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 年兰州市绵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分析及防控建议
2018-12-20张新兰
张新兰
(兰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50)
绵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绵羊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绵羊流产和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绵羊生殖系统。因该病对人畜危害严重,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并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优先防治的病种。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当前我国绵羊布病呈现高发态势。兰州市是绵羊布病重灾区之一,近年来呈现新的流行趋势,由农村向城郊蔓延,以多点散发代替了大规模的暴发流行,且绵羊布病规模场高于散养户。为了分析兰州市绵羊布病流行形势,笔者对近5年来的监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血清样品 兰州市8个区(县)2013-2017年采集的绵羊血清样品。
1.1.2 诊断试剂 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抗原、标准阴性血清、标准阳性血清,均由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1.3 数据资料 来源于兰州市和所属8个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监测数据。
1.2 方法
血清学检测,按照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02)进行操作与判定,先采用 RBT 初筛,阳性样品再采用 SAT 复检[1]。
2 结果与分析
2.1 检测结果
2013-2017年全市在1947个场点对260744只绵羊采集血清进行布病检测,检出阳性1948只,平均阳性率0.75%,结果见表1。
根据2013-2017年绵羊布病不同养殖场点实验室检测阳性数量和阳性率,绘制出绵羊布病血清学阳性率趋势,结果详见表2,图1。
表1 2013-2017年绵羊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表2 不同养殖场点绵羊布病血清学检测阳性数量
注:(/)表示检测阴性。
图1 不同养殖场点绵羊布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率趋势
2.2 结果分析
根据兰州市畜禽疫病志记载,上世纪70年代初兰州市组织实施绵羊布病检测工作,实验室检测绵羊布病样品84 347份,检出阳性样品1 563份,阳性率1.90%。1985年兰州市所有区(县)达到家畜布病国家“控制区”标准,阳性检出率下降到0.03%;1986年开始组织实施布病国家“稳定控制区”达标考核工作,绵羊布病的发生逐年减少,于1990年底全市8区(县)家畜布病国家“稳定控制区”考核全部达标,抽检6 440份,未检出阳性。由于放松了绵羊布病防控工作,近年来疫情回升明显,阳性率上升至2015年的1.37%,自2015年开始加大监测力度,实施监测与扑杀相结合的措施,有效遏制了绵羊布病上升态势。从表1显示,2013 -2015年实验室检出绵羊阳性数量和阳性率均较高,2016-2017年阳性数量和阳性率逐年减少;从表2显示,不同养殖场点家畜布病检出阳性数量存在差异,以规模养殖场检出阳性数量最多,阳性率最高,5年均检出阳性;其次是散养户,4年检出阳性。
人间布病感染病例相应也在增加,1990-2009年,布病感染率由0.41%上升到3.41%,检出阳性地区由3个县(市、区)上升到37个县(市、区);2000-2010年甘肃省采用SAT试验共检查目标人群血清26 626份,阳性933份,人群布病感染率在0.97%~7.06%之间波动%[3]。根据甘肃省卫生部门人间布病疫情通报,兰州市人间检出布病病例从2013年的10例上升到2017年的47例。从表3显示,2013-2017年均有绵羊布病和人布病发生,绵羊布病和人布病感染具有相关性。
表3 2013-2017年绵羊布病阳性和人布病病例数量比较
分析家畜布病快速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 布病防控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将资金重点投入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布病防控无地方专项资金或地方专项资金不足。同时,由于绵羊布病扑杀补助偏低,导致检出的阳性羊只扑杀和无害化处理不彻底,影响了家畜布病防控成果的巩固和净化工作。
2.2.2 与卫生部门协作不畅 由于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机制不健全,布病防控长期缺乏技术交流、统一规划和有效衔接,疫情不能及时通报,影响了人、畜布病的预防和控制。
2.2.3 流通环节监管不严 由于动物及其产品全国大流通,导致检疫监管工作难度加大,在流通环节上不能有效控制和消除家畜布病的传播机会和风险,加之养殖人员缺乏布病防控知识,引进羊只时对产地布病疫情状况了解不够,从而加大了绵羊布病传播风险。
2.2.4 饲养管理粗放 近年来,兰州市绵羊养殖做为主导产业快速增加,但目前仍以中小型规模和散养户居多,由于中小型家畜场和散养户饲养管理水平有限,防疫意识淡薄,防疫能力较差,给绵羊布病防控带来隐患。
2.2.5 个人防护意识薄弱 由于绵羊布病为人畜共患病,很多养殖从业人员和基层防疫人员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在饲养和免疫注射过程中,这些高危人群感染布病的案例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3 防控建议
3.1 进一步加强绵羊布病监测净化力度
绵羊布病的防控事关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各级政府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各级财政经费投入,实施全覆盖监测,及时扑杀阳性家畜,从源头上遏制布病感染羊只流通,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和实施科学检测,达到净化目标。
3.2 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家畜检疫监管
当前,布病感染羊只的流通是造成绵羊布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应当加大对羊只调运的检疫监管,严厉打击买卖布病感染羊只的违法行为。强化羊只从高风险区(场、群)向低风险区(场、群)移动检疫监管措施的落实,全面开展绵羊布病无疫区、生物安全隔离区、无特定病原场(群)的建设与评估认证。
3.3 进一步健全相关部门之间协作机制
鉴于人、羊、野生动物之间能够循环感染布病,兽医部门应加强与卫生、林业、财政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机制,及时互通监测结果和疫情信息,积极争取绵羊布病防控资金,广泛开展绵羊、人、野生动物布病疫情监测与防控科学研究与技术交流,形成兽医部门与卫生、野生动物管理部门之间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
3.4 进一步强化个人防护知识宣传培训
由于绵羊布病可感染人,应不断加强与绵羊布病直接接触的高危人群个人防护知识的培训与宣传工作,提升养殖人员和防疫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减少高危人群对绵羊布病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