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上海市“航宇杯”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侧记
2018-12-19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空中飞行机器人(简称无人机)已在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勘察、航拍、植保、物流等多个领域。在此背景下,中国航空学会上海工作站、上海市航空学会、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主办了上海市“航宇杯”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以传承航空精神,培养航空创新后备人才。大赛为上海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切磋技艺,展示动手实践能力、科学认知能力的舞台,激发了青少年对航空航天技术的热爱。
2018年10月27日,在上海市古美学校举行了第二届上海市“航宇杯”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来自14所中小学的16支参赛队参加了本次大赛。大赛分为组装赛和飞行赛,每个参赛队的两项賽事分值相加得出比赛总分,最终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定名次。
每支参赛队共3名队员,每队派出2名参赛队员参加组装赛。一人负责拼装飞行器,另一人负责拼装遥控器,以两人中最后完成拼装的时间为终止时间,比赛时间上限为15分钟。
飞行赛每支队伍最多可携带两台飞行赛用机,一台比赛用机,一台备用机。队中的2名队员在允许的移动区域内,先后操控无人机沿飞行赛道独立完成规定飞行动作。
参赛选手 郝木霆
大赛“全能之星”获得者
在小学三年级时,我加入了学校的模拟飞行社团。在社团中,我了解到了很多航空知识。后来我接触到遥控模型,从一开始的遥控飞机,到现在的无人机,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航空模型。在这次比赛中,我最终获得了“全能之星”的称号,这让我感到既惊喜又意外。
我是我们团队中同时参加了组装赛和飞行赛的一员,在组装赛时我完成得还比较顺利,用时也较短。但是在飞行赛中,发生了一些失误,这让我十分沮丧。因为我觉得在这次比赛中,有几处失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我开始比赛时过于紧张,导致没有发挥好。记得当时比赛现场有一位老师说了一句话,让我感悟颇深。他告诉我没有人会一直成功,人总是会有失误的时候。所以后来我开始尽可能地放松自己,调整心态,不要总想着比赛结果,于是很快就恢复到了平时训练的状态。
这次比赛不仅仅是一场竞技,更是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无人机拉近了所有参赛者之间的距离。在比赛间歇,我和一些其他学校的参赛者就飞行技巧、无人机调试等话题进行了很多交流和探讨,这也让我发现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应该在哪些方面再加强学习和提高。我相信自己以后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科技辅导员 姜剑峰
上海古美学校
我们学校是一所航空特色学校。在创建“航天特色校”的过程中,我校在课程建设、校园四季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航空特色”创新实践活动,并通过课堂学习、讲座宣传、课外体验和动手实践等途径,在学生中做到航空基础知识的普及化。
近年来,作为航空特色项目之一,无人机的发展异常迅速。这是一种新型科技产品,要想驾驭它,必须学习大量关于空气动力学、机械、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校与上海航宇科普中心和上海市航空学会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并做了充分的准备,先期开展了模拟飞行等航空活动,之后又专门开设了无人机课程。这一课程的设置也是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出发,为学生提供精彩丰富的无人机组装和操控的体验,让他们感受高科技的魅力。
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不同于一般的无人机操控活动,学生不但需要了解无人机的机械构造及相关原理,还要会自行组装,动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无人机,并进行操控。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与操作,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在动手实践的同时,全面了解和掌握无人机的相关知识。
无人机项目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也十分紧密。在以后的无人机比赛项目中,还会有无人机空中足球赛、创意编程赛这样的项目。无人机空中足球赛是将传统的足球比赛搬到空中进行,两支队伍操控无人机进行对抗。这对无人机的操纵技巧要求极高,既是个人技术的展示,也是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而创意编程比赛,更是需要参赛队员通过编程为无人机设计动作,比如结合音乐,让无人机编队跳舞,这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对参赛队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开展无人机教育可以让学生的智力和协调能力得到一个大的提升,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当他看到新鲜的东西就会产生挑战欲和占有欲,就会对这一领域深入探索。学生要想征服这架飞机,那么他就必须学会这些知识。在无形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自学能力逐步提升,动手能力也随之加强,这对我们达到培养新型人才的目标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