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医院校学习现状探析

2018-12-19周伟穆妮乐王燕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7期
关键词:大学生

周伟 穆妮乐 王燕

摘 要:本文以湖北中医药大学调查为例,对在校76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在中医院校的学习现况及可能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医药高校教育中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与学习意愿不足等问题。通过对这一群体在中医院校学习现状调研,并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有利于更好地帮助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医药高校;学习调查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它植根并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诠释与表达。随着西部大开发、现代化进程在新疆的推进,以及高校扩招和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趋于异地就读。本文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例,从分散于我校各学院在读的76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对这一群体在中医院校学习现状等调研,分析其学习状况,并提出好的方针助其成长成才,加强中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及传播,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祖国全面繁荣奠定基础。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现对湖北中医药大学目前所有在校76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学习情况调查,于2017年11月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调查其学习意愿与学习障碍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本次调查采取一次性集中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回收情况满足分析要求。

二、调研结果

(一)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76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情况:生源类型中有40名(52.63%)学生为民考民,30名(39.48%)学生为民考汉,6名(7.89%)学生为双语;9名(11.84%)大学生童年居住地为汉族聚居区,48名(63.16%)大学生童年居住地为维吾尔族聚居区,9名(11.84%)大学生童年居住区为汉族杂居区,7名(9.21%)名大学生童年居住地为哈萨克族聚居区,3名(3.95%)大学生童年聚居区为其他地区;10名(13.16%)大学生平时与家人朋友交流使用家乡话为主,7名(9.21%)大学生平时交流以汉语为主,59(77.63%)名大学生平时交流以家乡话与母语为主。

(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障碍调查结果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障碍的调查结果:在问及是否存在汉语交流、汉语书写与汉语阅读障碍问题时,严重障碍学生分别为2(2.63%)名、5(6.58%)名、2(2.63%)名;轻微障碍学生分别46(60.53%)名、47(61.84%)名、46(60.53%)名;没有障碍学生分别28(36.84%)名、24(31.84%)名、28(36.84%)名。在问及是否存在学习中医经典与完成中医作业障碍问题时,严重障碍学生分别为18(23.68%)名、1(1.32%)名;轻微障碍学生分别41(53.95%)名、50(65.79%)名;没有障碍学生分别17(22.37%)名、25(32.89%)名。从结果看,轻微障碍型学生在汉语交流、汉语书写、学习中医经典等诸多方面构成比例明显偏高。严重障碍型的学生也有一定比例。

(三)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意愿调查结果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意愿的调查结果:在问及是否愿意学习汉语时,有70名同学(92.10%)表示愿意,5名同学(6.58%)表示一般愿意,1名同学(1.32%)表示不愿意;在问及是否愿意学习中医时,有55名同学(72.37%)表示愿意,24名同学(26.32%)表示一般愿意,1名同学(1.31%)表示不愿意;在问及是否愿意学习中医经典时,有18名同学(23.68%)表示愿意,45名同学(53.95%)表示一般愿意,17名同学(22.37%)表示不愿意。从结果看,一般愿意与不愿意类的学生在对学习汉语意愿、学习中医意愿及学习中医经典意愿等方面还是有不小的占比,尤其在学习中医经典意愿方面占比更高。

三、调研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语言的不适应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医高校学习生活的最大障碍。语言作为人类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具有交际、文化、心理、经济、教育等功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作为一种少数民族的特殊的教育方式,汉语的普及学习,对促进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教育中更有传达知识的重要作用,因此语言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当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不熟悉时,一方面影响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古代汉语知识薄弱这个基础环节也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中医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意愿自然而然不高。作为母语非汉语的新疆少数民族中医专业学生而言,在缺乏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试图学好中医、构建中医思维方式困难重重。

另一方面,对汉文化的不了解也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中医中的阻碍。由于中医学自身文化底蕴深厚、哲学理念明显、思维方法独特、文字艰涩古奥等特点,使得初学中医的少数民族学生往往觉得茫然,从而也降低了学生们学习中医的兴趣。尤其是对于汉语不是母语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普遍缺乏中国古代文史哲的知识,文学经典和古代文化知识甚少,学习深奥的中医学更是困难。

四、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况的几点建议与措施

(一)在校加强汉语储备,将汉语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夯实语言基础

古代汉语知识薄弱这个基础环节会严重影响到双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学生由于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要求我们必须解决文字方面的问题。加强汉语学习能力,加强专业汉语教学,加强医古文的学习,只有文字过关,才能起到很好的文化知识传承教育作用。我校已在组织实践汉族学生班干部一对一帮扶工作,纠正其普通话及标准发音,开展中国传统文化通俗经典背诵比赛等途径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解决语言学习问题。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

在缺乏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试图学好中医、构建中医思维方式更是困难重重。学校积极利用好校园文化阵地,让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更多更好地了解汉文化,创设有利于各民族大学生共同发展的校园环境。多开展民族学生团体活动,创设友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展开互动与交流,形成聆听学生心声,贴近学生成长、促进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可建立师生“一对一”精准帮扶和联系制度,让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真诚友好;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其创设认识社会、学习汉语、展示才华的平台,促进文化融合。

(三)完善新疆少数民族自主体系,关爱新疆少数民族同学

尝试建立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专项奖学金,提高奖学金比例及金额,鼓励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向上、以成绩争取奖学金。其次,关爱新疆少数民族是每一个汉族同胞的义务,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育人始终,组建学生帮扶小組,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直通车,让少数民族同学可以更安心地学习、成长。尽可能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夯实基础,学有所成,成为对社会和家乡有用的人。

总之,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对象的一个特殊群体,属于重点关注对象。而中医院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对加强与实现民族团结一家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刚,王瑀.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学生中医药专业知识学习的教学体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2):250-252.

[2] 孔凯,夏文先.内地高校新疆学生专业汉语教学调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5):99-101.

[3] 高静.高等中医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5):47-47.

作者简介:周伟(1972- ),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药文化;通讯作者:王燕(1980- ),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统计分析与应用。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