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能力视角下高职艺术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12-19汪泳波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7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出现了很多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型企业,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新时代下的我们和前辈人相比具有很多的社会优势,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健康、稳定、较快发展环境中,可以利用当代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更多的价值。社會给我们提供种种优势和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当下对于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的培养问题表现尤为突出。高职院校应当根据社会艺术类人才需求,以及发展机制的要求进行研究,以便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培养这些艺术类社会人才。高度重视艺术类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重大责任担当。遵循当下我国社会就业的发展总态势,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出色的艺术类社会人才。

关键词:就业视角;高职院校;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来讲,人才的培养主要根据社会艺术领域人才发展机制,并将这些要点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艺术类人才并不能够迎合社会人才的发展要求。例如,培养出的艺术人才毕业之后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职场,这种情况在未来长时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地进行思考和研究。对于艺术类人才,我们在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艺术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增强大学生的艺术创新思维作为重点教学环节。这时就需要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能够根据社会各个时期的热点话题,帮助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素材,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进行正确地指引,确保整个艺术类专业教学的高效和完整。

一、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新时代下,社会就业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很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大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一直以来以培养实践能力强为最重要的特征,所以只需要高职院校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而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会迷失方向,并不能够落实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培养战略,学生也不能够学到真正用于社会就业真正本领。所以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面对竞争就业严峻的形势下,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当前高职院校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也没有高度重视起来对人才培养战略进行落实,所以整体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迎合当前我国竞争十分严峻的情况而定,找到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问题,能够根据当前我国社会的艺术领域发展趋势,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找到最正确的人才培养战略和措施,从而推进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根据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实际需求来构建我国高职院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市场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愈加旺盛,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市场的迫切需求。高校艺术类专业的传统培养模式已经很难赶得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高校教学必须以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用新的思维方式来构建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须要构建与社会艺术领域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往往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凸显实践性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会更加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实践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然而高职院校在艺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也会注重对艺术类专业人才进行实践性的强化和培养。但是高职院校往往忽略艺术类人才和其他专业人才培育相比,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遵循艺术类相关课程的实际教学要求,以及未来我国社会艺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构建最恰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所以说,当前高职院校需要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艺术课程的实际教学需求和教学要求,为学生制定最恰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确保每一位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能够在艺术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能够对一艺术类相关课程的本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艺术类相关课程基础知识的不断方式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竞争十分激烈的就业环境下都能够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须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和对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当前我国十分严峻的就业环境,对于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的培养更需要强化学生对于艺术的表现能力和对艺术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在对艺术类学生进行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能够在校学习过程中学到真正可操作的东西。对于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能够高度关注艺术类相关课程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教学环境,通过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手段来更好的开展艺术类相关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艺术类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对艺术类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找到艺术带来的归属感和愉悦感,让学生在艺术相关课程学习过程中找到艺术的真谛,那么这对于培养出艺术表现能力较强和动手实践性强的艺术类人才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出色的艺术人才。

(三)须要根据社会各个时期的热点话题为学生提供更多有用的艺术创造素材

高职院校在艺术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好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另外还需要关注到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的影响力。因为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往往都会在第一线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考核,对于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很深刻的了解。所以说高职院校领导要常常和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来耐心听取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的宝贵意见和教学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落实好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的人才培养战略,构建最恰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竞争环境激烈的工作市场,仍然能够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这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战略最重要的目标。

三、结语

要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全能性人才,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艺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关注未来就业的发展要求以及就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艺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迎合社会艺术的时代性发展特征,就需要高职院校能够遵循社会艺术领域的发展要求,在当下形势十分严峻的就业环境中帮助更多的艺术类学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缓解当前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需要在当前就业视角环境下,能够根据艺术类人才的未来发展要求和工作需要,构建正确的培养模式,并且确保培养模式的顺利进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艺术类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利容,王叙红.终身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改革[J].成人教育,2017(11).

[2] 陈家颐,深化课程改革 推进高职内涵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20).

[3] 王一定,黄日强.问题与出路: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理论视角[J].成人教育,2017(09).

[4] 陈桂珍,倪懿,刁玉琦.农业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06).

[5] 张天殊,王可心.浅谈当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成人教育,2010(11).

[6] 王新波,单洪雪,王学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

[7] 张海生,黄利利.大学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联盟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7(05).

作者简介:汪泳波(1964- ),男,汉族,湖南益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思政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