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作品中的“尬聊”

2018-12-19刘黎平

意林绘阅读 2018年10期
关键词:钟繇钟会司马昭

刘黎平

小王子说:有一种做文章的方法简单而有趣,那就是将很多类似的现象并列放置,然后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很多长于作文的人常借此法创作出具有吸引力的文章来。本文从“尬聊”这一现象出发,从经典著作里选取片段,织就了一篇可观的文章。我们在写作时不妨一试。

喜欢文学的人都知道,要用文字刻画一个人物,白描、对话和心理描写是少不了的。当然,中国传统文学比较习惯从外部去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尤其是对话,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而对于对话当中的尬聊,很多人不太重视,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学作品和文化经典里,尬聊经常是必不可少的神来一笔。所谓尬聊,就是谈话的时候碰上个不会聊天的,或者忽然一句语误,让谈话的气氛陷入冰点,真可谓分分钟把天聊死。我们姑且举几例。

传世经典《世说新语》主要通过对话来描写人物,往往短短几句就形神具备,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当然,这当中少不了尬聊。有一天,司马昭和陈骞、陈泰同坐一辆马车,到钟会那里去。司马昭和陈骞、陈泰看见钟会,就说: “望卿遥遥不至。”远远地看见你,还没到,表面意思是说钟会不合群。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就当时而言,问题可大了。在古代,儿女忌讳直呼父母的名字,与父母名字谐音的字也不能说和写,否则就是不敬,而钟会的父亲叫钟繇, “遥”和“繇”在当时谐音,当着钟会的面叫“遥”,分明是戏弄钟会。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也就相当于尬聊了。

钟会却一句话化解了尬聊, “矫然懿实,何必同群”,此话本来的意思是说我高超出众,有美德,有实才。然而却让司马昭、陈骞和陈泰都不舒服了,为什么?因为司马昭的父亲叫司马懿,陈骞的父亲叫陈矫,陈泰的父亲叫陈群,这句话把三人父亲的名字都包括进去了。机智的钟会,将尬聊推给了司马昭等三人。

眼看着聊天无法继续,然而,司马昭、陈骞和陈泰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又把尬聊的球踢给钟会。司马昭又问: “皋繇何如人也?”尧舜时期的皋繇是怎样的人?皋繇本来是尧舜时期一位正直的贤臣,但司马昭说话的重点在于这个“繇”字,这正好是钟会父亲钟繇的名字。

钟会马上将尬聊的球踢回去,说: “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上比不了尧舜,下比不了周公和孔子,不过也是一时的贤能人士。这句话里又带了司马懿的“懿”字。这样一来,司马昭彻底陷入尬聊,怎么也接不上话了。

这一小节文字的精彩之处在于,连续出现三次尬聊,双方竭力化解尬聊,而让对方陷入尬聊,在这个强加和反击的过程当中,既刻画了钟會的机智,也展现了司马昭、陈骞、陈泰和钟会之间亲密无忌讳的关系。一场尬聊,一场互损,不过几十个字,西晋王朝人物的性情面貌和彼此关系,都一目了然。

写得好的尬聊,一两句话就力量无穷。例如《儒林外史》当中,有几处尬聊细节,让八股科场人士的无趣和无知表露无遗。例如,范进考取功名之后,去山东兖州主持地方科考,想要寻找一个名叫荀玫的考生,一时没找到,正在犯愁。一位幕僚想要他开心,于是讲了个笑话,说是一位四川考官居然不知道苏轼是谁,还在学生名单里找他。这个笑话到范进那里居然一点都不好笑,他说找不到苏轼不要紧,找不到苟玫就麻烦了。本来是逗范进开心的,结果却让幕僚们和范进陷入无法交流的地步。这个细节,充分暴露了范进只会读八股,毫无文史常识的窘态。

猜你喜欢

钟繇钟会司马昭
恩怨情仇
事后莫做诸葛亮,事前莫效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司马昭为何不称帝
只有上一等,没有下一等
钟会和钟毓
钟繇《荐季直表》(局部)
钟毓、钟会
钟繇:盗墓贼这个锅我不背
此生繁华,无你何欢
五个半人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