后世以虽老犹勤谓曰“耄勤”。这般时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耄勤”者毕竟少数,故而“秀孤松”是也。《论语·为政》“从心所欲”年纪,虽说是“老要张狂”但“不逾矩”,事实上亦难以“逾矩”,心有余而力不足矣。“酒酣胸胆尚开张”“老夫聊发少年狂”,惟酒壮豪情而已。
“众生多品类,诸佛祇一般”(唐庞蕴《诗偈》其一五六)。如此这般算来,天地间芸芸众生,真正践行并实现王国维所赞颂的人生“三境界”之“自成高格”“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因其不易而世所稀见。唯其不易,方显现智者智慧与建树卓越。凡人生有所追求欲成就大业,务必顺应并把握人生四季的各个节点规范与机遇。否则,便“万事成蹉跎”。唯如此,方不致于“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明代状元钱鹤滩一首《明日歌》,妇孺皆知,劝诫世人珍惜时光,时不我待。余撰此篇,则在于戒勉有所追求的智者,自少年起即需懂得顺应人生“四季”规则,把握“三境界”,方可“自成高格”,不致鸿鹄之志皓首苍髯成蹉跎。“三境界”虽妙,“高格”令人艳羡,绝非寻常可得,非励志、睿智、急流勇进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