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死回生术中心肺复苏“误区”
2018-12-19黄子通,余涛
黄子通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所长
余 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
心脏骤停是一类直接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急症,我国每年有近50万人发生猝死,且随着心脑血管疾患的逐年攀升,心脏骤停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而备受关注。心肺复苏(CPR)作为抢救心脏骤停的有效方法,经过50余年的探索实践,院内CPR的自主循环恢复率虽有提高,但患者生存出院率却很不理想。因此,临床在发掘完善新方法的同时,亦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CPR进程中的误区,以正确把握并实施CPR,提高救治成功率。
误区一:CPR程序“刻板化”
CPR程序“刻板化”是指不顾主客观实际需求而一成不变地沿用既定的CPR抢救程序。根据救助对象的状况、救助员的能力、救助环境的设施等特殊性,审慎地组合CPR程序,坚持实事求是组合CPR程序的原则,才能准确地把握好CPR抢救程序,做到以变应变,变有序为有用。
误区二:CPR通气“死腔化”
CPR通气“死腔化”是指人工循环中止后再进行通气,导致通气与血流相脱节的呼吸支持。无论是2000版CPR指南中提到的2次人工呼吸后再进行15次胸外按压,还是2010版CPR指南中提到的先行30次胸外按压后再予2次通气,都是在按压的间歇期予以通气支持;使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被独立分割,呈现一种“死腔化”通气状态。
误区三:CPR按压“形式化”
CPR按压“形式化”是指忽略胸外按压的效果,而过分强调胸外按压的实施。
临床上胸肋骨骨折、血气胸、胸廓畸形等属胸外按压禁忌证,尤其是胸外按压过程中约1/3的被救者发生肋骨骨折,如此种种使胸外按压难以达到切实有效的复苏效果。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培训
误区四:CPR开胸“概念化”
CPR开胸“概念化”是指开胸心脏挤压理论标准与实际运用并不相符的现象。早在1972年就有关于开胸心脏按摩的描述,然而临床实践中,开胸CPR受到现场条件、人员技术、设备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除非术中发生心脏骤停,否则鲜有开胸CPR的临床报道。
误区五:CPR通路“单一化”
CPR通路“单一化”是指只循静脉为唯一循环通路过程途径。在进行CPR时,及时、有效、安全地建立输液通道可确保药物在最短时间内抵达循环,提高CPR成功率。然而临床实践表明,约5%~10%的患者难以建立血管通路。积极推进骨髓通路的建立,与血管通路相互补充,快速、有效地建立输液通道是CPR成功的重要保障。
误区六:CPR背板“无声化”
CPR背板“无声化”是指缺乏智能互动反馈信息,而习惯于依赖单向CPR辅助装置。在进行CPR时,大多凭个人对CPR技能的掌握程度和临床经验来进行胸外按压;由于缺乏现场即时反馈的客观数据提示和评判监督指示,使施救者难以按照标准力度和频率的要求进行CPR,必然会影响CPR的成功率。
误区七:CPR时限“教条化”
CPR时限“教条化”是指机械性地依照理论的CPR指南要求来控制复苏时限。以往患者心脏骤停后行30 min的CPR,未见ROSC,评估脑功能有不可逆的表现,医师则宣告终止CPR。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即刻判断,存在主观因素误差。而随着对疾病的认识和现代科技技术的进步,部分心脏骤停患者通过适当延长CPR时间也可重获新生。
误区八:CPR普及“边缘化”
CPR普及“边缘化”是指部分医护人员中存在着轻视CPR科普的误区。笔者曾调查万名医务工作者向家人传授CPR比例小于1%,这足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深刻反思。我们呼吁:1名医生培训5~10名亲友,我国200万医生即可让1000~2000万人掌握家庭自助急救的基本技能,创造“滚雪球”CPR培训新模式。
CPR是对患者生命的最后支持,能否准确认知CPR,直接关乎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容不得丝毫的疏忽,我们审慎地查找并归纳了CPR过程中的盲点与误区,愿与同道们积极尝试修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