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

2018-12-20许劲松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数码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教学方式计算机

许劲松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1.1 学生基础水平、接受能力均存在差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大多数院校都有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开设,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教学资源的不同,加上学生自身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不同,他们的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计算机教师普遍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好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状况时常出现。比如,有些学生能够熟练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对文档进行设置、编辑,源于他们之前学校有过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在高职中学计算机并不费力;反之,部分学生可能来自于农村学校,学习设备并不完善,面对机械化的电脑编程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更有部分来自山区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可能在中学阶段没有接触到计算机课程,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理念容易挫伤这部分学生学习的自信。久而久之,学生计算机学习两极分化过于严重,教学成效甚微。

1.2 教师的教学方式,教材的内容相对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设备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并且受到很多教师的喜爱。在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师都倾向于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他们觉得这种教学手段十分便捷。可是事实上多媒体教学需要合理的运用,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出现这些问题:很多的计算机教师把自己的课上要讲的东西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现出来,他们觉得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所以在课件中增添许多新的内容,课上也增加了讲授的量,虽然知识呈现方式改变了,讲授的方式依旧是传统的“灌输式”,传统的大量知识点的传输教学,很少有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创新教学,陈旧的教学手段显然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更大量的知识灌输会让学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计算机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很多的基础知识,是需要教师耐心的教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去理解、掌握的,可是事实上很多的学生没有真正理解那些基础知识,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去应付考试。与此同时,很多高职院校选用的教材版本老旧,现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老版的教材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策略探析

2.1 结合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摒弃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接受能力的快慢因材施教。教师可以设置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均衡教学资源,尊重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新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得到计算机方面的提升。

在计算机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不应将重点设置的过于容易,这样容易滋生有一定基础学生的骄傲情绪,导致这些学生后期进步不大;教师也不应该将难点设计的过于复杂,这样容易挫伤基础薄弱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学习质量不高,无形中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所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能够避免上述情况出现。比如,在高职学校开学时,对班级学生进行统一的计算机基础测试,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层次的结果应该保密,其次将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4人组成一个小组,分组教学。针对重难点,教师可以录制相关微视频,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观看的次数,在课堂中进行小组任务的布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该难易结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同时,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针对小组合作的结果,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2.2 对教学模式做出改变,创新教学手段

对于很多的高职院校而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各个学校的发展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每个学校需要按照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去更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式。计算机教师要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灌输式”教学,课堂上多给学生一点展现自我的机会,合理的规划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梳理知识的重点难点,留出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学习能力,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计算机教师要巧妙的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计算机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是紧密相关的,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多媒体设备广泛存在于教学课堂之中,教师要合理正确的利用它进行教学,不能笼统的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按照学生的学科专业采取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同样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中可以尝试着结合多媒体和网络开展教学,去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去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3 调整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体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提升学生计算机的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少教”,引导学生进行“多学”,“少教”并不意味着教师缩减教学内容和,而是要做到精讲精练,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与练习。只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理论内容的重难点,提升计算机学习的效率。但是部分高职院校采用陈旧的学科教材,加上教师墨守成规的照本宣科,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详略得当,导致基础知识反复讲,难点一带而过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高职院校的相关教育者应结合计算机教师,认真研读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结合素质教育的教学需求,不断调整计算机教材,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做计算机课程的设计者与开发者,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学校和教师都需要高度重视,教师要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实践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教学方式计算机
清律的基础知识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安全
汽车空调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