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村级权力生态及其运行的政治学考察

2018-12-19刘侨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7期
关键词:政治学

摘 要:在农村政治研究中,村级权力属于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内容逐渐消退,理性的经济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为农村基层政治带来较大的冲击。村作为国家基层的组织形态,村级权力生态能够体现出村庄内部权力的运行状态,是乡村权力得以充分实现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将对村庄内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简单的介绍了村级内部权力的运行,最后对村庄内部权力的需求与保护加以阐述。

关键词:村级权力;政治学;乡村权力

所谓的生态主要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将权力比作生态,对权力的生存状态以及权力与经济利益网、社区文化网、各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重点侧重于村级权力生态方面,并且根据村庄内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使乡村权力的高效运行得到切实保障。

一、村庄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社会紧张普遍存在,我国农村地区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紧张现象,间接的体现出了村莊内部治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数村民对村内事务不满

在大多数村庄中,村民对村内事务的处理上都存在一定的不满心理,尤其是对村干部不满,从而导致社会紧张现象发生,这种紧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很多村民认为村庄经济没有得到飞速发展,村民没有从中获取到更多利益。例如,Y村的很多村民反映,尽管本村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村民却没有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村庄集体企业的发展也并没有惠及农民。部分农民反映,村庄经济发展不理想,均是由于村干部决策失误导致;二是对个别干部不满,百姓冠以村干部以权谋私,通过占地、包林子等牺牲村庄利益的行为换取自己的收益。

(二)表达与实际不一致

村民在反应意见时,不满因素肯定存在,但是表达起来更加复杂、模糊。例如,在两个村庄中,村民都认为村干部存在以权谋私行为,但是却没有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再如,村民对村庄耕地改为非农用的政策有很大意见,认为这是侵害到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但是,在耕地类型转变的过程中,村民都从中获得了实惠,而且农业也逐渐淡出了村民的生活。对此,一些老年人由于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对该政策有所不满也情有可原,但是一些没有种地、不想种地的年轻人也来表达不满未免有些刻意。

(三)村民“双标”现象严重

在村民表达个人意见、处理村内事务时,往往存在双重标准。例如,在Z村,外来包工头都带着外来打工者的工资跑了,村民纷纷对外来打工者表示同情,但却没有帮助其解决问题,尽管包工头是本村雇来的。他们承认,如若包工头卷走的是本村村民的工资,则他们绝不会袖手旁观,会向外部寻求合法性,由此可见,村民的“双标”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如此,在类似土地问题、干部不公问题、污染问题等方面均存在此类情况。

二、村级内部权力的运行分析

(一)权力主体间的关系

村属于国际在农村社区中设立的基层自治组织,主要目的是实现广大村民的自我管理与服务,属于政治权力单位。农村权力主体主要为:掌握村庄正式权力与资源的村干部、村庄具有一定政治影响力的村民、广大百姓,村庄权力的行驶由三大主体合力完成。而联系这三大主体的纽带主要来源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社区自身特征,即村民之间的血缘、姻亲、人情等联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实施以来,农村经济利益网络的构建也成为权力主体之间,在权力意识、政治思想上达成一致的重要纽带,属于村级内部权力运行的必要因素。

(二)权力与经济利益网的关系

改革开始实施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在认知、意识形态上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政治诉求与行为逐渐降低、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另外,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宗族因素已经不再是影响农村行为的主要因素,“长老权威”在处理村民纠纷时的约束力逐渐向经理利益导向的社会行为转变,包括村干部的选举上,也更多的是考虑经济利益,看重的是村干部的经济收入而非基层政治权力。对于非正式权力主体来说,一些具有较强经济能力的村民,在村庄面临利益分配时,会踊跃表达自我看法,而这种看法将导致权力结果发生转变,进而影响最终的利益分配结果。在村干部选举过程中,村民更多的是为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将票投给能够为自己带来好处的人。在选举时,人情、亲属、地缘等传统因素依然会对村民的投票产生一定影响,但与经济利益相比来看,却不是最重要的。

(三)权力与社区文化网的关系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传统文化逐渐消退,在村落中具有一定地位的“长老权威”“宗族势力”等已经逐渐动摇,但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即便是现代化的农村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地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面子”、人情、姻亲关系等文化要素并没有完全在农村中小时,反而成为了联系农村社区文化网的关键节点。另外,目前农村人的人际关系更加理性化,开始有选择性的走动亲戚与朋友、兄弟之间关系疏远、养老问题日益加剧等。由此可见,理性经济思维为农村人带来了双重影响,最为典型的便是感性与理性交加的社区文化网。

首先,对于广大村民来说,当遇到村民纠纷、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时,一般是选择寻求村干部的帮助,这时村干部碍于人情不会拒绝;其次,村干部的存在本身便能够达到村民与干部利益之间的平衡,使干群关系得以稳定,在此关系网络下,利益回馈主要体现在政策倾向与资源分配方面,村干部为了保全自己政治地位与名誉,一般会与村民之间形成利益生态圈,而村内权力生态便是在这个圈中得以实现。村民通过姻亲、人情、地缘等与现代经济构建网络,然后向村委组织表达政治权力诉求,并在人际关系网络的作用下,使村内权力的运行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乡村权力保护的需求与供给

(一)保障村庄资源的独立性

广大村民认为,村民对村庄内的资源具有所有权,村庄应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主要体现在村庄资源具有独立性,不应被外来人员分割,应由村民独享。例如,在X村中,该村的经济已经与外界经济有效的联系起来,主要产业为“活动板房”,村中有数百名工人为外来人员,村民了解经济发展对村庄的重要性,但是却依然不接受外村人员进入本村,因此担心村庄中的田地、房基地等被其所分割,从而侵害到自身权益。对此,村干部应充分发挥乡村中人情关系网络,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与知识水平,保障乡村权力的正常行使。另外,司法救济也属于保障权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受现代文明影响,传统的乡规民约逐渐淡化,现代司法制度逐渐建立,村民的司法意识也不断增强,人情关系网络的构建属于村民权力实现的自发保障手段,有利于促进村民自治的快速发展。

(二)减少外来人员的竞争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很多外来企业与本村生产的属于同类产品,而产品的市场主要都在本地,外来企业进入气候,势必会与本村企业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导致本村村民获取的利润降低。对此,村干部应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借助司法力量为村民争取到更多的政策优惠和司法救济,避免其在市场竞争中造成过大损失。在村民的经营活动中,限制外來人员进入较为常见,在影响因素上既包括制度性与包括非制度性,如村庄中的商店门槛往往较低,但是这些行业往往由本村村民垄断,主要是由于民间信任以及本地村民对中心房屋的控制。

(三)垄断村内就业机会

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其普遍要求便是在村庄范围内垄断就业机会。在广东地区,随着外来企业的发展,就业市场逐渐扩大,但在村庄中仍然对重要岗位进行垄断,如报关员、外资企业厂长等,并且在多个村庄中存在此类现象。例如,在Y村在临近村庄开办了一家工厂,邻村村民提出工厂的装卸工人必须由当地人来当,双方谈判后的结果为,工厂之外装卸工作由当地村民负责,而市场内部装卸则由Y村村民负责。由于受到村庄封闭性的影响,在很多农民心中,村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村民作为村庄中的重要部分,有权获得村庄发展带来的收益,而村庄中最为直接的代表人物便是村干部,因此村民对村干部的要求,实质上便是多村庄的新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村级权力生态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农村在政治权力方面的情况,同时还能够体现乡村中各权力主体、权力与经济利益网、权力与人际关系网之间的联系,展现出乡村权力在村内权力生态圈中的运行状态,以此来确保其顺利实现。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村级权利生态运行方面依然存在些许问题,要想促进村级权利的良性健康发展,成为当前农村社会基层政治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明文,黄峰岩.转型期村庄权力结构中的组织构成和权力分割——以江西刘下村为个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5):35-40.

[2] 季元杰,李继刚.我国农村内部权力结构模式的构成及其变迁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6-10.

[3] 杨郁.权利导向下中国农村权力结构的转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刘侨(1990.12- ),男,四川荣县人,本科,研究方向:社会管理。

猜你喜欢

政治学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成逻辑的历史政治学分析
论阿尔都塞对权力问题的反思——从生命政治学的视角考察
首届田野政治学学术年会在湖北武汉东湖之滨举行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70年中国政治学观念群变化——基于知网文献的分析
居住的政治学
浅议“政治学原理”课程现状及其发展
环境政治学视野下的环境信访问题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