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训练实践效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2018-12-20孙军杰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

数码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形式意识大学生

孙军杰 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

1.拓展训练的历史与演变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人库尔特哈恩先生,最先在威尔士的阿伯德威组建了第一所“outward bound”的拓展训练学校。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1990年拓展训练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兴起,我国在1992年也相继发展,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开始通过这种方式来磨练团队或个人,1999年以“拓展训练”命名的体验教育模式整合改造后进入中国高校体育课堂。

2 拓展训练的发展形式

拓展训练之所以发展壮大,首先它较为新颖;其次,它在发展中也在不断地完善与细化。再者,拓展课程的设置与安排都是根据培训对象精心策划的,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把训练中总结的经验应用到工作学习中去。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较为主要的模式:

2.1 企业培训模式

社会上一些拓展训练公司针对企事业单位的具体要求策划具体的培训课程。为企业挖掘员工的潜能与激情,提高领导与主管们的管理技术水平,从而使团队更加团结、更加有凝聚力,继而创建企业文化,培养团队精神和团队行为意识,最终为企业创造高绩效的工作打造氛围。

2.2 休闲旅游模式

旅游景点结合景观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积极引入拓展训练,一方面增加效益,一方面为都市人在余暇时间走出城市,走进大自然去愉悦身心、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使参与者在游览休闲的同时又积累生存的经验,领悟生活的真谛。

2.3 课程教育模式

它是学校教学改革与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教育形式。以心理学、管理学和体育学科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大数学校以体育课为主,一少部分学校以社团培训形式进行。

3.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共生形态

3.1 拓展训练符合新时期教育思想的需求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人本教育、素养教育和“三自主”等教育思想指导下和教育改革形式下,拓展训练走进课堂,弥补传统学校体育的某些不足,从而培养出更加全面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较强壮会适应能力,有较强创新思维的人才。

3.2 拓展训练符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参与、合作、尊重差异与体验成功。从而形成了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活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身体健康知识为载体,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技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善心理、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寓思想教育、生活生存教育和社会适应的教育,于体育课程教育之中,使学生参与体育、融入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

3.3 拓展训练的特点与体育课程唯美匹配

拓展训练通常利用复杂的地理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拓展训练课程特点是强调健身性、挑战性、终身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途径多、方法多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体验学习过程中,场地变化大、范围大、器材形式多、数量多,身体参与广、运动量多的特点迫使其与体育进行匹配。因此,高校引入拓展训练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符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符合学生的需要!

3.4 高校拓展训练课程

高校拓展训练课程融合了拓展项目设计新奇并具诱惑力,学习形式采用启发、引导、提示的方法,帮助学员发现自身潜能,自我消化,主动去摸索、去寻找、去体验、使思维进化,行为改变,经验共享等特点,形成了具有:①体能消耗最佳、心理挑战最大;②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团队学习为组织形式、参与性强;③强调优美的户外学习环境;④一种体验式学习特点的课堂教学。拓展训练的课程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也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一条最佳的训练方式。

4.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实践效用

4.1 拓展训练提高学生学习激情

兴趣是学习的首要动机,只有有兴趣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学习。拓展训练主要是针对心志、身体、品格三种基本素质,通过一系列充满趣味与挑战而又不乏人生智慧的活动,吸引了大批的大学生参与其中。所有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高校学生选课人数都居高不下,上过拓展训练课程的学生向没上过的积极推荐,吸引了更多的学生的注意,也激起了他们对拓展训练课程好奇心,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4.2 拓展训练促使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现代意识,即: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奋斗意识、创造意识、信息意识、民主意识、协作意识、组织意识、社交意识、健康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意识等等。拓展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取得成功的方法,走向成功的心理素质。

传统体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较为薄弱,由心理问题而导致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极端的也时有发生。因为 ,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促进高校校学生健康发展的根本,拓展训练的功效解决了学生这些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3 拓展训练提升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拓展训练使学生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最终提升人的潜能,使学习者的人格素质得到提升。拓展训练又是以全面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成功素质为目的,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行为训练、游戏、个案分析等),以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行为训练为主,强化大学生的成功素质,确定目标,果断行动,以强烈的参与性和心理激励帮助受训学生树立和强化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锻炼实践能力,塑造健康人格,在短时间内给受训者以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机会,感受成功,竭力培养具有领导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这些形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结束语:拓展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一种形式,在教育中弥补了传统体育教学的教育缺失,拓展训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增多了身体与心理的体验形式,改变学习的定势思维,打开了学习空间,受到学生的钟爱,应在发展过程中继续完善与推进拓展训练体育课堂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形式意识大学生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意识不会死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