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怎样你就说出那个词
2018-12-20编辑春苗设计侯宇
编辑 /春苗 设计/侯宇
现场1
有一次我在一家小店吃早餐,和我坐在同一张桌子对面的是一对母子。那个小男孩看上去4岁多,正上幼儿园的年龄。在等饭的时间里,孩子坐不住,一会儿踢踢桌角,一会儿把凳子当马骑,嘴上还说“卡哒卡哒”;一会儿玩桌子上的一筒卫生筷;一会儿跑开。妈妈看在眼里,一脸的生气,站在那儿训孩子:“不要把凳子弄响,人家有意见的!不许玩筷子,没听见吗!不要乱跑,规矩点!”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我发现这个妈妈说了十多次的“不要”这样的话,而孩子呢,根本不听!你制止了这个,他又玩那个!
这个时候,我也在等饭,于是就把这孩子招呼过来,说:“小朋友,来,你过来。阿姨想和你说个话。”孩子走过来了,问我什么事。我立即拉起他的双手,微笑地对他说:“你很可爱,很聪明。”他听了我这话,奇怪地看着我。“你看,你在等饭的时间,没有浪费时间,做了这么多事。你会摆筷子,你想把凳子摆好,你想让自己活动活动,在锻炼身体,是不是?”孩子半信半疑,回答“是”。
这时我看到孩子的妈妈很惊讶很不理解的样子,正奇怪我为什么这样说。我只管继续对孩子说:“其实,这些事可以在家做的是不是?饭店里人多,其他人也要吃饭,如果这些事情放在家做,就不会影响别人,你还可以尽情地做这些事,快乐地玩,是不是?”孩子听了我的话,使劲点点头。我又表扬一番:“嗯,我没看错。一看你就是懂事的好孩子!”
现场2
5岁的姐姐正在搭积木,弟弟看见了,上去就要抢。姐姐大喊着,一边去保护自己的积木一边去推弟弟,差点把弟弟推倒。弟弟哭了起来。奶奶生气地走上前,“教训”姐姐说:“你就不能给小弟弟玩一会吗?”“不给,就不给。”姐姐的态度很强硬。可是弟弟还是哭,而且非常想玩那个积木。爸爸忍不住了,上前对姐姐说:“那好,以后我们只给弟弟买,你也别玩。”转向弟弟:“爸爸明天就给你买一个更好的。”“你说你怎么就不懂得分享呢?”姐姐仍然很强硬:“那也行,反正我不给他玩。”看小妮子的态度的确强硬,我只好转变思路,故意对弟弟说:“姐姐不是不给你玩,姐姐是想搭好一个漂亮的房子再给你。你看你太小了,姐姐担心你不会搭,先给你做个示范。姐姐,你是先给弟弟一块还是两块?”姐姐想了想:“先给你一块吧。”“你看吧,姐姐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都懂得分享,何况自己的弟弟呢?”听了这话,刚刚还拒绝和弟弟玩的姐姐把刚刚搭建好的房子拱手送给弟弟:“你玩吧。随便玩。”“那如果弟弟给你弄得乱七八糟的话怎么办?”“没事,拆了还可以再重新搭嘛。”
现场3
3岁的豪哥很爱吃糖,而且看见就不会放过。他总是偷偷地趁妈妈不注意去拿着吃,就算妈妈藏起来他也会发现,然后一下子吃好几块。一开始妈妈就会跟他说不要吃那么多,可是他根本不听。妈妈说多了,他就表面上答应私下里还是偷着吃。有一次妈妈换了一种方式,妈妈说:“儿子,你过来妈妈跟你讲为什么不让你吃那么多糖。你知道吗?吃太多甜的东西对牙齿不好而且会身体不好,如果你牙疼了就是吃糖吃多了,小虫子在咬你的牙齿,你的牙齿就不漂亮了,吃多糖你还会咳嗽很难受,你说对不对呢?”儿子想想点点头,把手里的糖放回去然后跟妈妈说:“妈妈,我以后就吃一块,吃完多喝水好吗?我要有漂亮的牙齿。”
例一:希望词:勤快 反义:懒。
反说:不要这么懒,你怎么这么懒!你真够懒的!
正说:你勤快一点,你比上次勤快多了。
例二:希望词:认真 反义:粗心
反说:你不要这么粗心。
正说:你认真一点。
为什么不同的语言,会带来反差如此大的反应呢?这主要是看话语所传达出来的信息给了孩子怎样的感受。一种话可以有两种表达。如要让孩子愉快做事,最好要用正面的语言说,而不要用负面的语言说。因为孩子也和成人一样,不希望老是被否定、被指责。只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思维习惯,导致我们一不小心就容易说出负面的语言。那么怎么避免“祸”从口出呢?可事先来做一种句式的练习,然后在生活中尝试着运用。
例三:希望词:快 反义:慢
反说:你这么慢。
正说:你快一点,我相信你能快起来。
方法是:你希望孩子怎么样,你就把这个词说出来。这叫“希望词”,再找出它的反义词,然后把反面的说法改为正面的说法。
例四:希望词:干净 反义:脏
反说:你弄这么脏。
正说:你可以保持干净一点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