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林肯曾遭军方将领集体逼宫
2018-12-19候涛,魏云峰
在很多人心中,林肯是美国史上声望最高的领导人,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在内战期间曾遭遇军方将领的集体逼宫。面对这些将领下的“最后通牒式”报告,林肯当时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而是选择了秋后算账。
临危换将
1861年4月,刚就任美国总统的林肯就遭遇内战爆发。必须承认,律师出身的林肯对于军事一窍不通,因此他最初希望依靠联邦军中的专业将领们来打赢这场残酷的战争。
但很快林肯就明白,不可能指望联邦军总司令温菲尔德·斯科特提供帮助——斯科特受国务卿威廉·苏厄德的影响过大,他希望同南方叛军妥协。更糟糕的是,几十年来,由于美国国会和州政府严重忽视军队建设,导致当时美军规模很小,内战爆发前美国陆军只有约1.6万名职业军人。虽然南北双方在战争爆发后大肆扩军,但这种“注水军队”的水平可想而知,甚至被欧洲嘲笑为“菜鸡互啄”。很多才华横溢的将领在内战爆发后转投南方(例如名将罗伯特·爱德华·李),更让林肯手下无人可用。
1861年7月第一次马纳萨斯战役中,联邦军遭到惨败,忍无可忍的林肯决定整顿军队,提拔后起之秀。他任命35岁的麦克莱伦为波多马克军团司令。麦克莱伦很快同斯科特发生冲突,在林肯的支持下,斯科特被迫退休,麦克莱伦接任联邦军总司令。
林肯在作出这一决定后告诉麦克莱伦:“今后你要向我提供所有的战场信息。你除了负责现在的指挥职务外,掌握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也需要付出大量精力。”麦克莱伦谦卑地回答:“我都能做到。”不幸的是,麦克莱伦没有兑现对总统的承诺,由此,一场更大的政治危机在等待着林肯。
1862年,林肯(左)同麦克莱伦坐在一起
明争暗斗
当时人称“小拿破仑”的麦克莱伦具有非凡的组织才能,又通晓后勤,但他用兵谨慎,尤其是接任联邦军总司令后,坚持拒绝在“未作好战斗准备的情况下轻易发动决战”,这让林肯大失所望,他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化解政治上的被动局面。
1862年1月,林肯明显对麦克莱伦的“不作为”感到沮丧。另一方面,麦克莱伦认为,联邦(北方)已被非理性的激情、极端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政治割裂,他认为“如果让政客染指军事事务,将毁掉整编军队的计划”。
这种互不信任很快让双方关系恶化。林肯在私人谈话中多次嘲讽“像麦克莱伦这样的将军看起来只擅长固定演习”。麦克莱伦则公开抱怨林肯总统泄露军事计划,甚至向《纽约先驱报》透露林肯的“无能”。
据说麦克莱伦同《纽约先驱报》记者艾夫斯密谈了3小时,而就在前一天,麦克莱伦却拒绝同林肯及其顾问们探讨军事计划,理由是“他所说的一切都会出现在下一期的《纽约先驱报》上”。
将帅摊牌
林肯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提醒军队“谁才是武装部队总司令”。1862年3月11日,林肯解除麦克莱伦联邦军总司令职务,让他专心指挥波多马克军团。此时林肯成为联邦军实际上的最高指挥,但他没有经过军事训练,也缺乏协调和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再加上一些议员的胡乱插手,联邦军的进攻接连受挫。不过麦克莱伦的表现也同样糟糕,他在半岛战役等一系列战役中表现得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虽然林肯承认自己缺乏亲自指挥大军的能力,但他仍嘲讽说:“麦克莱伦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绅士,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工程师,但他似乎对静止发动机有特殊的天赋。”
麦克莱伦则在一封私人信件中写道:“我认为这个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我,但我在政府中没有一个朋友,任何一天都有可能接到解除我职务的命令。如果是这样,我们的事业就将付之东流了。”麦克莱伦联系联邦军的高级将领,策动他们反对林肯。
当时,联邦军中大多数将级军官是林肯的政敌民主党人,3名最重要的指挥官均是民主党将领,这些人也不满林肯的军事战略。1862年夏天,麦克莱伦、部分高级将领及联邦军中的所有民主党人达成共识,“林肯不称职,应该夺取林肯对军队的指挥权”。
7月8日,麦克莱伦公然同林肯摊牌,他在向陆军总部汇报时向林肯递交一份报告,就如何进行战争提出“指导性建议”。据说,当时林肯对这份“最后通牒式”报告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秋后算账
表面不动声色,并不代表林肯对这份“最后通牒”无动于衷。当时麦克莱伦已经公然无视林肯的命令。经过谨慎考虑后,为稳定军心,林肯冒险前去视察麦克莱伦的军团司令部。出乎意料的是,他受到士兵们的热烈欢迎。
来自军队基层的支持坚定了林肯解决麦克莱伦的决心,他下令约翰·波普少将担任新组建的弗吉尼亚军团司令,取代麦克莱伦在战场上的地位。8月,麦克莱伦奉命返回华盛顿。林肯内阁中的很多人对麦克莱伦返回华盛顿指挥中枢感到不满,林肯充分利用了这种情绪,将麦克莱伦架空。
随后林肯一一解决曾试图“逼宫”的民主党将领。1862年10月24日,俄亥俄军团司令布埃尔被解除职务,直至内战结束他都没有再得到指挥权。11月5日,林肯解除麦克莱伦军权。从根本上解决林肯困境的是,新一代联邦军将领逐渐在战争中崭露头角,他们终于取代那些老派的民主党将领。1864年,麦克莱伦被民主党选为总统候选人,试图与林肯竞选,但最终失败。