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成人”观探略

2018-12-20王建阳尹军宗杨永涛姚妍君

文化学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颜渊子路成就

王建阳 尹军宗 杨永涛 姚妍君

(1.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2.山东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儒家哲学是中国人追求人生、人性真理和意义的学问,从最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学问。“成人”是儒家不能回避的,通过孔子与其弟子的问答及孔子的诸多言说,可以管窥孔子的“成人”观,体悟儒家哲学视域下“成人”观的人文意蕴与精神渊源。

一、“成人”解义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1]

山东大学黄玉顺教授在《未能成己,焉能成人?——论儒家文明的自新与全球文明的共建》[2]分析到:《论语注疏》没有定义究竟何谓“成人”。朱熹集注:“成人,犹言全人……材全德备。”可见这里所谓“成人”“全人”,即今所谓“完人”(perfectman),就是德才兼备之人。不过,上述“成人”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语,动宾结构的“成人”,见于《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邢昺疏解:“此章言君子之于人,嘉善而矜不能,又复仁恕,故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也。”朱熹集注:“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可见“成人之美”就是使人完美、完善,亦即“成人”之义。

黄玉顺教授还进一步释义:成己、成人,朱熹谓之“自新”“新民”。综上所言,“成己”(to perfect oneself)即成就自己,亦即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新人、完人;“成人”(to perfect others)即成就他人,亦即完善他人,使他人成为新人、完人。

笔者认为黄教授的分析是有失偏颇的。《说文解字》对“成”的解释是“就也”,在《论语》中“成”是成为(成就)、成功的意思。《论语》中多次提及“成”字,笔者检索后,对“成”字释义进行整理,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论语》中“成”字释义

由表1可得,“成”有动词和名词两种形式,“成功”为名词,“成为(成就)”是动词。朱熹集注:“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其中,“成其事”就是“成就”的意思,也有“达”其事的意味。

《论语》中“人”的意思更广泛,有指广义的人(人类),如“人而无信”“人而不仁”。从划分人群上:有指普通人,如“三人行”;有指特指的人群,如“仁人”“中人”“小人”“乡人”“门人”;从人己关系上,多指他人。但具体是何意应当由文本出发,如“学以成人”,黄教授指出“成人”是一个偏正结构,也就是“成”作为一种修饰而言,因此“成人之美”之人应当为特指,成就他人。

先秦古籍不少处论及“成人”,笔者通过检索先秦相关古籍,对“成人”相关论及进行整理,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先秦古籍中“成人”相关论及

由表2可知[3],先秦古典文献极少将“成人”释为成就他人,多指如何成为具有某种品质或才全德备的人。《论语》原文提及“成人”仅此两例,而纵观先秦文献,其多例指向为“成为具有某种品质或才全德备的人”。如果黄玉顺教授用“成人之美”来解释“子路问成人”恐怕论据支撑不够。

从“子路问成人”句意本身来看,这并不是强调自我与他人之对比,而是就人道德养成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而言,每个人的人格特征或其成就途径应当是因人而异的,但仍然有一以贯之的道义追寻。另外,黄玉顺教授过于强调“己”与“人”在“成己”和“成人”的差别,以致用朱子的“自新”“新民”进行强制嵌套,误将“成人”与“新民”进行理论联构(实则是将后人“成己”“成人”之见强加于千年前的《论语》本义),实乃没有搞清楚《论语》中“人”在不同维度的比较诠释范围是不同的,这里“子路问成人”是在道义追寻的前提下,就如何成为具有某种品质或才全德备的人的开放性的对话和思考。

从“子路问成人”章整体的对答来看“成人”二字,成人应当是成为具有某种品质或德才兼备的人。从动名词的角度看“成人”,释读为“全人”也是完全可以的。“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的回答实则是在以开放性的态度“描述”他们的道德品质,并加以“绘事”,并没有行为规范式的说教。因此,成人是“成就他人”的解释是不通的,陷入了以后人之见强加于古人的诠释学流弊。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4]更给我们指明“成”存在特殊指向的用法。朱子说成人为“全人”,强调了“德才兼备”的主要特征,即成为一定有道德修为和文武兼备的人亦可称为君子。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5]孔子所言的“为己之学”是在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孔子所言的“为己之学”是在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而今天我们讲的“为己之学”和“为人治学”,更多地强调了主客的区分,人我之别,这恰合黄氏所论。

二、孔子的“成人”教化

“子路问成人”章首先强调了如果一个人能够集合集中美好的品质,并加之以礼乐熏染教化,则可以称为君子式的成人;而后孔子再言“今之成人者”,则从紧要处提点了子路及其同门,强调了在大义、大仁、大勇、大信面前应当如何。孔子从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进行点拨,既给予门人理想境界的追求,又教导门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做得紧要关切,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和因境施教的教育思想。从另一个角度,如果子路表露质疑,孔子是否也是在给学生进一步解惑。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6]如果子路能够简单地明白孔子所述第一句,而其他门人却无法参透一个人如何结合其他人的“强项”进行道德修为,孔子便列出几项紧要处,使得门人们能够有所规矩参照,从生活世界中更为真切地体悟孔子之谓成人的良苦用心。因此,孔子所论成人观的表述虽然是因人因境而不同,但内在的精神却是一致的,下面将逐层论及。

就其境界而言,“子路问成人”章的核心应当是孔子所述第一句:“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笔者进而联想到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7]这句话从朱熹和钱穆的注析评解中体会到礼乐“素”或“文”于人之前应当是有紧要处需要点拨于生民的,孔子并不是机械地教化门人和生民,他是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逐步提升自我与他者。所谓的“知”“不欲”“勇”“艺”应当分为两个层面理解,前三者是人的内在精神气象所展现出来的高尚品德,似分近知、仁、勇三德;而“艺”更多强调了人的生命美感,与李泽厚先生、徐复观先生的相关思想是共通的。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论语·述而》)[8]“艺”强调了人的精神生命之自由与灵气的充分展露,而容易偏于流俗和成瘾,需要“节”之以礼,“熏”之以乐。“艺”强调生命之自由,“礼”强调生命之不自由,而“乐”则强调生命之中正自然。“乐”的中正平和,通达人的内心与自然,与李泽厚先生提出的乐感文化不谋而合,也是一种“执两用中”的道德启发。

前面笔者简要论及了“艺、礼、乐”三者的特点,它们既内在,又外在,在一般人看来多为外在。而“知、不欲、勇”更多是内在的精神品性,“不欲”历来解释颇多,其实与“无欲则刚”是可以互相体悟的,“刚”指的是内心之不动摇和恒定,是“志于道”的恒定式的精神性表征,也是依据“仁”“德”进行道德实操的内在精神气象。“知、不欲、勇”品德的启发进而表征于人的身体气象,也是一种儒家威仪,“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正是这种内在的精神气象感染人,进而让人感受到威仪感。因此,“知、不欲、勇”如果从表征上看,实则是道德培植而让人感受到的精神气象与威仪,它不同于道家修道炼气所表露的身体气象,它是儒家式活泼泼的、威仪的,中正的入世感是圣人贤人气象,它应是主动地、自觉地“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那普通人为何没有这种气象,这就必须承认人是天生禀赋不一的。从荀子的认识论来看,普通人是受到了后天的遮蔽,所以要解蔽。从孟子的修养论来看,普通人是“不思则不得”,后天的性情受到污染。因此,人应当保持本自俱足的仁心。

“人者,仁也。”正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9]意在指明作为先天“不敏”的普通人,应当如何在后头培植品性,强调了“礼”之节对于仁的扶助与外在修持;强调“克己复礼”的速效,实则是顺乎人心人性的;更强调了追求“仁”应当是一个自我认同、自我追寻、自我操持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开放的人生境遇中不断学习的过程。正如钱穆学生所言:“孔子距今已逾两千五百年,今之为学,自不能尽同于孔子之时。然即在今日,仍有时习,仍有朋来,仍有人不能知之一境。学者内心,仍亦有悦、有乐、有愠、不愠之辨。即再逾两千五百年,亦当如是。故知孔子之所启示,乃属一种通义,不受时限,通于古今,而义无不然,故为可贵。读者不可不知。”[10]

因此,总论孔子的成人观,应当是孔子秉持开放性的对话思维,在因材施教中成就自我,进而感染他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强调了人应当不断保持内心纯粹自得的品德,并不断熏修自我的外在操持,进而达到“道不远人、中正平和”的人生境界。

猜你喜欢

颜渊子路成就
了不起的成就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失恋“成就”的CEO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