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喀尔赛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调查
2018-12-19姚文遐
摘 要: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喀尔赛镇为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建设采取了许多措施积累了一定经验。针对目前形势,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打牢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反分裂斗争教育,继续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樹立宣传思想工作的“大宣传”理念,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合力,加强民间艺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深与周边兵团及墨玉县各地方的交往交流。
关键词:墨玉县喀尔赛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
近年来,和田地区墨玉县喀尔赛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年”、“两学一做”、“民族团结一家亲”等重点工作,狠抓教育宣传、教育疏导、强化法治意识、加强文化宣传管理等,建立了覆盖全镇的宣传思想文化体系。
一、喀尔赛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主要做法
(一)整合资源,形成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合力
1.喀尔赛镇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已形成了镇有宣传文化中心、村有文化活动室、户有“现代文化示范户”三级网络体系,形成一呼百应、齐抓共管的大宣传格局。首先,按照“三个一切”,即整合一切宣传文化资源、整合一切宣传文化经费、整合一切宣传文化工作人员的原则,成立了喀尔赛镇宣传文化中心,设主任1名,负责全盘工作,副主任3名,分管部门工作,分设文化体育部、广播影视部、外宣工作部。并通过建立规章制度、落实具体措施,保障“人员、时间、地点、经费”四落实,做到每月有计划、每周有主题、每天有活动,在推动全镇日常工作以及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规范村文化活动室阵地建设,利用体育设施和数字投影等资源,开展经常性文体活动;对村级宣传文化干部、民间艺人、青年文化能人,及时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对参加文体活动的民间艺人每人采取每次发放补贴100元、节庆日慰问、扶贫物资帮扶,对聘请的青年文化能人,按月发放生活补贴、各类惠民政策倾斜等激励方式,把政治素质高、善于做群众宣传文化工作的各类人才紧紧吸引到宣传文化工作中来,确保了各项宣传文化活动的开展。
3.注重广播宣传,发挥“喀尔赛之声”广播栏目的宣传引导作用。一是以“听农民说话,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为宗旨,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安全可靠、保证长效”的原则,“喀尔赛之声”栏目分成“身边的事、政策信息、法律科技、道德模范、青春梦想、文化园地(青春点歌)”6个板块,依托镇广播传输平台和农村广播“村村通”工程资源,在传送中央、自治区、地区、墨玉县等新闻节目的基础上,每周至少制作两期节目。二是发挥法律宣传的平台。录播和田新五篇文章、五个读本,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等内容,加强法律宣传。三是开通“我眼中的60年变化”节目。在自治区60年大庆之际,开通专题栏目,邀请各界人士走进录播室,畅谈自己眼中60年的变化,营造节日气氛。
4.对外突出新闻报道。近年来,喀尔赛镇的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注重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联系,相互配合,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宣传,扎实推进各项主题宣传活动,制定了信息撰写和报送的奖惩制度,拉动了全镇宣传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全镇在地区级以上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媒体上刊发及转载文章200余篇,接受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新疆电视台、和田日报、和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专访,与天山网、亚心网、和田日报等媒体建立通讯员供稿协议。
(二)举办系列文化活动,让文化惠民零距离
1.举办巴扎文化系列活动。一是每周二、周五晚在镇宣传文化中心前广场举办“喀尔赛文化夜市”。由民间艺人自编自导,本地群众积极参与,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舞蹈、歌曲等,内容主要是歌颂新农村的新人新事和新风尚。“文化夜市”真正让群众成为主角,让文化亲民更惠民,在活动中愉悦身心、受到教育、提升素质,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每周四在新巴扎举办“巴扎大舞台”活动。结合巴扎人员流动性大,人群类型复杂等特点,以活动为载体,有机地将宣传内容融入其中,进行宣传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为了净化巴扎文化市场,每周四开展整理“三非”专项行动,查处收缴涉及“三非”内容的图书、非法出版物、光盘等。
2.周六村级文化活动常态化。自墨玉县县委确定每周六“农村文化活动日”以来,喀尔赛镇认真落实,每周六文化活动与召开村民大会、环境卫生治理相结合,举办文体活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巴扎博依村开展的肉孜节、古尔邦节庆祝活动,夏勒迪让村开展的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活动,都得到群众的积极参与和一致认可。同时,村文化室、灯光球场等文化设施由专人负责,每天开放,通过此类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来,把村委会打造成了“农民之家”。
3.设立便民文化角,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了提高“东风工程”报刊、图书的阅读使用率,响应“文化惠民、文化利民”宗旨,在全镇范围内选择了人员流动较多的餐厅、理发店、医院、农家文化大院、商店、便民服务大厅等17个点开辟了“便民文化角”,每周定期为17个点免费发放报刊、图书、音像品等,为群众提供阅读收看服务,让农民群众每天在消遣之余,切实享受到文化惠民、文化便民带来的好处。
4.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成立民间艺术协会。充分挖掘各类民间艺术人才,注重培养青年文化能人队伍建设,组建喀尔赛镇民间艺术人才协会,协会吸纳了乐器演奏、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等特长的演艺人才;诗歌散文、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等特长的创作人才,协会现有统计造册人员96人。全镇民间艺术人才自己演奏演唱并录制的歌曲《解放时代》、《我们的歌声》、《我们的梦想》、《木卡姆片段》,音乐《黑眼睛》;诗歌散文《中国梦》、《喀尔赛颂歌》、《我们的梦想》;雕刻艺术《开拓者》、《希望》等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作品和载体。
(三)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1.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去极端化”教育基地。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的爱国意识,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积极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去极端化”教育基地,每周定期对外开放,用实物,图片,对比今昔,强烈冲击和震撼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增强他们爱国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2.开办乡村“红色网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优势,提高为民服务意识,着力满足党员干部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先后在镇政府和5个村委会开办了“红色网吧”,每周一至周五对党员干部群众和学生免费开放,内容涵盖新闻资讯、党员培训、农业知识等,通过“红色网吧”的学习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掌握致富技能、丰富文化生活,对加强社会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建立服务农村党员新阵地。为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镇党委通过整合资源,在镇政府成立老干部活动中心,定期组织老干部开展谈心、文体娱乐活动,增强凝聚力。并试点在艾杰克村成立村级党员服务中心,每周五组织党员开展党内会议联席、上党课、过党日等活动,有效解决农村党员联系交流不便、活动场所缺乏、参加组织生活较少的难题;在践行教育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以党内关爱为主题的活动,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对困难党员实行帮扶制,在医疗救助、安居房建设、低保补助、子女上学、证件办理等方面向农村党员倾斜,真正做到知其所想、解其所难、助其所需,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支部的温暖关怀,有效提升组织归属感。
(四)突出特色,开展文化宣传活动
1.组建各级宣讲团,开展大宣讲。由领导干部、四老人员、宗教人士、村干部等成立宣讲团,运用新旧对比、谈感受、讲体会的方式向群众开展宣讲。“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镇政府与各级工作组建立联合宣传机制,充分发挥其政策水平高、组织能力强、贴近群众、有专业特长的优势,依托村级文化设施设备,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政策法规知识、科学技术、现代时尚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广大农民群众精神风貌有了很大改观,目前累计开展宣讲1000余场次。
2.持续开展“滴管式”培训教育。按照去极端化工作要求,对所有重点人员、特殊群体开展了全面、详细的摸排梳理,按照风险等级逐批开展分类培训教育工作。对收押未判刑、取保候审、涉“7.5”和刑事解教等人员加强了培训力度。
3.发挥典型人物作用,传播正能量。为进一步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充分发挥爱国爱疆、民族团结的典型人物的模范作用,树立典型。例如“33年放广播 25载升国旗”的吐尔洪·吾吉阿布杜拉、48年来用笔记录着党的恩情的“四老人员”喀日·麦合木提、爱国宗教人士祖耳敦·阿訇等典型人物,邀请他们在“农家讲堂”、“家族讲堂”(累计100余场次)等活动中宣传党的理论政策、惠民政策、民族团结、村规民约等揭露宗教极端思想危害,维护民族团结,传播社会正能量。
4.开展“大手拉小手”汉字书法比赛。喀尔赛镇与“访惠聚”工作组联合,在全镇中小学中开展汉字书法比赛,通过这种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和书法爱好者学习并领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此活动已在学校形成常态化,每周五有专门教师为学生授课指导,每月定期组织比赛,极大增强了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增强了凝聚力。
5.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倡婚育新风。在广泛宣传发动、有效引导舆情、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建立了民族特色时尚婚礼“三步曲”服务工作机制,即第一步:通过镇村广播、宣传文化车和文化夜市等宣传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同时通过民政部门收集整理登记结婚新人信息,由包村干部主动入户走访宣传民族特色现代时尚婚礼理念;第二步:镇政府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民族特色时尚婚礼免费服务项目,鼓励群众自主办理服务申请事项;第三步:为办理婚庆活动的新人免费提供青年迎亲乐队、民间艺人演奏队等婚庆服务。
二、喀尔赛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特点及经验
喀尔赛镇利用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地缘优势,在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上显示出一些自身的特点及经验。
(一)充分调动和发挥驻村工作组的资源力量,打造文化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巴扎村借助工作组,建立了民族乐器制作协会,开办了文化夜校,设立双语、书法、绘画、烹饪等课程,与新疆齐鲁文化促进会联系,在全镇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汉字书法教学和比赛活动,在村里办起了红色网吧等;夏地让村驻村工作组利用靠近兵团的优势,主动与兵团联系,促进夏地让村与兵团的交融,开展红枣种植技术交流、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打造了沙滩排球、文化舞台、红色网吧等文化阵地;哈曼艾热克村驻村工作组,以科普为抓手,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创办了“哈曼”之声,播放农民实用技术、科学教育、健康咨询、法律法规等内容,并发放科普书籍千余册,开展农业示范、建立合作社、注册“哈曼”商标等,开展了“弘扬民族传统、传播现代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开展“我与父母一起过六一”、哈曼篮球联赛等活动。
(二)建立长效机制
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建立了长效机制,在资源上给予大力支持,长期坚持开展下去。如“喀尔赛之声”,坚持每周两期,六十周年大庆期间还开展了“我眼中的六十变化”栏目;文化夜市每周举办两次,巴扎文化每周一次;便民文化角定期送杂志和报纸等。
(三)坚持以群众为文化活动参与主体
开放文化活动,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周六文化活动日、巴扎文化活动、文化夜市等,让农牧民上台演出,从活动中锻炼自己、愉悦身心和领略先进文化。组建了草根宣讲员队伍,通过讲自身的经历,引导身边的人;组建民间艺术人才协会,挖掘本镇的艺术明星。开放文化活动,让愿意参与者自己报名,节目经审核后参与演出。
(四)精心設计、严格把关,寓教于乐
一方面是在节目的设置上精心设计、严格把关,从节目的形式上体现先进文化,二是在活动中穿插有奖知识问答等,提高群众的兴趣,并从娱乐中让群众受到教育、达到去极端化的目的。
(五)兵地融合开展文化活动,加强民族团结
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年作为重点,先后与兵团联合开展了“促团结、兵地共融”文艺汇演、“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兵团与地方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喀尔赛镇团结村成立54、55周年之际,开展了庆祝团结村成立周年庆典活动;同时在各村、学校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在我心中”双语演讲、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全乡32个行政村文化室及文化活动场地已建成,但村干部中缺少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干部,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中能力不足,图书借阅管理欠缺、文体活动开展形式单一、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喀尔赛镇有较深的文化底蕴,青少年对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兴趣浓厚,但缺乏专业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
一些干部认为宣传文化工作是宣传部门或者宣传干部的事情,缺乏全员进行宣传思想工作的“大宣传”理念,不能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合力。
在实际工作中,社会稳定是硬任务、经济建设是中心,而宣传文化工作在许多地方没有明确的任务指标,缺乏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正确认识。镇、村干部多忙于农业生产、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上级要求较多、安排较多的工作,往往忽视了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女性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比例很低,也是村级文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原因除了家务事多,没有时间、精力以外,受宗教思想影响也是重要的因素。
四、对喀尔赛镇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思考
喀尔赛镇在过去的几年中,宣传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需要深刻反思总结经验,继续以“民族团结进步年”、“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为契机,加强对群众面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外宣传,将宣传文化工作推向新阶段。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打牢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围绕这条主线,加强理论学习,明确任务要求,加强检查督促,提高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的理论水平,通过多渠道通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打牢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反分裂斗争教育
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持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去极端化”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作用,紧扣时代主题,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喀尔赛镇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每周定期对外开放,用实物,图片,展示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和变化,突出形势政策的宣传教育,突出喀尔赛镇历史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积极投身于喀尔赛镇的发展中。
根据全县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需要,定期召开维稳工作研判会,了解社会形势。突出形势政策的宣传教育,结合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六史”、“三个离不开”等教育,切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增强爱国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三)继续开展系列文化活动
继续开展巴扎文化,文化夜市以及周六村级文化等系列活动。坚持每周在镇宣传文化中心前广场举办“喀尔赛文化夜市”,让群众成为主角,让文化亲民更惠民。坚持举办“巴扎大舞台”活动,结合巴扎人员流动性大,人群类型复杂等特点,以活动为载体,有机地将宣传内容融入其中,进行宣传教育。继续落实每周六文化活动与村民大会,举办文体活动增强农民群众团队精神,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律意识。选派专人负责村文化室、灯光球场等文化设施,并每天开放。
利用元旦、春节、诺如孜节、中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深入开展主题文化活动,精心设计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乐于参加的活动项目,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来,并积极提高女性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人们在参与活动中愉悦身心并受到教育。
(四)树立宣传思想工作的“大宣传”理念,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合力
组建宣讲团,开展大宣讲,发挥农家讲堂、家族讲堂的积极作用。由领导干部、四老人员、宗教人士、村干部等成立宣讲团,运用新旧对比、谈感受、讲体会的方式向群众开展宣讲。充分发挥优势,依托村级文化设施设备,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政策法规知识、科学技术文明、现代时尚的生产生活方式。
发挥农家讲堂、家族讲堂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爱国爱疆、民族团结的典型模范人物的引导作用,宣传党的理论政策、惠民政策、民族团结、村规民约等,揭露宗教极端思想危害,维护民族团结。
(五)加强民间艺术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充分挖掘各类民间艺术人才,注重培养青年文化能人队伍建设,在组建喀尔赛镇民间艺术人才协会的基础上,吸收更多有特长的人才参与。增加村文化宣传干部名额,选配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兼任村级青少年工作。招聘音乐、舞蹈、美术等老师充实学校师资力量,利用寒暑假开展专业培训工作。
进一步加深与周边兵团及墨玉县各地方的交往交流。利用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地缘优势,进一步加深与周边兵团及墨玉县各地方的交往交流;继续借助驻村工作组的资源力量,夯实文化阵地,培养文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栋裕,潘晓忠.拓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新路徑[J].群众,2017(17).
[2] 姚文遐.新疆墨玉县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7(01).
[3] 自治区社科联科普部.自治区社科联科普部自治区社科联开展基层“去极端化”科普大宣讲活动[J].新疆社科论坛,2015(01).
[4] 马星辰.新疆和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论文网,2015-05-01.
作者简介:姚文遐(1969- ),女,新疆石河子人,历史学硕士,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教育、文化及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