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市自选药,安全隐患多

2018-12-20李增烈

益寿宝典 2018年34期
关键词:购药过敏史阿莫西林

文/李增烈

随着大型购物超市遍地开花,医药品超市(下简称超市)也随之兴起,提篮带包者、参观打听者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笔者曾经粗粗做过调查,入市原因有三:方便、便宜、有赠品,何乐不为?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坏中有好,好中有坏,超市自选药固然方便便宜,但也容易出现问题。下面是笔者接诊的真人真事,或许可以做个答复,给大家提个醒。

延误诊断,后悔莫及

赵某,男,42岁,胃痛3年,无间断去超市买药也已经3年,自诉方便、价廉而且能随意挑选,用过多种胃药,就是疗效不行。赵某出于无奈,来医院接受了胃镜检查,诊断为晚期胃窦癌,病理报告系低分化腺癌,已无手术可能。

林女士,40岁,恶心、呕吐半月,困乏无力来诊。患者不但面部浮肿,而且明显贫血,化验检查已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追问病史才知道,患者尿频、尿痛已数年,一年来夜尿增多,每次上超市买点药片吃,能管上十天半月,只是近来不行了。

以上两个例子就是没有及时诊断清楚,自行购药,错过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就第一例来说,其实早期胃癌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达90%,10年生存率也在80%左右,接近完全治愈。即使是中期,及早治疗疗效仍可,失去手术机会令人遗憾!

至于林女士,从泌尿感染发展到肾功能不全,经历时间不短,完全有时间治愈,关键都是一个“早”字,早检查,早确诊,然后再是合理治疗,这显然都不是自己在超市上买点药就能解决的问题。

随意购药,忽略过敏史

王某,45岁,男性,因反复咽痛不愈,嫌去医院看病麻烦,乃随友人去超市选药,一看阿莫西林服用方便,价格也适中,随手买了几盒。服用后第二天全身发红,出现皮疹,并见片片表皮脱落,诊断为药物性剥脱性皮炎,收住院治疗。

剥脱性皮炎是可以致命性的,幸好,王某逃过一劫。人人皆知“是药三分毒”,但用起药来往往忘得干干净净。

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分为毒性反应与过敏性反应两大类,前者与用药剂量有关,多可预测,后者如本例并非剂量过大,而是高度过敏反应,即使通过皮试阴性关,仍然可以发生,极难预测。

我问诊王某,答称自己有青霉素过敏史,但不知阿莫西林是青霉素家族中赫赫有名的成员,也未细读说明书,否则完全可以改用其他有效药物,何至于此!图省事却惹上了更麻烦的事, “超市门开的太大了”是否也有一份责任?笔者去过一些国家,确知此类药物没有医生的正规处方是买不到的。

购买非处方药,也需谨慎

时阿姨,64岁,因反复皮下出血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然而,她只记得血小板减少,去超市购药,见阿司匹林说明书上说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心里一想血小板不凝集,“散”在的血小板不就多了?买了几盒回去自服,心想既方便还不贵,结果紫癜未少,又出现了黑便,令人哭笑不得。

血小板凝集,是血液凝固的重要一步,前面加上一个抗字,乃是使血液不易凝固,免得安放心脏支架或脑梗时,因为血液凝固加重阻塞,并无增加血小板之药效。

再说药品名一字之差,谬之千里!他巴唑用于治疗甲亢,地巴唑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是完全不同的两类药。同是治疗甲状腺病的甲状腺片与甲状腺素片,一片之间剂量差数千倍,药品使用商品名时,这种一字之差、同音异字尤其多见,谁能记得那么准呢?去超市购药,此种谬误却是十分常见。

推荐不当,误入歧途

用药是一门很细致的科学,还要有临床经验,且不说售货员的商业动机,受到专业水平的限制也是现实,执业药师哪能顾得过来?咳嗽就推荐止咳药,哪能细分镇咳药或祛痰药?根据便秘的机制推荐通便药更非易事。近日一位老妇人欲购丹参,带回来的却是店员推荐的当归,还说功能一样,叫人哭笑不得。

至于那些免费检测或“新仪器”体验,不少都有导向性,或尚不成熟,评价结果更要慎重。

超市自己购药的弊端之一,乃是缺乏安全监督一环,一个人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医院可不行,您拿上处方去药房,专业药师有权有责审核:药与病是否符合?剂量、用法恰当否?有无皮试结果?不合格的,打回去请重开。发药者还要检查取药人员药取得对不对,又是一道监督,保证了用药的安全。

猜你喜欢

购药过敏史阿莫西林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沉默
慢性乙肝患者 要做好新冠肺炎防范
境外购药别盲目跟风
某院2014年非抗菌药物临时购药药品的ABC分析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溶出度对比研究
基于统计分析的农村人员购药行为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