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产业与新时代文化的融合

2018-12-19徐魏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7期
关键词:传统体育瑜伽体育产业

摘 要: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也会随之改变。美好生活的需要不能没有强健的身心,故而体育产业的发展将紧扣时代的脉搏。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体育产业与新时代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是体育产业迅速腾飞的关键点。通过对当今社会健身瑜伽的发展现状分析,梳理出体育产业其它领域和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开拓新市场。

关键词:体育产业;瑜伽;大众健身;传统体育

一、新时代文化与体育产业

(一)体育产业在新时代中的发展需求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改变提醒人们不论是日常工作的重心还是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都要有所调整,改革与发展有了新的方向性的突破。这需要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了解我国现阶段各阶层、各年龄段不同地域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广泛吸收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向,及时地自我反思并借鉴其成功经验,紧跟时代潮流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出真正适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新策略。

(二)新时代文化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1.全民健身热潮的深入与优化

近几年在“全民健身”的号召下,我国已经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马拉松”、“健步走”、“广场舞”等活动已经从一种全民健身现象转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全民健身活动的第一阶段。这些成绩虽然可喜,但这并不是全民健身活动的成熟形态。从“国民大健康”视角来审视当下体育产业的发展不难发现,我国国民已经逐渐具有健身意识,对健身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但是我们的硬件基础设施不完善,全民健身活动的信息化、科技化程度不高,自发性虽强但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发展程度相对原始。

自2015 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体育产业开始涉足O2O 模式,对线上线下模式进行充分的布局,并在体育市场进行推广实施,很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收益,使得O2O 模式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型方式。这些“早鸟”的起飞是对新模式的勇敢尝试。O2O 模式上的教练或社会指导员也需要对健身者进行科学有序的指导,严格遵照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进行特异性的健身设计方案,来科学认识健身。所以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与升级需要更多普及健身知识的社会活动和应用软件,只有每个人对能健身的概念有了准确清晰的认识,才能顺利完成全民健身的相应号召。

现阶段体育产业O2O 的可持续发展、健身事业的繁荣,不仅要求合理有序,还要科学安全,长效发展。通常情况下,人们比较常用的有三种O2O 模式:寻找健身教练类、预定场地类、社交类。这三类O2O 模式前景都较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对体育的需求。可当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O2O模式的前期收益与功效虽然令人十分期待,但其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还是不容忽视。如:线上同类“APP”产品过多缺乏有力监管和质量检测标准,大众选择困难;健身人群集中率低,不能很好地在线下开展更多活动,留客率低;线下对接的建设场地资源不足,不能满足健身人群的需求;以及不同类型的运动APP自带运动健身数据存在差异性,不能在标准量化的前提下提供用户健康数据的指导。这些存在的弊端会使用户产生厌烦心理和不信任感,会对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有所影响。

2.“新中产”阶层的健康生活理念

“新中产”阶层是指年龄在25至40岁左右,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年收入10万元以上,在城市拥有80平米以上住房以及10万元以上家用汽车的人群。这些“新中产”们普遍热爱环保与公益事业,倡导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生活理念。其生活观念受到欧美及日本等国的影响提倡“乐活”生活方式,甚至自发组织一些小型的运动或慈善活动,有着乐观积极的生活情趣。这些新中产人群是体育产业中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有着较高的购买力、愿意投资身体健康更有着知识付费的习惯。此類人群有强大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由此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有新的思路:(1)提供中高端的健身项目服务,中产阶层的需求是要满足其“与众不同”的小众心态,如马术、传统弓箭射击、日本剑道、泰拳和年轻人喜爱的滑板、跑酷等;(2)从销售健身服务到销售生活理念。瑜伽作为新中产阶层中最为普遍运动项目并不仅是在推销瑜伽课程,更进一步的是推广“宁静”、“极简”、“有机”的生活方式并随之推销相关的辅助产品;(3)明星效应。著名演员孙俪是瑜伽爱好者,在她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经常可以看见她联系空中瑜伽的照片。在明星效应下,空中瑜伽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成为人们所追捧的新时尚。

3.青少年体育产业的创意性、个性化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国家昌盛的保证。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对未成年人体育文化精神的培养,其中包括我们教育中耳熟能详的“德智体美”、“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等观点。4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基础体育设施还不够完善,社会普通公民的体育文化意识也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总体程度与发达国家地区仍有较大差距。面对此种现状,需要更多的体育公司能够关注到青少年体育产业的创意性、个性化发展,为青少年体育提供指导与服务。我国要成为体育强国,对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和个性化培养是不可或缺的。未来社会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都需要具有良好体育精神和意识的新一代公民作为基础来支撑,加强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就正好能够培养这样的未来公民。

二、健身瑜伽在当代的发展现状分析

早在19 世纪时,瑜伽热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其间诞生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瑜伽大师,如:Vivekananda、B·K·S·Iyengar、Swami Ramdev等。进入20 世纪后,瑜伽运动在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两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社会动荡与人们心理上阴霾,瑜伽与东方“禅”文化相结合,因其健身功效和心理疗愈作用下在欧美一时间备受好评,并逐渐发展成为欧美社会主流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第69 届联合国大会上,设立“瑜伽日”,并获得175 个成员国的支持。由此,每年的“6.21日”成为国际瑜伽日。

三、瑜伽产业领军品牌案例分析

国外瑜伽行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的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前景与思路,近几年我国瑜伽产业的发展迅速,形成诸多有代表性和用户口碑的品牌。如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心展中国”万人瑜伽派对、摩登天空跨界合作推出潮流周末活动Flow Sports & Music Day,我国越来越多的瑜伽大品牌也渐渐开始了跨界合作的新动态。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wake”,中国今年来具有影响力的瑜伽品牌,已经实现iOS、安卓、电视TV和PC全端覆盖,累计注册用户达400万。这款软件现已与陌陌、探路者、WPP集团、DayDayUp、清华同方、分众传媒、58同城、举贤网等200多家企业长期合作。服务城市也由最初的北京发展到上海、广州、杭州、三亚等其他城市。

四、对新时代瑜伽产业发展的反思

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单独发展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从业人员深挖运动细节,尝试找寻更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并找寻跨界合作契机。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应放在第一位。只有足够数量的专业人才储备,才能产生更多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创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中国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原创性。瑜伽作为体育产业中的一部分,想要在中国快速的体系化、产业化发展需要诸多瑜伽赛事的推广和普及。这种发展与推广的方式可以参考马拉松项目在世界各地快速流行的经验,承办国际马拉松赛事不仅可以宣传体育文化展现体育魅力,更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通过“体育+”的方式,将体育元素融入其他业态,使该业态产生意想不到的增值效应,产生新的融合型或结合型业态,形成体育与其他业态互惠共赢的格局,实现体育效益的辐射关联。通过体育核心产业和相关产业,关联引动其他业态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在风景优美的自然区域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瑜伽文化小镇。

五、结语

一个国家的兴盛离不开文化的昌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需要强势的体育文化作为支撑。我国想成为全球文化影响力大国,更需要源源不断地文化输出。在诸多文化因素中我们能发现体育文化的渗透是最易被接受的,这也就是瑜伽能够风靡全球的原因。瑜伽虽然是外来文化,但是在我国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能适應中国的国情与文化氛围,并随与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创新性发展。通过国内外瑜伽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反观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使之在当代体育产业中发光发热。不论是瑜伽行业还是传统体育项目,当古老的体育文明想要在当今社会更好的发展,必须实现跨平台、跨领域合作,同时体育作为一个产业要与百姓日常相融合,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张会敏.体育产业中的O2O 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3):123-126.

[2] 徐柏杨,杨小帆.移动互联网对学生体育学习影响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5(1):71-73,121.

[3] 栾开封.《全民健身条例》试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 2011(1):6-8.

[4] 赵鸿博.论加强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8(2017-10-16).

作者简介:徐魏(1987- ),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传统体育瑜伽体育产业
Hello White瑜伽馆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的研究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浅析甘孜藏区中小学学生体育教育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