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道一声珍重
2018-12-19马志国
马志国
千言万语,让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吧。
有位小禅师每天打坐入定时,总是有一只大蜘蛛来搅乱他的心,让他很是烦恼。他向老禅师讨教驱逐蜘蛛的办法。老禅师让他下次入定前准备好一支笔,当蜘蛛出现时,用笔在蜘蛛的肚子上画一个圆圈。于是,再入定时,蜘蛛一出现,小禅师便用笔在它的肚子上画一个圆圈,那只蜘蛛果真立刻消失了,小禅师也就安然入定。然而,待小禅师出定后一看,却见自己的肚子上赫然画着一个大大的圆圈。小禅师由此大悟:人生烦恼原来都源于自己的心。真是境由心造!
如此说来,既然人生烦恼由心而生,人生幸福也只能从心而来。正是这样,一切福田,皆在心中。那些真正找到人生幸福的人,不是因为做了大官,发了大财,有了大学问,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一颗健康的心。健康的心灵,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因此,为了营造心灵的健康,我们无不渴望读懂自己的心。
然而,世上最难读懂的却是自己的心。
一颗心灵犹如一座“冰山”。我们平时看到的,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很小部分,在心理学上叫做“意识”。这里已经是一个难走的迷宫,已经相当错综复杂。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冰山还有潜藏水下的更大部分,在心理学上叫做“潜意识”。这里有难以觉察的大量潜在的心灵活动,更为纷繁复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似乎匪夷所思的言行,往往要在潜意识中才能探寻到真实的心理渊源。
心灵这座“冰山”用眼是看不到的,要用心来观照。有了心对心的观照,不仅能看到“冰山一角”,更能看到“冰山全貌”。如此,才会帮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善待自我,让自己多一份心灵的智慧,让自己多一份人生的幸福。
正因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读懂自己的心灵世界,营造自己的幸福人生,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特别是现代女性的心理需求。
怎样满足读者这样的心理需求?《女性天地》杂志审时度势当仁不让,顺应时代发展,顺应读者需要,率先创办了心理健康栏目—“心镜”。“心镜”栏目名副其实,坚持全心全意服务读者,紧密结合读者熟悉的现实生活,精选适合读者阅读的心理稿件,普及心理科学知识,解读心理困扰案例,介绍心理健康方法,恰如一面心灵明镜,帮读者学会观照自己的心灵世界,学会营造自己的心理健康。回顾过往,每期“心镜”都为读者提供了心灵的明镜,送去心灵的福音。
一期又一期的杂志,29年过去了,《女性天地》早已成为读者的知音,“心鏡”也成为了深受读者欢迎的“知心人”。
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有幸与《女性天地》结缘,与“心镜”结缘。
在我写作的经历中,很多编辑都成了好朋友。《女性天地》的梁华明编辑,便是这样一位好朋友。说起来是好些年前的事了,冥冥中的因缘际遇,让我开始了与华明朋友在“心镜”栏目的合作。我们的合作之路,一经启程就脚步不停,一直走到今天。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记不清我们究竟合作了多少期“心镜”栏目。然而,有一点却那样记忆犹新:每期“心镜”栏目上,华明编辑都是把我的稿子精心编好,才送到读者面前的。每期样刊展卷在手的时候,看着我的稿子以更完备的面目呈现给读者,都会让我肃然起敬,对“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肃然起敬。
谁都知道,对报刊来说读者是上帝。然而,一份报刊真正拿读者当回事,首先是拿作者当回事。《女性天地》就是这样一份好杂志,华明朋友就是这样一位好编辑。
为了稿子,我和华明朋友有过无数次愉快的沟通。我退休后,心里也就模糊了工作日与休息日的界限。于是,有时候也会在双休日跟编辑朋友沟通,稿子啊,样刊啊,稿费啊,都是编辑工作上的事。退休前,我就不喜欢休假日谈工作。然而,华明朋友却从未因为休假而冷淡我,总是热情地及时交流,及时沟通。有时候,邮路出错会收不到样刊。那天,我想起好久没收到样刊了,随手就用微信联系华明朋友。很快,收到了华明朋友的回音,热心地告诉我,让我放心,尽快补给。过后才意识到,当时正是双休日。没过几天,重新补寄的样刊就收到了。
回顾这许多细节,我想说的是,点点滴滴之中,不仅蕴含着对作者的尊重,而且,归根结底更蕴含着对读者的那种深刻的尊重。正因此,《女性天地》杂志才越来越成为读者的知音,“心镜”栏目才越来越受读者欢迎。
然而,几天前,华明朋友给我传来一个特殊的消息:陪伴读者走过近30年的《女性天地》,发完今年最后一期,将和读者朋友说再见了。往事历历,我们说了很多。临了,华明朋友提出,请我最后再写一篇特殊的文字,作为“心镜”栏目与读者的告别语。此时此刻,身为作者的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便有了上面的话。
每一种相逢,都意味着别离。我们的别离无需伤感。虽然“心镜”栏目将要和读者说再见了,然而,令人欣幸的是,“心镜”栏目的文字已经点点滴滴深入了读者朋友的心灵,依然会陪伴读者朋友走向通往幸福的心灵历程。
千幸福,万幸福,心理健康最幸福。临别道一声珍重,再次为读者朋友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