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教视角下的大足石刻历史文化探析

2018-12-19李倩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7期
关键词:塑像石刻佛教

李倩

摘 要:大足石刻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国的内陆山区,因其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所以保存的相对完整。大足石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所呈现出的雕刻技艺、文化内涵以及艺术价值具有深远意义。石刻的栩栩如生刻画出浓厚的宗教气息,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保护的。

关键词:宗教文化;深远意义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周边的大足区内,距离重庆市区约有160多公里。它的建造始于唐朝末年,主要是以佛教文化为主的造像奇观。大足区是属于重庆市的一个直辖区,历史上的大足始于公元758年,隶属于当时的昌州一带。之后才迁徙到今天的大足区,以“大丰大足”的美好意蕴而得名。

一、大足石刻历史文化悠久

(一)从古至今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中的造像作品十分丰富,其中最早的一处大约为公元650年所造。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造像高潮可以追溯到公元892年,那时的城北龙岗山一带准备营建“粮贮十年,兵屯数万”的永昌寨。与此同时在北山凿造了大批的佛像。至此以后,各州、县的官吏百姓、僧尼们相继效仿,直到公元965年。佛像的不断营造形成了大足石刻历史上的第一个造像高潮。大足石刻的宝贵文化价值被世人发现并保护至今,在1999年12月1日正式的列入了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游客前来参观研究。

(二)大足石刻的文化价值

大足区历史文化悠久,尤其以精美的造像,人文景观为主,开发了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据统计,大足区境内的石刻造像多达75处,其中雕像有5万余身,铭纹10万余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6处。大足石刻的数量和规模如此庞大,而其中的内容却也极为丰富,每一项都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艺术作品,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与保护。其中,宝顶山石刻中的千手观音可以说是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真正有1007只手的观音塑像。一般来说,观音造像的手臂数量只要达到了十只,就可以称为“千手观音”。所以我们普遍所见到的千手观音塑像只有10余只手臂,而宝顶山石刻中的观音塑像却确确实实的拥有数千只手,可以说是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大足石刻中的北山造像中,以龛窟的数量之多为名,也被誉为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的“石窟艺术陈列馆”。

大足石刻中的造像内涵多以故事进而宗教以及生活哲理为主,用精美的塑像形式表现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又汇集了儒、释,道“三教”为主的思想艺术。大足区拥有如此多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探究和挖掘。

二、宗教文化在大足石刻中的体现

(一)六道轮回中的宗教文化思想

石刻雕像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等,用文明的艺术形式展现宗教信仰。大足石刻中的六道轮回塑像,主要是以佛教的角度為主来表现世俗世界。佛教相信一切都有因果联系,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在六道轮回中,由“无常”掌握着一切,是体现了世事无常,世界万物都是会变化的这一规律。六道轮回共有四圈,又从中心一圈分散出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分为六个部分。中心的第一圈为修行之道,表示着“万缘发于心,一切由心造”的因果体现。第二圈表现了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以及地狱道。其中前三者为善道,后三者为恶道。佛教坚持以善为主,心地善良就会得到好的结果,反之就会进入恶道而受到惩罚。正是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体现。第三圈是佛教提倡的“十二因缘”思想。以塑像艺术的形式,生动的人物塑造来表现了生老病死的痛苦,以及爱别离,求不得等的思想主义。最后一圈,以“贪”和“爱”为主,阐述佛教思想中的弃贪念,弃情爱的基本观念。

六道轮回塑像建成约是南宋时期,那时候的佛教正是盛行之际,而这其中所表达的“因果业报”,都是以一个无贫苦无暴力的和平世界为目的,向世人传达的佛教思想。

(二)大足石刻处处体现的孝义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足石刻宗教文化丰富,其中也有不少描绘孝义文化的石刻,主要体现的都是从世俗角度出发,人世间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孝义亲情。大足石刻中的传统儒家孝道的内容,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体现。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曲折的演化过程,最终展现在今日的大足石刻造像艺术中。在宝顶山石刻中,有一组“父母恩重经变”的塑像,讲述了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的过程。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佛教中,都会宣传孝义的重要性。但在最初佛教传入中土的时候,印度佛教思想与汉文化却在孝道的观念上产生过分歧。印度佛教中提倡的一种说法是“一切众生于六道中互为父子”。是一种没有亲情,更没有孝道的观点。在我们传统的儒家观念中,提到孝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礼仪。原始的佛教主张的是削发后出家,不谈论婚嫁。而我国的传统思维却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受到了不同的异议,为了使佛教可以顺利的在中土和汉地传播,早期的佛教高僧们也一直致力于调和佛教与儒家之间的理论矛盾。最终经过了长期的争论,佛教才真正吸收了传统儒家孝道的观念,成为适用于我国的佛教传统观念。

(三)“三教合一”的大足石刻特色

大足石刻内有着保存较为完整的大量精美造像,其内涵丰富、底蕴深厚、题材多样。这些造像体现了我国传统的佛教、道教以及儒家文化的精髓,反映了生活元素,民族元素的动态。可以说是我国石窟文化中很有特色的“三教合一”的石窟艺术。大足石刻“儒、释、道”三教合一标志着外来佛教艺术与中国的本土思想的融合。佛教作为异质文化,和儒家共通的部分较少。其中,尤其凸显的是佛教对于儒家的“孝道”文化思想的吸收,更加的说明了佛教已经融入中国文化,开始往世俗方向发展。作为中国少数的以三教合一的形式体现的石窟艺术而言,由外来到融合,由异化到融合,适应的变化,在宋代时期达成一致。而这一变化呈现出来的就是如今还保存完整的,另世人都叹为观止的石窟艺术了。

(四)宗教文化逐渐世俗化的发展

世俗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是由西方的宗教社会学论证而成的。其中主要体现了现代社会中宗教地位的退缩和影响,这样的变化使得宗教文化更加接近政治、经济和生活文化的层面。通俗的讲就是更加接近生活了。在大足石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描绘了人世间的生活方面的塑像故事,在這些故事的背后,都反映着关于佛教文化或者儒家道家思想的深刻含义。可见,佛教文化从仅仅只有脱离世俗的“佛”的形象和故事,开始转变成更加接近于人世间生活的世俗形象了。这些塑像生动的说明着,中国宗教的信仰世界开始像向世俗思想的世界逐渐靠拢了。外来佛教在传入中国本土的时候,怎么样才能顺利的向百姓进行传播,如何能拥有更多的信徒,以及如何适用于中国本土文化等的这些问题,都通过宗教世俗化发展的变化而解决了。在大足石刻中,许多描绘人间百态的塑像故事都十分的深入人心,而在这些塑像的背后,也都阐述着一个个更加值得思考的哲理,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三、大足石刻宗教文化的意义

大足石刻三教合一的造像艺术,是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为辅的。石窟造像的特点鲜明,属于石窟艺术的范畴。在结构方面,多为早期的“庙宇殿堂”形式,其中雕刻方式多样,分为圆雕、高浮雕、浅浮雕、浮雕、阴雕等多种类型。高浮雕出现的频率较高,表现出大足石刻深厚的文化造诣,令人叹为观止。石刻所展现的画面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各个阶层的人物生活场景,生动形象的社会文化体现,记录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历史画卷。虽然石刻在历史的磨练中有部分损坏,但依旧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历经岁月的冲洗也熠熠生辉着。

石刻造于自唐永徽元年,盛行于宋代,后衰落于明清以及民国时代。是跨越了数余年,积攒了无数造像工匠的汗水与杰出的创作能力而形成的历史杰作。蕴含着的丰富的文化内容,使其成为中国雕塑艺术史上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宗教艺术的完美呈现。尤其是它对于世俗生活的生动刻画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军事、民俗情况提供了帮助。也是研究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重要依据,更是为研究古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情况提供了借鉴。各阶层人物形象,以及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宛如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有极高的宗教世俗文化艺术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 向自强,张书军.从大足石刻看中国古代宗教哲学的世俗化和艺术化[J].川东学刊,1995:9-12.

[2] 胡昭曦.大足宝顶石刻与“孝”的教化[J].中华文化论坛,1995:55-60.

[3] 许孟青.论大足孝道石刻在佛教中国化中的作用[J].宗教学研究,2010:80-83.

[4] 郭晶.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石刻世俗化审美特征及成因研究[D].西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塑像石刻佛教
中外石刻大不同
西狭颂摩崖石刻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佛教艺术
礁堡·塑像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
毛主席塑像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