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高血压防治干预

2018-12-20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3期
关键词:收缩压血压高血压

100121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指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如未能及时有效控制,便会造成身体各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心力衰竭、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对其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有必要给予其对应护理及防范措施,有效控制血压状态,减少疾病发生。本研究选取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5例采用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2-6月收治高血压患者90例,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抽取45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45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1~75岁,平均(68.4±1.3)岁。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0~74岁,平均(68.5±1.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纳入、排除标准:⑴纳入标准[2]:①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②自愿参与本研究,并配合研究内容开展;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⑵排除标准:①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状态异常者;②合并严重心、肾、肺等器官疾病;③参与其他研究者。

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⑵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护理方式,具体内容如下:①评估:社区人员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对疾病及自身状态的了解程度。同时与其开展深入交流,建立良好交互关系,将疾病相关及预防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讲解,提高其对护理内容的配合,提高干预效果;②制定护理内容: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护理内容,从生活、饮食、卫生、心理等方面进行干预,确保其以良好生理及心理状态面对护理;③上门随访:在了解每一户家庭及患者的同时,对干预执行情况进行观察,包括患者用药依从性、日常生活行为方式、运动等,需要给予其对应指导,进一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及身体素质,使干预效果得到提高。

研究指标:对比护理满意评分及护理前后血压情况。

护理满意评分通过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包括住院环境、沟通状况、护理态度、护理技巧等方面,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护理满意评分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92.04±1.15)分,高于对照组的(73.52±1.28)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00,P=0.000)。

护理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护理前,两组舒张压及收缩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以家庭为中心进行的护理干预方式是美国卫生系统提出来的一个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改变患者生存及生活环境实施护理[3]。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由于高血压为慢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病情变化缓慢,故而临床针对其多采用常规护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并不能有效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对控制效果的需求。而本次研究将以家庭为中心进行的护理干预方式应用于高血压防治中,不仅能够对患者血压状态进行控制,也能够使其在自身所熟识的环境中接受护理。而且,在干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就诊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进一步减少疾病发生[4]。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s,mmHg)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s,mmHg)

组别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5 147.16±10.21 130.51±5.25 98.41±8.57 85.12±6.14对照组 45 147.18±10.18 140.16±6.20 98.42±8.56 90.04±7.02 t 0.009 7.968 0.006 3.539 P 0.496 0.000 0.498 0.00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高血压防治干预后,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得到缓解,其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满意评分较高,表明干预措施可有效满足患者及家属对干预效果的满意需求。通过观察其他学者对其开展研究[5],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社区高血压防治过程中以家庭为中心实施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对血压状态进行控制,并提高护理满意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收缩压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